蔣璐玲 方藝霖 于娜
摘要:本文從智能家具的概念入手,分析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通過問卷調查和入戶訪談的方法了解老年人的實際需求,以老人安全為基礎,總結智能化適老沐浴產品的設計原則和設計方法,為實際操作提供理論依據和設計思路,推動適老沐浴產品的發展。
關鍵詞:沐浴產品;適老化設計;智能化;用戶需求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0)17-0001-04
近年來,智能化概念被廣泛應用到了各個領域,智能家具產業應運而生。智能家具是指將電子智能、組合智能、機械智能、物聯智能等智能元器件運用到家居產品中,使其具有自適應、自感應、智能化、時尚化、多功能化等特點。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數量不斷增長的老年人群體更偏向于居家養老,即在家中提供養老服務和養老資源的養老模式。但現有的養老設施不能滿足這一群體,因此對適老家居的研究需求是非常迫切的。本文選取與老人生活息息相關的浴室環境,圍繞用戶特征、現存問題和功能需求等方面,從多個角度獲取數據,研究適老沐浴產品的智能化,為后續設計原則和方法的提出提供數據支持。
1 用戶需求和產品設計調研分析
1.1調研目的
本次調研以65歲以上老人為研究對象,通過不同的調研方法獲取居家養老的老年人洗浴行為和現有浴室空間設備等信息,探討老年人洗浴時遇到的問題,并了解老年人及其看護人對浴室產品的功能期望。
1.2調研方法和內容
調研途徑為兩種:問卷法和人戶訪談法。前期問卷設置了老年人的基本情況、沐浴過程是否存在障礙及智能化產品需求等問題,并配合入戶訪談,對浴室空間和沐浴行為進行實地觀察和記錄。后期通過數據整合與資料分析,研究老年人的身心特征和行為習慣,明確沐浴過程中出現的不便和對相應功能的所需程度,為進一步研究提供各項可行性要素。
1.3調研結果及分析
1.3.1問卷調研結果及分析
本次問卷調研共發放問卷80份,收回72份。受訪人群中,以66~85歲老人居多,占總人數的83.3%。自理能力方面,有69.4%的老人可以自主行動,有26.4%的老人在某些方面需要輔助。在回收問卷和分析數據時,發現:
(1)現代居家養老由于空間和產品操作的限制,主要還是采用傳統的淋浴方式,其他設施完善的家庭會使用浴缸,活動不便的老人則由看護人進行簡單擦洗。
(2)本次調研中僅有7%的老年人是獨居狀態,其余均為和子女居住或與老伴居住,可以在老年人洗浴時起到看護和照顧的作用。
(3)老年人在洗浴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主要有站立不穩、通風不暢導致頭暈胸悶、地面濕滑和溫度不適,因此后續設計應針對主要問題,制定相應解決方案。
(4)對智能化洗浴產品的接受度很高,在操作簡單的前提下老年人愿意使用,且對身體數據監測和遠程傳遞記錄分析功能的需求度最高,其次為增設排風設備、浴室空間恒溫、感覺引導輔助性功能、地面烘干、可調節尺寸等需求。
以上數據表明,洗浴方式和浴室空間呈現出的多樣化,使產品本身在功能設計上要進行多方面考慮。家庭居住結構更傾向于多人居住、多代居住,需根據實際情況兼顧年齡的跨度。老年人洗浴時遇到的問題大多都威脅到自身健康和安全,這是由老年人的身心特征發生明顯改變決定的。此外,從智能化功能所需程度來看,受眾人群接受度較高。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不僅要兼顧身體和心理特征的變化,增加老年人保護系統,還需容易操作、普及度高,做到安全性與易用性并重的智能化設計。
1.3.2入戶訪談結果分析
本文選取了南京玄武區曹后一村某三口之家為例。家庭情況為常先生及其妻子王女士,與女兒同居。常先生67歲,王女士65歲,均能自主活動。浴室空間適中,有淋浴和浴缸兩種洗浴產品,沒有智能產品。兩位老人主要采用淋浴方式洗浴,偶爾使用浴缸。
通過與常先生的交流,其基本洗浴行為有6個步驟:一是打開浴霸,在花灑下放置板凳;二是脫衣;三是打開花灑調整水溫,坐下后舉起花灑沖洗;四是涂抹清潔用品;五是站起和全身沖洗;六是用浴巾擦拭。中間步驟可能有所重復。
該家庭的浴室配置并沒有考慮養老的需求:單頭花灑,水溫標志模糊不清;浴缸本身造型普通,僅有一個弧形扶手位于浴缸邊緣。經訪談,了解到常先生和王女士在使用花灑和浴缸時存在以下問題:地面濕滑,曾有滑倒并受傷的情況;缺少支撐結構,浴缸內的起坐和浴缸內外的移動比較費力;浴室空間內空氣不流通導致呼吸不暢,不可長時間洗浴;由于肌肉骨骼的退化,使用花灑時行動遲緩,多有不便。
1.4影響老年人行為特征的因素
1.4.1老年人生理變化
老年人的生理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
感覺系統:60歲以上老年人的視覺、聽覺、觸覺、膚覺、本體覺等反應的結構和功能均會發生老年退化性變化。尤其是視覺機能障礙的逐漸顯現,會直接影響對周圍環境信息的接收。
運動系統: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肌肉的強度以及控制能力會不斷減退,行動時容易身體失衡然后摔倒。此外,骨骼也會逐步變脆,不能承受磕碰和劇烈運動。
思維系統:由于腦細胞開始減少,思維容易僵化,不易變通,反應鈍化,邏輯思考能力減弱。同時學習能力下降,對新事物不敏感。
基于以上生理特征變化,通過問卷調查反映出,有40%的老年人存在水溫不易控制的問題,這是由老年人的感覺系統和思維系統發生變化造成的;有49%的老年人在洗浴過程中會站立不穩、25%的老年人肢體活動范圍受限、42%的老年人反映地面濕滑存在磕碰摔倒的危險,這是由運動系統發生變化造成的。
1.4.2老年人心理變化
老年人的心理變化主要是由其生理因素、家庭地位、社會角色等的轉變共同導致的。老年人由于思維能力的退化,對實物的信任度與依賴性普遍高于虛擬物體,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度和理解度降低,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學會一項新技能或使用一件新產品,甚至產生排斥性。同時通過訪談發現,老人會因為過程麻煩、安全問題等排斥洗澡,不利于自身健康和家庭和睦。
2智能化適老沐浴產品的設計原則
2.1設計原則
2.1.1安全性原則
安全性原則是設計任何家居產品的首要原則。通過問卷調查和入戶訪談,可以看出普遍存在的問題均會不同程度地損害用戶的身心健康,導致受涼、失去平衡或心律不齊等后果。安全不僅體現在洗浴產品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系數,更是對潛在危險的預判,在產品設計階段就應防止傷害出現。因此適老沐浴產品的安全性應滿足3點:結構的輔助性、環境的適宜性和危險的預判性。
2.1.2專業性原則
在問卷調研中,需求最高的功能是身體監測設備和遠程數據分析。若將此類功能運用到常先生這樣的普通家庭中,涉及的紅外線感應技術、監控設備、信息反饋、大數據綜合等技術要點,都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才可有效掌握。專業性是此類產品發展的重要條件。
2.1.3易用性原則
通過對老年人的思維和心理分析得知,老年人的邏輯能力有所下降,因此在老年人使用過程中,要求沐浴產品符合老年人使用習慣,操作方法要易于發現、理解和掌握,打消老年人的排斥心理。易用性是智能家具的基本目標。受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響,具有主觀性、相對性的特點。
2.1.4先進性原則
智能沐浴產品的設計除了需要滿足用戶的現有需求,更要對相關技術的研發和使用保持超前的眼光,以適應未來不斷改變的需求,使產品可以隨著技術的進步進行更新升級,先進性是未來行業發展的保證。
3適老沐浴產品智能化方法
在設計智能化家居產品時,必須要求設計者對通信設備、交互系統、大數據分析等有深入的了解,從而保證人、機、環境三者的協調統一,適老沐浴產品更需如此。通過系統環境設定和遠程控制,不僅可以實現單品之間的互通,同時能夠完成客戶與家居環境的互動,功能塑造性很強。為了了解智能化技術在老年沐浴產品中的應用是否合理,在問卷調查中,對產品功能所需程度進行了數據統計。本文以此為基礎,提出相關設計方法:
3.1基于功能技術方面的智能設計
在調研中,對于身體數據監測和APP遠程數據分析功能的需求度最高,達到了80%,因此可建立預防-監護-應對體系,做到對未知危險的預判。自定義設置洗浴時的水溫、水量、換水的次數和完成洗浴的時間作為標準,通過紅外線感應等監測設備對正在使用的老年人進行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體溫等相關數據的監測和記錄,經由網絡將數據傳遞到監護人的手機APP中,進行實時對比和分析。當出現數據異常時,向監護人發出警報,以便監護人及時采取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發生。此功能可通過硬件直接交互和終端智能軟件的交互相結合實現。增設水環境系統,可以監測收集洗浴廢水進行回收處理,成為潔凈二水用于家庭綠植澆灌等非直飲用途。同時,在沐浴產品中設計合適的排風設備,解決熱氣引起頭暈、胸悶和溫度不夠等問題。
3.2基于用戶生理和心理需求方面的智能設計
調查數據顯示,設置輔助活動結構和感覺引導系統的需求均達53%。老年人的肌肉和骨骼強度減退,設置支撐桿、扶手、機械臂等可以幫助老人起坐和擴大四肢活動范圍;采用可變色水流能夠幫助感覺系統遲鈍的老年人,避免其對水溫不敏感而受傷。針對聽力功能受損的情況,設置大音量定時器來提醒使用者洗浴時間不宜過長,同時引起浴室外他人注意,及時查看老年人的身體情況。光線的變化也能起到感覺引導作用:在浴室空間內采用多樣的照明方式,使光源色與房間色協調統一,創建可以相互感知的空間。此外,調查顯示大部分老年人在洗浴時存在浴室溫度異常和地面濕滑的問題,因此針對整個浴室空間的智能系統設計,必要時可以在產品主體的基礎上增加輔助產品,保證整個浴室空間內的恒溫和地面的自動烘干清潔。
4結語
在老齡化社會背景下,對老年人這一特殊群體進行深度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結合智能化時代的迅猛發展,更應該使老年人感受到科學技術的先進和來自社會的尊重與關懷。通過設計師對智能沐浴產品的理解,用產品彌補老年人在沐浴行為上的不便和心理上的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適老化家居產品的發展。
作者簡介:蔣璐玲(1999-),女,江蘇連云港人,南京林業大學家具設計專業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家具設計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