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敏
摘要:目的 分析優化急診護理路徑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效率和康復的影響。方法 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隨機單雙數法分為對照組34例,為基礎護理,觀察組34例,為優化急診護理路徑干預,對比患者搶救效率、康復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病情評估時間等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再次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發生率、心肌梗死復發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優化急診護理路徑干預時可有效提升搶救效率,康復效果。
關鍵詞:優化急診護理路徑;急性心肌梗死;搶救效率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026(2020)12-172-01
急性心肌梗死為常見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近年隨著人們生活壓力提升,患者疾病發病率也呈逐步提升趨勢,極大威脅患者生命安全。隨著研究深入多數學者認為治療“時間窗”對于挽救瀕死患者心肌有重要意義[1]。常規性護理時效率較低,優化急診護理路徑則對搶救流程進行全方位優化,可保證患者最短時間內接受治療,提升搶救效率。現選取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對比不同護理方式效果。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對照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齡42~78歲,平均年齡(60.34±2.14)歲,合并高血壓14例、高血脂11例、糖尿病9例;觀察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齡43~77歲,平均年齡(60.41±2.25)歲,合并高血壓15例、高血脂10例、糖尿病9例,基礎信息差異小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為基礎護理。入院即開放綠色通道,并監測患者生命指標,依據醫囑為患者進行護理。
觀察組為優化急診護理路徑。成立急診護理路徑小組,由科主任和護士長組成護理小組,為成員培訓急救知識,劃分崗位責任,確定考核方式。
設計護理路徑表。查閱文獻并總結不同患者病例特點,依據我院實際情況,制定臨床護路徑,規范護理行為,確定評估指標。
急癥護理路徑。入院后立即開通綠色診治通道,進行先掛號之后繳費,分診護士將患者送入搶救室,通知醫師搶救;轉運過程評估患者意識、肢體功能、呼吸、末梢循環。做好心電圖監測,完成肌鈣蛋白和血常規、肝腎功能、心肌酶譜送檢之后進行早期病情檢查,密切監測患者病情,適當進行鎮靜止痛,緩解患者煩躁情緒。患者需PCI介入治療時立即通知介入醫生準備手術。為患者、家屬、醫生進行健康教育,幫助患者了解心肌梗死發病原理和誘發因素,治療措施。飲食上主要以低脂肪、低鹽分為主,禁止攝入咖啡和煙酒。
1.3觀察指標
(1)對比患者搶救效率。對比患者:病情評估時間、急診球囊擴張時間、急診室停留時間。(2)對比患者康復效果。探究患者心肌梗死復發率、再次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SPSS23.0,x2檢驗計數資料(%、n),t檢驗計量資料(),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搶救效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急診球囊擴張時間、病情評估時間等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 (P<0.05)。
2.2 患者康復效果
觀察組患者再次PCI發生率、心肌梗死復發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為冠狀動脈持續性缺血誘發的心肌壞死疾病,也為常見心血管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心律失常、胸痛和心功能衰竭、急性循環功能障礙,患者血清心肌損傷標記酶提升,疾病有起病急和發展快,病情嚴重的問題[2]。盡早治療為控制疾病,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預后結局的重要措施。
臨床護理路徑為新型護理方式,由醫護人員依據疾病特點制定有時間性、順序性、針對性護理計劃,通過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可有效避免護理過程中不同環節時間、資源浪費,也可提升護理質量[3]。急診護理路徑則為護理路徑基礎上依據患者特點制定的護理方式,有預見性和主動性,標準化特點,可有效降低搶救環節滯留時間,保障護理質量。分析本次護理過程,首先成立急診護理路徑小組,通過小組成員培訓管理,使得護理人員可完全熟悉護理內容,進而提升護理效率;之后依據我院實際狀況制定路徑表,通過護理路徑表不僅可使得護理過程有依據可循,同時實現對護理工作監督。對比本次研究護理結果時發現,觀察組患者整個搶救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主要原因為在急癥護理路徑內,依照定時、定位和定人的模式將各項搶救工作進行具體化、精確化,避免浪費不必要時間,嚴格依據路徑表內容對工作銜接,可有效降低搶救過程中時間浪費,為患者贏得寶貴時間,因此搶救效率更高。對比患者康復效果時發現,觀察組患者再次PCI發生率、心肌梗死復發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此種情況主要原因為隨著搶救效率提升,患者預后康復效果也更佳,因此患者疾病復發率有顯著降低。
綜上所述,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優化急診護理路徑護理時可有效提升搶救效率、康復效果。
參考文獻
[1]鄒愛玲.常規護理與急診護理路徑對急性心肌梗死搶救效果及預后影響對比[J].中國保健營養,2020,030(015):202-203.
[2]付晨晨,潘文慧,張莉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別應用傳統護理與急診護理路徑對搶救效率與康復效果的影響[J].醫學研究,2019,001(004):98-98.
[3]吳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應用急診護理路徑對搶救效率與康復效果的影響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9,023(003):388-389.
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江蘇張家港?2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