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
【摘要】? 交互方式靈活多樣是移動教學活動非常重要的特點之一。運用好交互方式,是移動教學能夠獲得較好教學效果的重要保證。為了使移動教學良性發展,需要我們對移動教學中的交互方式進行深入研究,從而引導教學活動向更高更好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 移動教學 中職 交互方式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5-177-01
移動教學的運用為中職教育增添了生機和活力。通過移動教學,中職學校的授課變得更加的靈活和高效。移動教學中的交互手段非常豐富,其手段之多樣,方式之靈活,應用之廣泛已經引起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如果我們能進行深入的研究,使移動教學中的交互過程更加貼近學生的思維理念和行為習慣,將能更有效地解決教學過程中的許多問題,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
一、移動教學模式與傳統模式比較
我們所說的傳統教學模式,是指其教學過程主要以教師為中心組織的教學活動。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主要以課堂上提問、答辯和課后作業等方式進行。同學們參與的交互活動相對比較被動,師生的互動活動比例較少,同學們處于被動式的學習過程之中,靠死記硬背或者默默抄寫筆記的方式進行學習。因此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同時,也不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使教學變得盲目。
如果讓同學們在課堂上可以通過“玩手機”進行教學活動,在課后也能“玩手機”完成教學拓展,師生、生生之間將有更多的交流機會。老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而同學們之間也可以互相學習、借鑒,從而引導教學活動形成良性循環。移動教學借助互聯網為載體進行授課的這種模式,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親近感,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使其對學習更有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移動教學中的交互方式
交互方式源自技術和人性的碰撞,每一次的技術革新及產品升級,都會帶來重大的交互方式的變化。其核心是要符合使用者的年齡和個性特點,符合人體的自然動作,讓人們以最為舒適的方式獲取信息,實現信息交流。移動教學最主要的特點就是能夠將學生與教師的交互程度進行最大程度的提高。
移動教學交互功能操作界面設計得越來越簡潔,教師操控簡單,學生上手輕松,提高了教學的效率。交互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常用的有課前提示、論壇交流、在線答疑、課堂小測、資源下載、討論小組、在線調查、即刻反饋、即刻點評、投票問卷、頭腦風暴、作品分享、計時答題等形式。面對多種交互功能,更需要老師的參與和引導,針對不同的授課內容,選擇適宜的交互方式,以幫助師生更有效的進入教學活動之中,有的放矢的完成教學目標。切不可濫用交互方式,影響教學進度,使課程失去方向。
三、移動教學中交互方式的應用
1.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我國目前的中職教育多數以班級組織教學為主,開設課程和學習活動多數也是以班級為單位組織管理的。但是,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基礎參差不齊,有時候差別還是比較大的。為了讓全體同學都能完成好任務,因材施教非常必要。充分利用移動教學的交互性特點,能更好地實施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
采用“學分制”的獎勵方式進行教學設計,讓同學在移動終端完成難度遞進的教學任務并取得相應的學分,鼓勵同學們盡自己的努力進行學習,取得更多的學分和更好的成績。這種“學分制”的核心內容是開放的課程設計和教學進程,以及分層式的目標性學分管理方式。通過師生交互,以闖關式的情景設置,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2.深入交流,尋求共鳴
同學之間的借鑒學習是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方法,而移動教學的交互功能可以將這種方法全面運用于教學中。作業的互相點贊、案例的頭腦風暴、任務的小組評價,都可以在線上快速完成。學生能夠及時接收到其他同學的對課程的理解、疑問和作業情況,同齡人的想法往往更能觸發自身的思考,很多時候比老師的說教更有力度。
交流順暢,會使人們感覺良好。在教學設計過程中還要考慮與學生的感情交流和靈魂互通,尋求共鳴。要讓交互設計能夠吸引同學的注意,調動積極性,在滿足教學目標設計的同時也能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可以通過“今天我當老師”、“看看我的總結”、“我對本節課的評價”等互動形式,提升同學主動參與移動學習的教學過程。這些操作都可以為同學們帶來美好的回憶、愉悅的感受和不自覺的行動。
3.虛擬現實技術
對于中職學生而言,理想的學習應該是實踐中學會實踐,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學習。但是,由于種種現實問題,我們還沒有辦法提供給同學們更多實踐學習的機會。然而,在移動學習過程中,我們可以采用虛擬現實技術,將一些實踐性比較強,又不易于理解的內容通過虛擬現實技術進行現實仿真,讓同學們在顯示器上進行觸摸或姿勢操控,就好像現實操作一樣,獲得“實踐”的機會。利用虛擬現實技術中的操作實踐,進行課程學習,可以幫助同學們比較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實現“實踐中學會實踐”的教學目標。
交互體驗在移動教學活動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師要進入到學生的學習進程之中,就一定要和同學們建立起良好的交互通道。而移動教學模式為師生交互提供了豐富和及時的交互通道。在中職學校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們把課堂資源與知識庫結合在一起通過相應的平臺進行發布,并通過及時地交流與溝通,實現教學的更高級效果。注重交互方式的應用,采取學生更容易接受和更愿意使用的方式掌握教學內容,并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積極進取,懂得交流,樂于分享的良好學習風格和行為習慣。
[ 參? 考? 文? 獻 ]
[1]張曉穎.基于移動教學平臺的中職會計專業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D].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8.
[2]黃爾青.淺談“移動互聯網+”背景下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的改變[J].現代職業教育,2018,(11):112-113.
[3]吳明艷.基于藍墨云班課的中職會計翻轉課堂模式探索——以“記賬憑證的填制”教學為例[J].今日財富,2019(13):187—188.
[4]邵慧.信息化環境下中職會計專業信息化建設研究[J].成才之路,2019,(12):44.
[5]官家輝.中職基礎會計課程基于微信平臺的移動互聯模式教學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9,(8):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