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荷
【摘要】? 古語云:“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所以說“家校合作”是一個永恒的教育主題。整合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非常重要,學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厚積薄發(fā),家校合力必能給孩子的成長插上多彩的羽翼。
【關鍵詞】? 家校同心 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25.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4-013-01
一、搭建溝通平臺,共營和諧教育氛圍
學校與家庭教育存在雙向互動關系,構成教育的主題。因此,我們要努力搭建學校與家長溝通的平臺,加強家校溝通合作的力度,提升教育的效果。
1.辦好家長學校
美國心理學家哈里森指出:“幫助兒童的最佳途徑是幫助父母。”因此,學校通過家長學校的建設,幫助家長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更好地協(xié)助學校進行教育。家長學校適時對家長進行培訓,通過專題講座、學習、討論等形式,傳達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引導家長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掌握必要的家庭教育知識,進而提高家長教育子女的責任心和教育技巧。
2.搭建家長進校園的機會
如完善學校家委會的建設,定期開展家委會研討活動、家長進課堂,參與學校大型的活動等,家長通過家委活動,對學校的教學、教育提出不同的看法和建議,完善學校的建設,有利學校的發(fā)展。又如召開家長會、家長開放日、家長訪談日等,讓家長多走進校園,了解學校的發(fā)展,共同努力,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3.建立班級微信群、Q群、校訊通等
充分發(fā)揮校訊通、班級微信群、班級q群等網(wǎng)絡平臺的功能,及時向家長發(fā)布通知、布置作業(yè)、緊急情況傳達甚至節(jié)日問候等,讓家長及時地了解學生在校狀況及班級動態(tài)等,這樣,拉近了家長與學校的距離。
4.開展“課外訪百家”活動
家訪,是一種傳統(tǒng)的家校聯(lián)系方式,又是加強家校合作極為有效的方法。每學期以班級或年級形式,班主任或級長組織任課老師一起進行家訪,覆蓋全部學生家庭。實施“六必進”和“六知道”。即教育的政策措施進家庭,貧困生資助方案進家庭,學困生轉化措施進家庭,家庭教育宣傳進家庭,學生行為習慣培養(yǎng)進家庭,教師愛心輔導進家庭。學生知道家訪的用意,家長知道孩子在校學習、生活情況,家長知道學生的任課教師情況,教師知道學生的家庭情況成長環(huán)境,教師知道家長對孩子教育的困惑和希望,學校知道通過家訪收集的建議。通過家訪,可以為家校溝通提供面對面的、一對一的交流機會,推進家校互動,形成教育合力,營造和諧、高效的育人環(huán)境,增強育人意識、責任意識,共促教育和諧發(fā)展。
二、專業(yè)引領,家校共享教育成果
為了使家長能夠成為學校更好的助教,我們先組織教師進行家庭教育的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的家庭教育意識和溝通能力等,再由教師去指導家長,讓家長了解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其次邀請家庭教育專家到校對教師、家長進行專業(yè)培訓,開展專題講座。如開展“讓家長成為助教”、“善的教育”、“走出家庭教育誤區(qū)”“正面管教”等多場家長講座,贏得了家長們的認同。家長在家庭教育專家的引領下,從家庭教育的誤區(qū)慢慢走出來,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與學校攜手,共同教育孩子。學校定期舉行家庭教育專題講座,如“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家校攜手,共育成長”等專題講座。學校還贈予《家長看的一本好書》給家長閱讀,鼓勵家長積極閱讀有關家庭教育的書刊,舉行“我的教子心得”征文活動、“家庭教育交流會”活動等,讓家長把自己的讀書心得及總結教育經(jīng)驗,與老師、其他家長分享互動。通過培訓學習,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有了新的認識,孩子的身心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三、家校攜手,共育孩子健康成長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主要環(huán)境,是影響孩子成長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直接影響孩子在學校的行為和學習成績,對孩子的發(fā)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二(1)班有個小男孩喜歡在課堂上搗亂,一刻沒停,無論怎樣教育都沒改善,讓班主任和科任老師都頭疼不已;和家長溝通,才得知小男孩有多動癥,看到家長擔憂、傷心的表情,老師們心中產(chǎn)生了憐愛之心。可無論老師嘗試不同的教育方法,小男孩的情況還是沒有改變,有時情況還更嚴重,老師們都很無奈,只好順其自然了。過了半個學期,這個小男孩的情況慢慢有改善了,居然能安靜的在自己的座位上看10到15分鐘的書或做自己的事情,上課也能慢慢的安靜下來了,能認真聽8分鐘左右的課。通過了解,才知道小男孩的父母在背后默默地做了大量的工作。小男孩的媽媽通過與老師多次溝通,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結合在家的表現(xiàn)后,上網(wǎng)查詢資料,請教專家,把了解到的信息告訴班主任,一起商量怎樣教育孩子,分工合作,共同努力。孩子的媽媽辭掉工作,在家專心陪伴孩子,購買了大量有趣的動畫書給他看,當他控制不住自己想搗亂時,馬上讓他畫畫或做手工,釋放他的精力,經(jīng)過多方面的訓練,一個學期后,這個小男孩能安靜的在自己的座位上看10到15分鐘的書或做自己的事情,媽媽要求他寫字,每天寫10分鐘的字,鍛煉他靜心的能力,漸漸的,小男孩上課也能慢慢的安靜下來了,能認真聽8分鐘左右的課。堅持一年的幫助和糾正后,這個小男孩基本能安靜下來,認真聽講,成績在班前列。小男孩的改變,有賴于家長的堅持,家庭教育的有效手段,才能推動家校合作的發(fā)展。
現(xiàn)時代,探索家校合作已顯現(xiàn)其獨特的價值和現(xiàn)實的可能性。家校合作,對學生的教育和影響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所以,只有不斷探尋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徑,合力同行,家校共育共融,才能更好地助力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