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 要:預算管理存在的重要價值是為了保障事業單位用最少投入贏得最大效益,保障各項資源的合理配置,妥善解決好預算收支方面的實際問題,運用編制預算、內部控制、優化考核等多元化方法確保資金的合理利用,確保財務管理的穩定持續運轉。在事業單位的改革發展進程中,越來越認識到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并將其放在戰略性地位。要突出預算管理的功能與作用,必須積極完善預算管理的方法與策略,構建科學化的預算管理體系,為事業單位的長久發展提供助力。
關鍵詞:事業單位? 預算管理? 方法
預算管理是事業單位做好內部控制工作,健全內控體系的有效措施,通過對預算管理的工作方案進行全面優化,能夠為單位集中資金,優化資金和資源的利用,確保國家財力的合理化供應。對于事業單位來說,要確保日常工作的順利開展,更好的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便利和支持,就必須提高對預算管理的重視程度,改革傳統的預算管理觀念,選用科學完善的運算編制與落實方法,在公平公正和公開的情況之下,保障預算管理的落實,保證國家資源的合理配置與最大化利用。
一、事業單位加強預算管理的作用
在事業單位的整個發展與改革歷程當中,預算管理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能夠促進事業單位對財政資金與各項資源的優化分配與科學利用。事業單位各項資金與資源的來源途徑主要是國家財政撥款,這就需要單位對這些資金資源進行有效分配和合理使用,提升資金利用效率,保證單位的管理效益。預算管理是確保這一目標達成的有效方法,可通過科學編制財務收支指標的方式來實現,可通過對預算和實際發生值的對比分析了解差異和掌握差異出現的根源,讓事業單位在資金資源利用中有的放矢。第二,能夠為單位考核工作效率與質量提供重要標準。單位在預算管理的實踐當中往往會設置量化財務指標,因而具備了考核功能,于是單位可以將預算執行情況作為評估個人與部門工作情況的指標,在此基礎之上完善獎懲措施,保證整體的工作效率與質量。第三,能夠為單位完善監督體系提供手段。可以通過掌握預算管理的具體落實情況來評估事業單位當前的改革發展現狀,監督單位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在對預算資金走向情況進行分析的過程當中能夠掌握國家宏觀調控的重點與要點,確保充分資金流向國家建設的重點項目當中,促進資金的有效分配。
二、事業單位加強預算管理的措施
(一)科學編制預算,奠定預算管理基礎
預算管理工作的順利落實,首先需要從科學編制預算開始,這也是預算管理的開端所在。科學編制預算有著諸多要求,而且整個過程異常繁瑣,有著極強的專業性,涉及多個部門和工作人員,因此需要有充足的時間和合理化的編制方法來保證預算質量。編制預算通常需要經歷調查考證、目標預測、專家探討等一系列工作環節,所以所需時間相對較長,如果一味追求編制速度的話,很容易出現信息遺漏問題,影響到預算編制效果。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事業單位可提前或者是適當延長預算編制時間,全方位考慮到單位的具體情況以及整體戰略目標做好各個環節的時間分配。就具體工作的實施情況而言,預算編制先要從有效把握,預算編制根據著手考慮增量和存量資產配置與應用的具體情況,在做好調研的同時,還需要對資產數量、分布、應用情況等信息進行綜合了解,為資產的合理化配置與預算編制的細化處理打下基礎。另外,預算編制方法會直接影響到編制效果以及落實情況,所以還需要妥善選擇科學化和先進性的編制策略,消除傳統方案當中的缺陷與弊端。在這一過程當中,大力推廣零基預算尤為關鍵,這一方法的明顯優勢是從零開始可結合單位具體情況進行預算,有助于減少浪費和節約開支。
(二)保障預算執行,提高預算管理效果
在完善的事業單位預算管理體系當中,編制預算只是預算管理的開端部分,如果只是編制出了科學完善的預算,但是沒有對預算進行有效貫徹落實的話,那么預算編制的效果也無法體現出來,最終給預算管理工作帶來極大的難題。所以要積極采取完善化措施,確保預算的全面執行和落實。首先就預算分配而言,應該堅持層層分解的工作方法,將總體預算落實到各個部門、員工身上,落實到各個環節之中,進而把預算管理和崗位績效考核評價進行整合,調動部門以及員工的參與積極性,發揮他們在預算管理當中的積極作用,為預算執行打下基礎。其次在預算執行時要明確預算內容和進度,嚴禁出現任意改變資金用途、資金不合理利用、資金浪費、超支等不良問題。在這一過程當中要及時比照預算執行和預算計劃的差異,一旦發現預算執行當中出現不理想的問題,必須及時查找根源,提出解決方案。最后要善于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促進預算管理的落實,打造專門的預算執行信息化系統,落實信息化與智能化的預算管理,實現對預算執行過程的全過程監管,最大化降低財務風險發生率。
(三)做好預算監督,保障預算管理落實
在預算管理的執行過程當中,監督是保障預算管理效果的重要措施,科學完善的監督體系有助于預算管理的有效落實,也能夠更好的保障事業單位的長效發展。第一,事業單位可結合預算管理的實際情況,設置專門的監督機構,或者是成立專門的監督小組,負責對預算的實施狀況進行專門監管記錄,在這一過程當中出現問題的部門或者是個人嚴肅追究責任,納入績效考核體系當中,起到激勵和調動員工的作用,有效體現監管工作的效力。第二,事業單位可專門聘請外部審計機構開展復審工作,形成對內部監督工作的補充和拓展。第三,事業單位也要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做到對相關信息的公示,保證預算管理公開透明,獲得更多的反饋信息。
事業單位在健全內部管理體系的過程中,要把優化預算管理放在重要地位,切實認清預算管理是影響單位長久發展的關鍵要素,并積極推動長效預算管理體系的構建,保障內部管理有效性,促進資源的合理化利用。不過事業單位也要認清預算管理是一項復雜而又極為專業的管理事項,必須堅持循序漸進原則,結合實際調整管理策略,保證預算管理方案的貫徹執行。
參考文獻:
[1] 杜惠蘭.淺談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總會計師,2018,(9):115-116.
[2] 趙春曉.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金融經濟,2017,(20):57-58.
[3] 張楠.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對策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7,(6):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