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 要:我國經濟發展越來越迅速,在行政事業單位中,政府為了實施執政理念,投資于各種建設項目經費也隨之增多,因此對于項目預算管理,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人員要不斷強化預算管理工作,以更合理地配置財務資源,來提高資金利用率。為此,要從強化預算編制、監督預算執行、協調各部門合作等方面,不斷提高預算管理的質量。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 項目預算管理? 預算監督
一、強化項目預算管理的積極意義
(一)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資源合理配置
預算工作的高效進行,能夠保證項目經費的科學控制,也是正確應用經費的主要方式,這對于行政事業單位公共服務效果和效率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對于行政事業單位項目資金管理,必須首先要強化項目的預算管理,將預算細化到每一個項目中的每一個末梢環節,選擇合適的標準,依據項目重要程度,合理分配預算經費,從而提高財政資源的利用效率。
(二)財政資源使用中發揮出預算控制的功能
現今,相當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在項目預算的管理中,精細化程度不足,也就預留了一些可以操控的空間,這不利于行政工作質量的提升。因此容易出現項目經費隨意使用的問題,以及缺少高強度的監督和控制,從而不能發揮出經費預算的控制功能,進而影響到項目經費利用效率。而強化項目經費預算管理,則能更好地分配項目經費,確保有限的經費用在“刀刃上”,也就能在財政資源的應用中最大限度的體現出預算的功能,保證經費科學應用,促進行政事業服務質量的提升。
二、項目預算管理的問題表現
(一)項目管理與預算管理相脫節
預算管理工作人員沒有實際參與項目的管理,對于項目進程并不能非常詳細地掌握,也就不能提前進行資金的準備。并且,項目的管理工作人員只關心項目本身,對于是否有資金保障,并不是非常關心,只有在付款的時候,才會發現已經超出預算限額,才會和預算管理人員溝通,這就不僅影響到項目的推進,同時弱化了預算約束性的功能。
(二)預算執行不符合預算編制
預算編制屬于靜態性工作,而預算執行則是動態化的工作,當前行政事業單位的項目預算管理中,預算編制和預算執行存在一些矛盾。項目的預算編制啟動比較早,預算編制一般考慮項目未來很長時間的情況,然后測算出合理的預算定額。但是在預算執行過程中,會受到市場因素、環境因素、自然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實際資金的應用情況會隨之變化,因此容易出現超出預算限額的問題。
(三)預算調整有一定滯后性
行政事業單位中項目預算的調整,不同于普通企業,需要經過單位申請,財政審查,政府會議研究,獲得批準之后除非急需資金外都要按照財政要求按季或按年集中進行調整。因此,如果項目預算需要進行調整,最后調整結果可能與項目推進不在一個時間段,也就是預算調整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影響實際中項目的建設。
三、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項目預算管理質量的策略
行政事業單位申報的建設項目是政府執政理念的體現,預算工作是一項系統工作,為保證預算全面實施,就需要開展高質量的預算管理,體現預算的系統性,以提高項目資金的使用效率。
(一)重視立項時的績效目標管理
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建設項目開始前期,就需要對各種費用支出做相應預算,因此預算在立項的一刻就開始了。首先,項目預算向財政部門申報時,需要同時申報績效報告,財政部門根據績效報告對申報項目進行評審,其中符合國家各項政策的項目方能夠進入預算項目庫,作為安排財政預算資金的依據,因此要尤其重視績效報告的編制。其次,要重視績效目標的管理,充分發揮其先導性的作用,把績效管理融合到預算編制的各個環節中,這樣才能實現績效目標和預算編制的同步申報、審核、批復,強化預算編制管理;之后要重視績效監控工作,按季度編制績效跟蹤報告,將績效監控同預算執行有機結合在一起,確保達到績效目標;接下來則是績效評價范圍的拓展,強化績效管理;最后,則是科學應用績效評價結果,以績效評價的結果為依據,合理安排以后年度的預算安排,并將評價的結果納入到政府的考核體系中,從而促進預算管理質量提升。
(二)預算編制周期合理延長
行政事業單位的建設項目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結束,而是一種連續性工程,項目推進時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因此相對應的預算編制周期也應當有所調整。需要根據項目推進情況,合理地延長編制周期,實現滾動形式的預算。以項目推進情況為基礎的滾動預算編制方法的運用,更符合預算管理要求,也能更真實地反應出項目實施情況,有利于預算執行的高質量進行。另外,運用滾動式預算編制,能夠對于項目資金需求進行合理地調整,從而能保證財政部門可以及時地劃撥資金,保證項目建設的連續性。調整預算周期,使其具備一定剛性。預算管理中對于資金的運用情況的掌握,有一定主動性。雖然依據項目推進情況,隨時隨地對費用支出進行調整,并不能完全實現。但是卻能提升項目費用支出的計劃性、有效性,進而提高項目資金的利用率。
(三)與各個部門協調工作
預算管理并不是預算工作人員單打獨斗的工作,也不是某一個部門可以獨立進行的,而需要更多部門相互協調、相互配合、分工協同,才能完成。行政事業單位的項目預算管理具備一定特殊性,為此對于眾多部門的協調有著更高要求。項目的預算管理一般分成三個部分,包括預算編制、預算執行、支出決算。因此該項目涉及到的每一個部門都應當緊密配合,使前一部分與后一部分能有效銜接。例如項目工程的管理部門同預算管理部門的合作,合同管理部門與預算管理部門也要緊密協作。因此,在預算管理工作中,需要組成相應的管理小組,單位負責人作為領導組長,各個部門負責人則是小組內的成員,在項目推進過程中,組員要集體討論,并能共同決策,從而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項目預算管理質量。
(四)拓展預算涉及范圍
行政事業單位的項目預算管理,要針對項目中每一個環節進行管理,因此強化項目管理是保證預算管理高質量的重要途徑。站在預算管理層面去分析,項目管理開展的工作就是將各種資源轉化為項目成果,也就是運用人力資源、財務資源,將物力資源轉化成為項目的成果。項目管理所針對的對象,則是以預算資金作為支付物質而換取的各種資源。因此,項目管理工作可以針對每一建設階段所取得的進度,量化成各種費用支出,從而對建設項目的資金需求進行度量。但是,還需要考慮到項目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所以,必須對項目管理進行細化,對于項目每一個環節進行管理,全面貫徹項目管理,從而能推進預算編制的詳細化,考慮項目的各個方面,做實和做細預算管理。同時也要重視預算的批復,對于預算涉及到范圍進行拓展,以能精準地統籌、調整預算的執行,從而強化預算管理。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市場經濟逐漸繁榮的背景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在開展項目建設之前,一定要做好預算相關工作。強化項目預算管理能夠提高項目建設中資金的利用率,保證項目建設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同時確保項目建設的質量。而對于當前行政事業單位的項目預算管理的不足,應當從預算編制、預算執行以及相應方面進行優化和完善,強化監督和管理,從而不斷提高項目預算管理的效用。
參考文獻:
[1]于欣偉.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的預算項目支出績效管理方法探討[J].中國市場,2019.
[2]王秀花.基層財政部門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項目預算資金內控管理[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