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強
摘 要:隨著我國建筑工程的不斷發展,建筑施工企業數量逐漸增多,在發展過程中更應強調內部管理,通過財務內部控制實現建筑施工企業資金良好規劃,積極面對經營過程中的各類財務風險,保障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利于不敗之地。本文簡單分析了建筑施工企業面臨的財務內部風險,并在此基礎上針對財務內控現狀與改進展開討論。
關鍵詞:建筑企業? 財務管理? 內部控制
建筑施工工程往往項目周期較長,涉及到的資金流量較大,在運營過程中企業必須對風險嚴加防范,讓財務資金得到合理規劃,提升風險應變能力以及財務內部控制能力。建筑施工企業必須通過財務內部控制實現資源的高效率運用,保障各部門間團結協作,確保資源利用率最大化,提升企業經營科學性。
一、建筑施工企業財務內控風險
(一)經營風險
建筑施工企業在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常會面臨到匯率波動、貨幣政策變化、價格變化等造成的財務風險。例如長期處于通貨膨脹狀態下企業容易發生資金短缺情況,貨幣性資產貶值速度加快,實物性資產增值而導致資金成本上漲。建筑施工企業往往資產負債率較高,若持續處于加息及緊縮貨幣政策環境下會明顯增強資金籌集難度,對企業資金流動性產生影響而導致資金成本上升,讓企業經營發展中擔負更多負債利益。在財務內部控制方面,若缺乏相應應對策略,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營發展。
(二)項目風險
建筑施工企業對建筑項目的投資往往涉及到較大金額,其風險產生因素在于招投標階段的實施不合理性。若招投標工作未做到合理化、公正化,可能出現中標企業資金不安全隱患。在這種背景下,標底會被壓得偏低,企業無法在經濟效益層面達到較大程度,只可在其他方面減少開支,例如施工材料,導致建筑施工質量存在隱患,久之形成惡性循環,最終會導致建筑施工企業滅亡。由此可見,一旦在項目財務方面有所松懈,建筑施工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無法真正落實各項職能,缺乏有效監管與規劃,將對企業發展產生重要打擊。
(三)融資投資風險
建筑施工企業在財務內部控制方面必須尤其重視資金的籌集與使用規劃。企業只有在保障資金正常流通狀態下才可順利做出各項決策,若資金不充足,在短時間內需要籌集較多資金,往往會通過融資方式來保障建筑項目的進展,在存在閑置資金時也可投入到其他建筑項目中來盈利。無論是融資行為還是投資行為,均無法完全規避風險。換言之,建筑施工企業所面臨的融資投資風險較為常見。受到企業內部管理環境及外部發展環境的影響,融資過高、投資失敗的情況常有。不僅會影響到整個建筑市場,也會對企業發展產生阻礙,因此在融資投資前必須依照財務內部控制做好方案,考慮項目可行性,降低風險程度及發生率。
二、施工企業財務內控現狀
(一)成本管理不嚴格
建筑施工企業在施工項目進展過程中的各項成本支出占據了財務支出的重要比重。實際運營期間,企業財管部門的職能偏弱導致部分資金風險層出不窮。例如在物料購置后處于長期閑置狀態而出現丟失或使用率下降情況,項目所需物料在購入后無法進行有效使用與管理導致物料浪費,市場波動導致材料成本上升而加大了所占資金比重,部分消耗型物料在購置后未及時使用導致需再次購置,在項目墊資前未做好充分準備而盲目墊資導致資金無法有效收回等等。不少建筑施工企業將財務管控權下放到各個項目之上,由項目負責人或項目部門直接性管理,導致財務管控缺乏科學性與統一性,內部控制力度不足,成本管理支出虛增。
(二)缺乏溝通平臺
部分建筑施工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狀態并不理想,其中一個影響因素在于缺乏有效的信息溝通平臺。在財務控制過程中,信息的便捷流通性直接關系到能否及時分享有效信息,能否讓財務部門處于信息溝通前沿。由于部門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協調性,導致部分財務信息出現不對稱現象,流通受阻下對財務部門各項數據的及時收集產生阻礙,不利于財務內部控制的及時性、完善性。
(三)審計工作不健全
建筑施工企業的審計工作直接關系到資金能否正常運轉,其作用在于促進企業實現經濟目標,強化經濟管理。在財務內部控制中,審計部門的作用尤為重要,其評估職能能夠對風險展開一系列測評與預估,并對現有施工狀況、資金使用狀況加以核查與規劃。但部分施工企業在審計方面重視性不強,審計部門的職能未充分發揮,導致經營管理期間無法客觀評價風險,造成企業經營決策存在潛在不安全因素。
(四)控制體系不全面
財務內部控制是為了保障財務各項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及時性,確保建筑施工企業在全面管理制度、資金協調運轉等方面達到科學規劃狀態,目前多數建筑施工企業在財務管理制度方面正處于不斷完善與健全過程之中,但部分細則并未徹底執行貫徹,導致制度成為一紙空文,對管理效果大打折扣。若財務內部控制不全面、不完整將直接失去其內控意義。現如今,先進的財務管理體系無法與傳統企業內部設置的財務機構相融合,也會影響到財務內部控制水平。
三、財務內控改進策略
(一)加強部門間聯系
建筑企業的特殊運營狀態導致其在管理難度上相較于普通企業而言更大,管理范圍更廣,對細節的要求程度更強。合理、科學的財務管控體系能夠保障各項目、各部門之間形成有效聯系與溝通,從而達到協調運轉狀態,讓施工涉及到的各個環節與資源提升管理效率以及利用率。同時,合理的財務內部管控可保障績效考核方案的有效落實,確保建筑企業員工處于合理的績效考核方案之下,對其工作狀態實現有效管控與激勵,在調動其工作積極性的同時提升各項工作效率來確保建筑施工各環節順利進展。
(二)完善內部管理體系及審計工作
建筑施工企業項目涉及到的項目周期性較長、地域性較廣,因此在整體控制與管理層面相較于普通企業而言難度更大。即便建筑企業屬于規模性管理狀態,但其管理仍可能存在疏漏與不足之處,尤其在項目管理層面,目前無法達到嚴格管理狀態。項目與部門之間無法形成良好的管控與聯系,導致各環節之間的有效溝通不暢,信息的有效流通率并不強。在這一背景下,良好的財務內控制度能夠讓各部門與環節之間加強聯系性,讓內部管理體系得以完善,通過財務層面的改進讓建筑施工企業整體內部管理完善體系、提升效率。審計方面,企業應安排專業審計部門詳細了解資金使用情況,在劃撥資金前重點審核并監察每一筆資金實際去向,保障企業資金安全。
(三)控制風險因素
建筑施工企業往往涉及到大量的資金往來,其項目建設周期長,資金的有效流通率直接影響著企業內部的資金運轉以及資金鏈的穩固程度。一旦資金出現風險,可能直接影響到供應鏈而導致項目中斷。尤其在項目前期階段,資金的投入量巨大,這對于建筑施工企業而言無疑存在著巨大財務風險,因此需額外強調對風險的有效防范。財務內部控制體系能夠基于對大數據的分析以及市場波動分析為企業提供更確切、科學的財務風險防范方式,對財務數據展開整合與分析來對項目進行預測與評估,可在一定程度上對經營風險良好預防,保障企業資金安全。
(四)加強成本管控
建筑施工企業必須認識到成本支出是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的重要控制方向之一。在財務內控中,必須將成本管控與核算放在重要位置,要想實現盈利更高化,必須控制施工成本,規避不必要成本支出,強調財務成本核算;其次,財務部門必須安排專業人員來核算施工成本,包含物料管理、物料采購、施工預算等。以采購為例,建筑施工企業涉及到的施工材料用量多、數量多、規格型號多,在采購前必須對建筑市場做出有效考察,嚴格篩供料商,尤其是物料價格及質量,必須嚴格把控,避免采購人員濫用職權,在利益驅使下購置不合格材料而導致采購問題。在物料進入施工場地之前必須嚴格抽查質量并檢驗其規格是否符合物料單要求。進入施工現場后必須妥善管理,合理規劃擺放位置,對于需防潮材料應加高堆放高度并蓋好防雨布。定期對資產展開盤點,確保高效率利用物資,避免出現閑置冗余情況,提升資源利用率以及配置合理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施工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強化內部控制必須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問題,對各類風險嚴格規避,加強部門間溝通交流,強化體系建設及審計強度,保障企業財務管理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月梅.建筑施工企業財務風險成因及其防范措施[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23):72-73.
[2]方小霞.基于風險導向的民營建筑企業財務內控體系的構建[J].知識經濟,2018(06):81-82.
[3]李政杰. “營改增”對建筑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與應對措施[J].納稅,2018,12(28):9+12.
[4]彭佳.建筑施工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可行性建議[J].財經界(學術版),2018(18):78-79.
[5]崔海斌.基于內部控制導向的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優化研究[J].納稅,2019,13(28):106+109.
[6]萬穎.建筑施工企業實施財務共享體系的必要性及實施方案[J].經營與管理,2019(04):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