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祥森
摘 要:當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規模也在進一步擴大,應運而生的是一系列復雜的問題,針對固定資產的管理與核算,就有增值與保值的問題。文章將要簡要闡述事業單位會計固定資產管理及其核算研究。
關鍵詞:事業單位? 會計? 固定資產? 管理與核算
一、政府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及其核算存在的問題
(一)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日常管理不夠重視,管理意識薄弱
長期以來,部分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上不夠重視,管理意識薄弱,甚至有些單位領導認為資產管理是財務部門的事情,資產管理僅僅是一個形式,并且不夠重固定資產的日常管理工作,造成固定資產的實際數量與賬目數量不符合的現象,還有就是固定資產的處置流程不規范,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再者固定資產管理是一個全員參與的過程,不僅僅只局限于財務人員。
(二)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會計核算的資料不夠準確
固定資產本身的構成元素是很復雜的,有具體業務、資產性質、資金來源與用途去向等,這些具體信息是需要事業單位的會計完全掌握的,然而事實卻不是這樣。除了前文所說的專業知識基礎之外,會計人員的職業責任素養也不過關,對單位的核算業務不夠了解,不能夠根據真實信息填寫報賬資料。文章說到這里,以上提到的兩個原因主要影響固定資產預算的準確性,結果就是會計信息失真。
(三)事業單位資產清理不到位
在事業單位的長期發展過程中,多數事業單位只注重資產購置,對管理的重視程度不高,這就容易導致財務與資產管理部門的對賬不到位。通俗來說,就是單位固定資產的賬卡不符,賬與卡二者總是空缺其一,最常見的是因為管理資產不到位,要么是對資產的盤點不夠徹底,最后結果就是賬面與具體實物完全不符,后期的資產清理工作難以開展,清理核對的壓力很大。
二、針對事業單位會計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的具體措施
(一)加強財務人員專業素養的培訓
政府會計準則及制度的實施,意味著所有政府會計過渡到權責發生制以及政府綜合財務報告,這些變化對財務人員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因此,政府要不斷的加強會計從業人員專業素養的培訓,加大對人員培訓的重視程度。在互聯網信息時代,財務人員要做好好學、思考,充分利用各種方式方法,盡快掌握政府會計制度和準則,準確把握資產管理和計提折舊的方法,能夠用信息技術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二)強化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意識
固定資產作是事業單位管理的重要內容,必須要加以重視,加強資產管理工作。要保證所建立的管理機制不是一紙空話,一定要落實到實際上,會計核算后的得到的具體數據,事業單位管理者將會以此作為重要依據進行下一步重要決策。要轉變思想,平衡購置資產與資產管理工作,要讓內部人員正確認識資產管理工作,不斷強化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意識,采取科學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果,只有這樣才能在無形之中有責任感去做好工作,能夠確保已有規章制度落實,能夠確保規章扮演的角色一直在舞臺表演。
(三)完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制度,健全制度體系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資產管理機構。要堅持“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責任到人”的固定資產管理原則,必須建立相應的管理部門,明確到各級責任人,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管理體制機制。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要明確自身的職責,按照規章制度執行,要有責任意識,管理人員要以身作則,切實保障固定資產的使用。另一方面健全和完善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制度。事業單位要按照《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的要求,制定固定資產采購方式、配置標準、業務記錄、處置范圍及方式等相應的制度,規范各類行為。
三、結束語
總之,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事業單位需要轉變傳統的管理理念,不斷加強國有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建立相互制約的體制機制,嚴格執行各項資產管理制度,切實將固定資產的管理核算工作體系化,清算固定資產,實現資源合理配置,提升管理效率及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實現事業單位長遠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于凡.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的現狀分析及管理對策研究[J].中國經貿,2016(13):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