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喜
(甘肅省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甘肅 蘭州 730050)
近年來,我國煤化工產業得到了迅猛發展,內蒙古、寧夏、新疆、貴州等煤炭資源大省的大型煤化工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大型煤化工建設項目由于工期緊、施工人員結構復雜、危險源繁多等因素,很容易發生施工過程安全事故。因此,做好大型煤化工建設項目施工安全管理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尤為重要。
文章結合筆者參建的貴州省黔西縣黔希煤化工投資有限責任公司30萬t/a乙二醇項目氣化裝置工程建設過程安全管理實踐,探討分析大型煤化工建設項目的施工安全風險、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措施,以期為進一步提升類似項目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借鑒和參考。
大型煤化工建設項目施工過程安全管理主要分為土建階段、安裝階段和試車階段的安全管理。
土建施工階段有著建筑施工的共性特點[1],施工存在的主要危險和有害因素有坍塌、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起重傷害、機械傷害、火災和爆炸、觸電、車輛傷害、中毒和窒息等。
安裝階段由于項目工藝設備多而復雜,特種設備種類及數量較多,技術要求高,設備、管道大部分都是承壓類,因此在安裝階段對施工過程安全和施工質量都有很高的要求。由于施工質量缺陷可能會導致項目生產運行中發生安全事故,在設備、管道、電氣儀表等安裝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險和有害因素有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起重傷害、機械傷害、火災和爆炸、觸電、車輛傷害、中毒和窒息等。針對煤化工項目安裝過程技術要求高、綜合性強以及風險因素多的特點,必須做好化工安裝安全管理工作[2]。
大型煤化工建設項目試車分為單機試車、聯動試車和投料試車。在試車階段可能存在的危險和有害因素主要有火災、爆炸、中毒和窒息、物體打擊、高處墜落、車輛傷害等。
1)施工企業作業人員綜合素質不高。隨著建筑企業的改制和用工制度的改革,建筑工人隊伍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管理層和勞務層兩層分離,使建筑企業一線工人由原來的固定工自由職工轉變為現在的臨時工農民工[3]。大型煤化工項目施工采取EPC模式,分包單位又采用勞務分包模式,施工現場一線作業人員大部分是農民工,這些人員普遍存在文化素質低、安全意識淡薄、不服從管理、嗜錢如命等特點。在很多危險性較大的作業活動中,在高工資的誘惑下未經安全培訓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就開始工作,常常出現安全防護不到位和違章操作現象。
由于一線施工人員文化水平低,甚至有很多事文盲,給安全教育培訓及考核都帶來一定的難度,進而給項目安全生產埋下隱患。
2)施工企業安全管理重視程度不足。一方面,施工企業領導對安全管理重視程度不足,缺乏安全生產意識。很多大型煤化工項目分包單位派駐現場的施工經理或執行經理都具有豐富的項目管理經驗,但是在投資、進度和質量、安全產生矛盾的時候,往往就會犧牲質量和安全。雖然在項目現場布置有各類安全警示標語、標志,在各類會議上也不斷強調安全,但是很多時候也是將“安全第一”作為了一種口號,很難真正將安全生產擺到第一的位置。另一方面,分包單位派駐現場的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存在數量不足、人員管理經驗缺乏的問題。很多專職安全管理人員都是從高校剛畢業的學生,由于安全管理經驗的缺乏,加之領導的不重視,在現場面對一線施工人員時,常出現不敢管或是管不住的現象,導致現場安全管理流于形式,不能真正發現和排除施工作業中存在的風險和隱患,進而引起安全事故的發生。再者,由于分包單位對安全管理工作不夠重視,其安全管理體系不夠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規程流于形式,可操作性差,不能很好地指導和支持作業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
3)施工企業安全投入不足。很多煤化工項目采用EPC總承包模式,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部分分包單位不得不采取低價中標的手段獲得項目,而且大部分分包合同都采用總價合同模式。這樣就導致分包單位承擔很大的經濟風險。在項目施工過程中,分包單位為了獲得較高利潤,節省安全文明施工費將成為首選,因此就導致了項目安全投入不足的現象。安全投入的不足,在“人、機、料、法、環”等方面都將產生負面影響,比如人員安全教育培訓及宣傳不到位、機具設備方式設施不足、安全防護器具配備不足、安全管理體系不能及時修正完善等,項目的安全生產也將無法保證。
導致施工企業安全投入不足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領導對安全成本管理的認識不足。決策領導只看到了在安全生產中為了預防事故將投入一定資金,而未意識到避免一次安全事故將為項目和企業帶來的效益。在項目施工中盡可能壓縮安全投入,導致各類安全預防措施不到位,存在連基本的安全教育培訓都不組織,基本勞動防護用品都不配備的現象,甚至出現將勞保用品的費用計入工人工資的現象。如此現象,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也是必然的。
1)強化教育培訓,提升人員安全素養。杜絕“人的不安全行為”在大型煤化工建設項目施工安全管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人的因素可以導致“物的不安全狀態”、“管理缺陷”的出現,進而引起安全事故發生。因此,要做好大型煤化工建設項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必須要強化安全培育培訓,提升項目參建各方全員的安全素養。
一方面要加強項目管理層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從建設單位、總承包單位、分包單位以及勞務分包單位的管理層,都要進行全方位的安全教育和培訓,使其充分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在項目管理中真正將“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實到工作中。另一方面要認真落實三級安全教育制度,對一線工人進行系統的安全培訓教育。尤其對從事危險性較大的工程施工人員,要進行專項培訓。切實提高一線工人的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護能力,牢固樹立“四不傷害”的理念,使工人的思想從“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轉變。
2)創新管理模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要做好大型煤化工建設項目施工安全管理,首先應在項目前期做好安全策劃,分解各級安全職責,充分發揮項目安全領導機構的決策、協調作用[4]。將項目施工重大安全風險、危險源進行辨識,將安全責任具體到各職能部門,嚴格落實“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一崗雙責制度,真正實現“誰主管、誰負責”。其次,應積極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從安全生產目標、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和職責、安全投入、安全管理體系、安全教育培訓、安全生產設備設施、作業安全、隱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險源監控、職業健康等方面進行標準化建設,從軟、硬件方面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再者,積極開展人員激勵活動,通過開展安全先進個人、先進班組、先進項目部的評比活動,可以有效提升各分包單位、班組和個人的安全管理水平,從而提升整個項目的安全管理水平。另外,在項目安全管理中應積極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以信息化為支撐,通過有效利用北斗定位系統、門禁監控系統、VR體驗館、二維碼管理等一系列信息化手段,有效監控作業人員的安全行為,使作業人員模擬感知事故的傷害后果,從而提升其 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最后,項目的安全檢查要以多種形式開展,嚴格閉合每項檢查的整改復查工作。
3)加大安全投入,改善環境安全水平。一方面,可以協調分包單位安全生產專項資金的支持,以提升項目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建設單位和總承包單位應按照合同約定及時足額地保證安全文明措施費的到位,同時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總承包單位應監督分包單位對項目安全文明措施費的使用情況。通過加大安全投入,使各類安全管理活動及安全設施的配備有足夠資金支持,從而改善施工作業環境的安全保障水平,保障項目安全生產。
大型煤化工建設項目的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人、機、料、法、環”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提升管理水平,通過安全教育培訓強化全員安全意識,各級參加單位都應制定科學合理的安全管理體系,相互協作配合,確保建設項目施工安全,最終實現項目建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