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勇
摘 要:高職學校開展的《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意在讓學生能夠了解基礎的電工基礎理論知識并能夠進行實踐操作,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課程也面臨著課程內容設置不合理、理論課程多于實踐課程等問題,這就需要本門課程基于這些問題對此進行教學改革,重點解決課程內容設置與實踐的問題,同時對教學方法也可進行一定的改革與創新,從而達到更高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課程改革;高職教育;電工與電子技術教改
為適應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國家輸送更多技能型人才,我國高等職業院校都按照國家教育目標進行著教學改革。為達到《國家發展綱要2010-2020》中的教育目標,國內各個高職學校都在尋找新的教育方法、調整課程設置與結構,從教學目標、內容、方式以及反饋等多個方面進行了一次課程創新性改革,這對高職院校培養新一代人才有著重大意義。
一、高職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教改意義
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是向社會輸送具有一定職業基礎技能與能力的動手型人才,而學校的技術理論與操作課程就擔負著培養重任,如何讓學生通過學習課程就能掌握這些技術知識,就需要深化高職課程改革。
《電工與電子技術》是一門專門探究電工技術與電子門類課程基礎理論知識及其運用的課程,是電氣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也是非電氣專業也需要學習的基礎工科技術課程,了解與分析這門課程的改革帶來的是對整個高職工科學習質量的提高。就目前而言,由于這門課程對專業性、實踐性與理論性都有一定的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定的難度,畏難情緒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故需要對《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內容、教學方式等進行調整與升級,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點,進一步加強課程質量與教學效果。
二、高職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教育現狀
(一) 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基本特點
作為高職學校的基礎課程之一,《電工與電子技術》具有基礎性、實踐性以及先進性等基本特點。該門課程主要內容是關于電氣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與簡單操作技能,而這些知識要點主要為該專業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就課程的所有理論知識都是為實踐打下堅實基礎,開設這門課程的目的也是讓學生能將知識點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去,無論是教學中還是教學后,能夠將理論與解決問題的實踐結合才是本門課程的最終目標;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需要電氣專業類人才的參與隨著各項關聯技術的飛快發展,電工與電子技術的發展也十分迅速,故本門課程的教學內容也需要隨之不斷改進,這也是本門課程具有先進性特點的原因。
(二)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1.注重理論性,課程內容沒有針對性
工科課程往往將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而《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也不例外,課程總體系統性與邏輯性較強,需要進行多重數學計算與邏輯推理,而高職學生大部分理論學習能力與自覺性略有不足,目前課程內容過于理論和廣泛,將使學生難以理解課程內容,更難深入挖掘,久而久之學生學習興趣也不斷減弱,繼而難以達到最初的教學目標。
2.課程實踐比重少
根據參考各個學校的課程安排,教師側重理論知識教學,如過多課程安排在介紹階段,如板書電路圖并介紹分析電路工作路徑等理論講解。另外,在實際課程安排上,由于師資力量不足、實驗室設備短缺等問題導致學生在開展實驗活動時,不能做到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其中,平均到每個學生的實際操作時間都不長,部分學生在實驗完成后還沒有完全了解儀器的使用。
三、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改革措施
(一)教學內容整改,增加實驗課程
結合當前高職學生的學習現狀,因材施教才是當前教學內容改革的重要方向。考慮到高職學生的接受程度,可適當減少復雜電路的講解與分析,適當刪減理論性過強的教學內容,留下簡單的并且有針對性的基礎概念,理論教學內容少了,就可適當多安排實踐應用,讓理論與實踐一體化,集合教、學、練三者之間的大成,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理論知識的同時也增加了實踐的機會,激發了學生的課程興趣,進而取得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另外,除了增加實驗課程比例外,還應進一步探究實踐課程的實驗內容,增強實驗設計目的與實驗效果之間關聯性,使得實驗資源盡可能的不被浪費。
(二)增加多樣化教學模式
雖然目前很多高校已經脫離了完全“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但還是多采取“灌輸式”教學方法,這方面可借鑒現有一些比較前衛的合作式學習模式、情境教學法等方法。讓學生更多成為課堂的主人,參與到課堂討論與實驗探究中,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感,會收獲更加高質量的教學課堂,如引導學生自己提前預習課本觀察家用電路,在課堂上提供電路的各個環節,如開關、電源、燈泡和各種阻斷器材,讓學生先自我探究一個電路的閉環路線,然后組織學生對各自理解的閉環電路圖進行討論,教師在參與討論的階段中不斷引入像歐姆定律、延時裝置等這些概念,繼而循序漸進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電路的路徑與基礎原理。另外,多媒體也是如今教學的重要技術手段,在課堂中多利用影視媒體資源更利于學生對電氣課程重抽象概念的理解,如采用3D視頻方式展示電路圖的立體圖像、結合電子熒光燈講解諧振現象,讓課堂內容加有血有肉、生動有趣。
結語
對《電工與電子技術》的課程改革是一項長期而堅決的任務,不能一蹴而就,但就現在實踐課程不足、教學內容過于復雜與廣泛以及教學方法落后等問題要進行堅定的改革,這就需要校方和廣大教師一起努力,在教學內容上進行適當的整合、在教學計劃安排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且鼓勵教師在課堂上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通過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高職院校也能為社會輸送更多實用和技術性人才。
參考文獻:
[1]孫寶霞,侯儉秋,陳延莉.高職電工電子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探索[J]. 高教學刊,2016,(03):126+128.
[2]郭其濤.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組織與實施改革研究[J]. 山東工業技術,2014,(18):114.
[3]徐杰.基于課程群理念的中職機電專業電類基礎課程改革研究[D].廣東技術師范大學,2019.
(重慶交通職業學院 ?重慶江津 ?40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