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栩培
摘 要:配電網作為電力系統的末端,是連接及服務人們生產生活的紐帶。如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給電力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機遇與挑戰,供電質量、服務水平要求越來越高,尤其配電網在供電服務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抓好配網建設,從源頭上提升配電網運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供電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更好地做好電力優質服務。本文主要對配網建設標準化管理工作的相關內容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
關鍵詞:配網建設;標準化管理;研究與應用
引言
如今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電力規模也呈現出了增長的趨勢,人們對電網配電的效果和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而大數據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在配電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比如說,因為配電網規模龐大,鏈接和運行數據的復雜程度比較高,極易出現在配電網規劃的過程中的對數據處理不到位的問題,而運用好大數據技術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1]。
1配電網發展現狀
1.1網絡結構落后
目前,配電網網架結構比較薄弱,大多采用環式、輻射型或網格式網絡結構,其中輻射型網絡結構采用單電源供電方式,普遍應用于農村地區。由于該地區電網規劃早、投資少,可靠性較差,農村地區停電情況常有發生。網格式和環式網絡結構都采用多電源供電方式,多用于城市。多源供電方式的質量和可靠性較高,但受制于地理位置、電源點、供電線路等因素影響,且網架結構規劃和建設滯后,合環運行存在一定風險,供電質量依舊無法得到保障。
1.2用電需求現狀
鑒于土地成本和勞動力成本等原因,大量工廠聚集在國道沿線的鄉村間。隨著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生產和農業生產對用電的需求日益增加,而薄弱的網架結構和單輻射型的供電線路導致轉供不足,一旦線路發生故障或檢修,無第一電源供給,供電質量可靠性差,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極大不便,也制約著地區經濟的發展。
1.3未能加強標準化質量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配網標準化建設質量能夠達標的重要保證,在現階段中,大多數電力企業內部都制定了標準化管理制度,但是對于制度涉及到的管理內容并沒有落實到位,整個制度體系相對來說還不夠完善,導致實際配網標準化建設中還存在著非常多的問題,由于制度規范的缺乏,使得制定好的標注化管理制度也無法貫徹落實。這些問題存在于施工過程的各個環節中,不僅會對建設質量帶來一定的影響,嚴重的話,還會對電力工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脅,同時也無法按照規定要求完成標準化配網建設[2]。
2配電網規劃的研究
2.1電力系統在新能源系統中的應用
我國的經濟水平不斷增長,城市化水平也不斷在提高居民對電力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高,要想讓電力行業快速穩定的發展,就要重視新能源項目的建設,認真做好新能源項目的規劃與管理工作,讓新能源項目帶動電力行業穩定發展。而實際的電力系統工作過程中會遇到非常多的問題,比如說電力系統工程的規劃模型復雜,數據非常多,處理數據時容易出現誤差,要想提高對復雜電力系統工程規模規劃的效率,就需要利用電力大數據還對其分析處理,規劃新能源系統的結構,工作人員可以用電力大數據系統采集各項數據,對系統有更好的了解,對新能源的電源節點有更好的定位,有效應用新能源和電力系統的電源節點,面對復雜的數據,工作人員需要用電力大數據進行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夠高效率的完成工作,與此同時,要想更好的優化電力系統,規劃好電力系統的發展,讓大數據的計算方法變得更為精確,就需要準確的檢測電力設備,預測電力設備的故障,讓電力系統的運行變得更加可靠且穩定,同時不能忘記傳統的網絡規劃方法,讓新的網絡規劃方法和傳統的網絡規劃方法相結合,吸取過去網絡規劃方法的精華,對新能源項目規劃系統中的數據進行深度的挖掘,計算出準確的數據,整合電力系統運行過程中的各項數據,利用這些數據來了解新能源系統的運行情況,還能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如果能夠很好的利用電力大數據,就會讓新能源系統的規劃工作變得更加智能化,要想有針對性的提高新能源電力系統的規劃效率,同時提高新能源電力系統規劃的質量,就必須建立起專門的新能源項目規劃的工作平臺[3]。
2.2 設計標準化管理
加強對配網設計階段的標準化管理,是整個配網建設標準化管理的核心環節,設計階段的標準化管理工作要能夠嚴格遵守相應的設計規范,同時在配網施工開始之前,要做好交底工作,要有詳細的交底記錄。配網設計要能夠因地制宜,要結合建設地區的實際用地情況以及地理特征,來進行科學、規劃、合理的設計,在設計工程完成之后,要組織專業的技術團隊,對設計方案的可行性進行審核。為了使設計方案滿足實際施工需求,設計人員在設計的過程中,要能夠與施工方之間保持密切的交流溝通,并對具體的施工條件以及施工過程中的資源配置問題進行充分的考慮。
2.3網架結構建設
網架結構建設是配電網規劃設計的主體。目前,部分主網架構已經完成N+1網架模式并處于省網中,但是地區中壓配網仍然比較混亂,需加快網架結構的改造和建設,優化最終網架的布局和形態,確定中壓線路的聯絡方向和數量,著重解決設備老舊、線路半徑小、設備容量不足、不能環網操作等網架改造中遇到的問題[4]。
2.4線路優化
配電系統的網絡結構是影響其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合理的接線方式能夠減少故障的停電及預安排時間。部分地區采用多供一備的方式進行網絡結構優化,通過建設聯絡線路,預防線路檢修和故障期間重要客戶的停電風險。目前,部分地區的配電網架仍已架空線為主,阻抗小、安全距離大,故障排除易給帶電合環造作帶來很大的不便。
2.5建設合環運行系統合環運行
在部分地區仍處于探索階段,結合地區實際情況建設一套合環運行系統能夠有效幫助調度員做出判斷和下達指令。EMS系統是配網常用的調度系統,能給帶電合環操作提供運行數據。調度員通過EMS系統能夠直觀看到配網的運行情況。EMS系統通過SCADA功能,采集網絡中各個節點的參數,通過潮流算法計算出網絡中各個節點的電壓、電流參數,為合環計算軟件提供運算環境,不僅滿足調度運行人員日常監控和操作的需要,還為調度運行人員提供分析數據,幫助運行人員進行現場判斷。
2.6培訓合環運維人員
部分供電局應設立合環運維崗位和編制,定期對調控人員和運維人員開展合環運行的專業培訓和模擬練習,組織他們到有豐富合環運行經驗的單位進行交流學習[5]。
結束語
配電網合環運行是一種科學、可行的配電運行方式和技術方案,需要相關技術支撐和精準的實時計算數據,為合環操作及運行提供前期校驗功能和輔助決策依據。揭陽是一個發展中的三線城市,滯后的網架線路和傳統的配電運行方式制約了地區經濟發展。本文通過對部分地區中壓配電網合環運行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其發展規劃措施,為促進部分地區的電力發展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1]周健科,吳星昂,王業凡,高建東,沈捷,吳晶瑩.配電網三相不平衡的動態重構方法研究[J].信息技術,2020,44(08):114-120.
[2]張海波,馬伸銅,程鑫,龔賢夫,衛凱.保證重要負荷不間斷供電的配電網儲能規劃方法[J/OL].電網技術:1-10[2020-09-29].https://doi.org/10.13335/j.1000-3673.pst.2020.0851.
[3]徐小琴,王博,趙紅生,杜治,楊東俊,李高俊杰,劉軍,胡釙.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及最優潮流的輸配電網協調規劃方法[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20,48(16):18-27.
[4]張惜.配電網建設與改造規劃實施策略分析[J].花炮科技與市場,2020(03):29.
[5]萬富康,施展,王占山.基于線性整數規劃的主動配電網故障區段定位[J].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學報,2020,40(04):122-129.
(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南通市通州區供電分公司 ?江蘇 ?南通 ?22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