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蓓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進入新時代,日益多元化的思想觀念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沖擊,影響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狀況,高校加強思想政治建設變的尤為重要。目前高思想政治工作仍存在缺乏統一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思政學習形式單一等問題,要重點探索新時代改進和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建設的有效措施,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促進學生德才兼備、全面成長。
關鍵詞: 高校;思政;教育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工作,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一、新時代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性
新時代有許多新變化,40年的改革開放取得了偉大成績。我們目前正處于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人們對民主、法制、環境、教育、醫療、安全、公平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長,法制的壓力增大。進入新時代,思想觀念日益多元化,尤其是網絡媒體的發展,使文化、信息的傳播更加迅速高效,各類價值觀充斥網絡,容易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沖擊,高校學生接受能力強,對不良信息的分辨能力不足,容易受影響,因此高校加強思想政治建設變的尤為重要。
二、新時代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建設的指導思想
新時代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建設必須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理念,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切實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促進學生德才兼備、全面成長。
三、目前工作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校都十分重視師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工作中采用了很多的新方式、新方法,如利用思政課堂、借助多媒體平臺宣傳等,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缺乏統一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思政學習形式單一,工作中缺乏系統的規劃和設計。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積極性不高,理論學習流于形式,效果不好等情況。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足,往往只是依靠被動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員配備不平衡,專業素質有待加強,思政工作人員隊伍不穩定,流動性大。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滲透到具體工作中,才能滿足教育對象的需要,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增強針對性實效性。
四、新時代改進和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建設的措施
1、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創新思政工作方式。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新挑戰、新機遇,必須牢固樹立新思政觀。思想政治體系和規劃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增強實效性。學校在實際工作中應創新思政學習方式,通過黨團活動、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多種方式開展思政工作。教學管理人員要在服務師生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及影響。將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做到既講道理又辦實事,堅持以生為本的主體性原則,加強人文關懷,積極幫助解決學生合理訴求,促進大學生身心和人格健康發展。
創新思政工作方法,根本上要轉變思路,做好工作計劃,要將思政工作從填鴨式教學的工作方式中解脫出來,探索師生易于接受,能夠調動積極性主動性的教育方法。高校思政工作可以同學生的社團活動、志愿服務、社會實踐,教師的教學、調研,黨支部的黨日活動、黨課等內容相結合,將思政工作融入業務工作,形成特色體系。
2、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傳統文化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作用,提出“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在高校開展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能夠引導師生增強價值觀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和重要的時代價值。
3、注重思想價值引領,認真開展好課程思政。
高校應充分利用課堂作為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陣地,注重挖掘課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要重點研究如何將思政內容植入到專業學習和開放性實驗中,及時回應學生理論與現實關切,教育引導學生正確把握國際、國內發展大勢,將個人價值與國家需要相一致,將個人前途命運與國家發展前途相統一,將個人理想與偉大中國夢相結合,真正起到“潤物無聲”的效果。借助課程思政改革,充分發揮專業教師隊伍思想政治教育影響力。堅持知識傳授與價值觀教育同頻共振,學業指導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發展。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過思政課觀摩,研討等方式加強教師開展思政課堂的專業水平,學校各類媒體平臺加強對課程思政相關新聞的宣傳報道,提高師生對思政課堂的關注度。
4、用好新媒體平臺,充分發揮宣傳的重要作用。
密切關注網絡發展的新動向新趨勢,借力新媒體新平臺,充分發揮宣傳的重要作用。用好紅色文化資源、黨性教育基地、科研平臺、學科組等平臺陣地,以擴大高校思政工作的影響力。利用新媒體平臺,采用大膽創新活動方式為青年學生答疑解惑,更好地向他們灌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運用“互聯網+”技術,依托“兩微一端”,構建師生溝通交流的互動平臺,以“微黨課”、“微視頻”等形式,打造高校師生隨時隨地接受學習、教育、管理、服務的“網上陣地”。高校應適應新時代發展,科學規劃,用好新媒體平臺,充分發揮宣傳的重要作用,引導師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在學校形成正能量的輿論氛圍。
5、加強思政隊伍建設,規范開展教育培訓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為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指明方向。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要有規劃,有培訓、有調研和考核激勵機制,應配備專職思政課教師,同時為加強思政隊伍的專業性,要按要求配備一定比例的組織員、輔導員等專職思政工作人員。針對高校思政人員的教育培訓,要從提升培訓內涵、嚴格管理工作、加強隊伍保障、服務師生等入手,堅持質量導向和內涵發展,進一步提高中心建設與管理水平,使高校真正成為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的搖籃。
參考文獻:
[1].范凱玲.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則和陣地建設[J].上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20,(09).
[2].查爾馨.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的思考[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20,(04).
(天津商業大學 天津? 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