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伴隨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其中在建筑企業生命周期管理中,相比傳統化管理技術手段,BIM技術的應用在規避各項管理問題發生的同時,也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打下了堅實基礎,為此本文主要針對裝配式建筑生命周期管理中,BIM技術的具體化應用展開了系統化剖析。
關鍵詞:BIM技術;裝配式建筑;生命周期管理研究
引言:作為裝配式建筑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生命周期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但由于現階段在工程規模化施工過程中,企業管理重心始終集中于“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對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視度較為孱弱,故此為從根本上確保傳統建筑行業在發展期間各項問題的有效處理,將BIM技術實踐于裝配式建筑生命周期管理現已迫在眉睫。
一、裝配式建筑生命周期管理中BIM技術的踐行意義
簡單來講,所謂的“BIM技術”其實是一種借助數字模型進行操作和工作的建筑設計及文檔編制方法,在進行建筑施工過程中,采取BIM技術在一定程度上不僅能從根本上有效地解決建筑項目各階段信息斷層問題,此外還可可對交通組織方案、管線搬遷施工、管廊建設施工進行可視化模擬,最終為企業后期各項作業的順利實施創造了良好條件。相比傳統工程施工管理技術,可視化、協調性、完備性和一致性是BIM技術的顯著優勢,將其踐行于工程各個環節的施工管理中,從某方面而言在確保信息傳遞及時性的同時,也為信息的交互和共享創造了良好條件。近年來伴隨建筑企業的規模化建設,在施工現場進行建筑裝配的裝配式建筑規模和數量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相比其它建筑類型,設計標準化、生產工廠化、施工裝配化、裝修一體化、管理信息化是這種建筑的顯著特點,據調查在進行裝配式建筑生命周期管理中,裝配式建筑體系與BIM技術之間的特征存在較多的一致性,BIM技術從某方面而言不僅能為裝配式建筑施工提供技術支撐,此外在其它方面也具有無可替代的優勢,如——實現全壽命周期管理、加強質量管理效率、通過模擬施工控制質量對施工質量問題加以控制以及對施工質量和進度進行實時控制。
二、裝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中BIM的踐行策略
(一)設計階段
在進行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中,作為重要基礎施工環節,設計階段管理工作的規范性與否,對工程整體施工質量和效率具有重要影響。在以往工程設計時,由于管理技術的傳統化和落后性,設計單位缺乏對工程質量的合理化把控,導致規劃設計方案脫離實際,后期工程施工質量和經濟效益也由此受到了一定影響。就目前來看在將BIM技術應用過程中,為從根本上有效地規避上述問題,施工單位工作人員需做好如下工作,即施工單位需利用BIM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對施工現場進行實地勘察,通過勘測所得數據進行施工方案的制定,以此為后期施工作業的有序開展打下堅實基礎。在進行施工圖紙繪制過程匯總,相比其它建筑,裝配式建筑對配件尺寸的大小具有嚴格要求,在施工過程中倘若采取傳統施工技術進行圖紙繪制,配件尺寸存在問題后悔對工程施工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為此借助BIM技術進行施工圖紙繪制是十分必要的。在進行設計方案檢查過程中,通常來講由于傳統檢查工作的執行者是設計人員,在檢查中難免存在誤差問題,由此對后期施工質量和工程經濟效益造成影響,故此為規避上述問題的出現,利用BIM技術對設計方案進行全面檢查,能在確保圖紙準確度的基礎上,規避資源的浪費。
(二)施工階段
在裝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中,施工階段作為管理的主要內容,為確保預期管理目標的實現,推動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施工單位工作人員需嚴格按照如下施工作業流程進行作業,即:建立綜合信息模型(在施工前都需要將相關參數和信息上傳至BIM模型)——綜合優化圖紙審查——優化施工組織——優化工程施工的工藝方案——對工程量進行系統化統計——輔助優化管線搬遷施工——輔助主體施工。就目前來看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為確保生命周期管理工作成效達到預期的管理目標,施工單位工作人員需借助BIN綜合信息模型將各項數據傳輸給施工人員,并確保施工現場指揮中心能夠按照數據確定建筑所應用的構件,之后施工人員根據相關數據內容對構件進行核對、復查,并杜絕不合格產品進入施工現場,以此最大程度地降低施工風險事件。
(三)運營階段
在當前進行裝配式建筑生命周期管理中,運營階段管理工作對于企業可持續發展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為確保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將BIM技術踐行于運營階段管理,對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從某方面來講,實現自動化物業管理、財務管理和資源管理是工程項目竣工后的主要目的,與傳統管理技術相比BIM技術能夠將構件信息存儲到同一個管理系統中,并且確保管理平臺中包含較多信息量,在降低管理工作難度的同時,也進一步推動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此外在竣工后,BIM系統中能夠存儲建筑實際施工情況、資源成本管理情況以及容量承載信息,在有效控制各類預制構件的基礎上,為施工企業的穩定式長期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BIM技術的有效應用可以使項目的參與方的數據集成,這也有助于傳統的項目向BIM項目轉型,加快BIM技術在項目中的應用,以此達到智慧建筑、智能管理的目的。如下圖1所示:
結語
概而總之,現階段裝配式建筑現階段生命周期管理中雖然存在許多問題,在影響工程整體施工質量和效率的同時,對企業可持續發展而言也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為此在生命周期管理中踐行BIM技術,是現階段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基礎。
參考文獻:
[1]曹江紅,紀凡榮,解本政,武志軍.基于BIM的裝配式建筑質量管理[J].土木工程與管理學報,2018,34(03):108-113.
[2]于龍飛,張家春,張家國.基于BIM的裝配式建筑集成建造系統[J].土木工程與管理學報,2019,32(04):73-78.
[3]常春光,吳飛飛,韓志華.基于BIM和RFID技術的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管理[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7(02):170-174.
[4]黃憲禮.BIM在綠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應用探析[J].智能城市,2018,10(12):111-112.
作者簡介:
甘元彥,1980年3月,男,重慶市,漢,研究生(博士),高級工程師,重慶文理學院教師,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和重慶大學聯合培養博士后,研究方向:裝配式建筑智慧建造。
(重慶文理學院 ?重慶 ?永川 ?40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