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燁
摘 要:航天科研項目運營對我國航天事業發展有著重要作用,然而其管理難度卻較大。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航天科研項目管理工作也遭遇巨大沖擊。而我國北斗三號第二十九顆衛星的研發與順利發射也說明航天科研項目管理的改革仍有無限空間。本文主要立足后疫情時代的到來對航天科研項目管理的創新進行探索,結合疫情期間暴露出的管理是的問題提出來未來管理的創新路徑。
關鍵詞:航天科研項目;項目管理;疫情防控;管理技術;管理手段;航天事業
航天事業是一個高新技術產業,同時也是國家科技水平的重要代表。目前,我國航天事業得到極大發展,已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然而航天科研項目隨著發展其管理難度越來越大,采取項目管理路徑成為其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式。航天科研項目管理相較其他領域更為復雜,管理事項多,管理制約因素多,且管理周期長,涉及人員與部門復雜。為保證其項目的正常進行,必須確保管理的全面性和細節化。這一要求在正常時期各種資源充足的情況下能夠得到保證,但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航天科研項目管理則遭遇了一些困境,這表面我們的項目管理工作仍有待進一步創新與探索。
一、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航天科研項目管理面臨的困境
此次新冠肺炎對各行各業的影響都是極其嚴重的,這其中所帶來的各行業工作人力資源不足、資源配置難以優化等問題造成了眾多工作的停滯與癱瘓。在航天科研項目運作與管理方面,同樣出現了各種問題,使得航天領域項目管理工作一度陷入困境。
首先,新冠肺炎疫情導致航天科研項目管理人力嚴重不足。由于航天科研項目本身規模大、技術含量高,其運行管理需要的人力也是較多的,但隨著航天事業的發展,科研項目逐漸增多,項目管理人員需同期跨多個項目組,這導致管理人員明顯不足。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由于需要進行疫情防控,人們的出行與工作都受到限制,航天科研項目管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如何利用有限的人力發揮更大管理效能,繼續維持航天科研項目的正常研發,就成為后疫情時期航天科研項目管理中需要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其次,新冠肺炎疫情導致航天科研項目管理諸多技術難以運用和發揮。項目管理也是一門具有較強專業性的學科,其實際管理中需要用到各種管理技術,如精細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等。這些管理技術是建立在現有管理需求基礎之上的。但在疫情期間,航天科研項目管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發生變化,所以原有管理的諸多技術不便于發揮,嚴重影響到了實際管理成效,也不利于項目管理工作的開展。而在后疫情時期,航天科研項目管理需要更為關注防疫和人員健康,所以管理需求也發生一定變化,其管理技術則需要進行必要的創新。
再次,新冠肺炎疫情反映出航天科研項目管理手段不足。在項目管理中,管理手段主要指運用的方法,信息化手段就是其中之一。然而航天科研項目管理受保密因素制約,雖然在信息化上已經進行了改造創新,但其自動化與智能化卻仍相對薄弱。此次疫情期間由于人力不足和管理需求的變化,使得其管理手段在管理效能上劣勢顯現。所以為了能夠進一步提升管理能力,后疫情時代航天科研項目管理領域也需要在管理手段上加強研究與創新。
最后,航天科研項目管理疫情防控能力不足。作為以此全球范圍內的突發性、高傳染性病毒,新冠肺炎疫情考驗著全國各領域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能力。眾多領域都暴露出疫情防控上的問題,航天科研項目管理同樣如此,其一直以來的管理工作都缺少專門針對突發情況下的防疫準備和應急處置預案,所以在后疫情時代,航天科研項目管理中的這一方面工作必須得到更高重視。
二、后疫情時期航天科研項目管理的創新路徑
目前,疫情防控工作已經進入常態化階段,這意味著各領域的疫情防控已經成為一項長期工作。因此,航天科研項目領域需要針對疫情防控期間暴露出的問題進行管理創新,找到更為有效的實施管理的路徑。
(一)優化人員配置,強化人員培訓
此次疫情期間暴露出的人力不足問題實際上也反映出航天科研項目管理在管理人員配置上存在的問題。項目管理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協同配合才能實現全方位的管理,因此后疫情時代,航天領域應該進一步結合管理需求在各管理事項的人員配置方面進行優化。首先,要針對具體的管理事項進行重新分析,將管理事項按照任務的繁重程度和技術含量進行劃分,然后根據需求進行人員配置,在工作量大的工作上分配更多人,在技術含量高的工作上安排更專業的人員。其次,航天科研項目還需要在管理人員上進行一定的精簡,提升單個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在這一方面,人員的培訓就顯得尤為關鍵。一方面,要針對管理人員的管理理念進行教育培訓,使其樹立市場經濟環境下的管理理念,強化以項目為中心的管理思想。另一方面,要加強員工管理技術的培訓,使其掌握各種現代企業管理的先進技術手段,以提升其管理能力。
(二)對現有管理技術路線進行優化
航天科研項目管理更為復雜,各管理事項間需要形成有效的協同。在這一方面,立足航天科研項目研究對其管理的制度、流程等技術路線進行整體優化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在后疫情時代,其管理需要提高效能,提升防疫能力,更需要形成新的管理技術路線。在這一方面,航天科研項目需要結合后疫情時代下的管理工作需求變化和以往管理種暴露出的管理上的不足進行管理流程的重新設計,并針對各管理模塊的職責進行明確,制定出更為完善的制度,以確保項目研發、經營得到管理保障,而管理工作則可以按照職責更高效的運轉。
(三)加強現代科技在管理中的進一步創新運用
航天科研項目本身就具有極高的技術含量,所以其管理中的相關技術手段也必須能夠與其研發、運營工作相匹配。在這一方面,項目管理基于現代科技的改造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在疫情期間如果能夠實施無人化的管理,則更能夠達到疫情防控的良好效果。所以后疫情時代航天科研項目領域應充分發揮自身的科技優勢對項目管理的手段進行現代化創新,提高其管理的自動化與智能化,進而為提高管理效能提供技術支撐。
(四)強化疫情防控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各領域的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和防控能力都敲響了警鐘,所以航天科研項目在未來管理中,必須將疫情防控作為一個單獨模塊進行專項管理。一方面要針對常態化疫情防控制定出航天科研項目運行過程中的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和發生疫情時的應急處置方案,以便能夠對項目管理人員的健康進行嚴格管控。另一方面,應針對后疫情時代項目管理過程中疫情防控工作的資源配置、投入等制定科學計劃,確保疫情防控工作得到有力保障。
三、結束語
新冠肺炎疫情看似是一場災難,但同樣也具有預警作用,為我們各領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前進行了預警,避免其他災難發生時帶來更嚴重損失。因此,航天科研項目管理領域應該結合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暴露出的自身問題探索后疫情時代項目管理的創新,從人力資源配置、管理技術路線、手段以及疫情防控工作層面著手完善管理路徑,以切實提升航天科研項目管理效能和應對疫情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范宇,鹿國華,燕志琴,王婷婷.航天項目管理創新的研究與探索[J].中國航天,2019(05):30-33.
[2]李蘇丹.航天企業科研項目管理模式創新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6(21):132.
[3]符志民.航天項目風險管理及其發展戰略[J].項目管理技術,2006(02):17-20.
(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 ?北京 10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