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曦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民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國家和社會開始對黨校事業的發展大力關注。思想教育工作是黨校整體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處在新時期背景下,黨校發展務必要做到與時俱進,要創新教學模式,提升自身吸引力。本文將立足于實際角度,對增強黨校思政教育時代感、吸引力的具體方案予以詳細分析和闡述。
關鍵詞:黨校;思政教育;時代感;吸引力
黨校是培養先進共產黨員干部的基地,在我國黨員培育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的基本情況是,很多學員見多識廣,黨校教師的教學思維和方式都因循守舊,二者之間存在較大矛盾,所以致使黨校思政教育工作難見成效。當務之急便是要賦予黨校思政教育強烈的時代感和巨大的吸引力,這樣才能廣泛的吸引黨員踴躍參與,之后從根本上提升黨校思政教育質量,促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發展與建設。
(一)從嚴治黨的要求
從嚴治黨從始至終都是一項艱巨且復雜的任務,黨員干部一定要保持公正廉潔的政治本色,這就需要對他們進行良好的思政教育,要實現經常性的提醒和警示?,F在不少黨員干部均接受過思政教育,有一小部分黨員在工作中卻心浮氣躁、好大喜功,最終造成沒有信仰,思想道德水平也直線下滑,難以成為一名合格的干部,不能為其他黨員起到模范帶頭作用。黨校是黨的學校,所以黨校肩上的擔子很重,唯有讓全體黨員政治覺悟提升上去,才能更好更優的為民服務。治國理政單憑幾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實現的,依靠的是千千萬萬黨員同胞的努力。作為社會主義黨員干部,要為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建設服務。
(二)思政教育亟待創新
目前國內很多黨校思政教育吸引力缺失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課堂形式遲遲未更新,教學內容枯燥刻板;學員學習積極性不足,學習興趣嚴重缺乏;教學體系有待優化,教學吸引力有些不足。黨校在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發展中發揮著巨大作用,對于提升黨員干部修養上也會起到良好效果,在黨校中接受先進教育的黨員干部,會在黨組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黨校雖在迅猛發展,但在發展中也存在種種問題,這就會讓黨校吸引力有所下降,所以說,提升黨校吸引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賦予教學內容時代感
時代感首先是要具備世界眼光。處在嶄新的21世紀,由于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各國社會生產力發展迅速,民眾生產生活面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每天都會衍生出新思想和新文化以及新觀念。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所以新時期黨校思政教育工作務必要有世界眼光,不能只是局限在自己的國度中思考問題,眼光要長遠、胸襟要開闊,不斷的觀察世界、認知世界,向黨員干部傳遞新思想、新理念。
科學精神也是時代感中的一項核心要素。近現代以來,世界科技迅猛發展,所締造出的價值讓全世界人民都認識到了“實事求是、開拓創新”這一真理。千百年前的封建社會,國人封建思想和小農意識由來已久,這和科學發展觀的理念背道而馳,所以對黨員進行思政教育時,要學會用科學的精神去教化學員、武裝學員,這樣才能提升全體黨員的思想政治覺悟。無論是想問題還是辦事情,我們都應該遵循客觀規律,要用先進的科技成果去武裝自己的頭腦,這樣才能在自身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時代感同樣脫離不開實踐。黨校對黨員進行思政教育時,需要引導廣大黨員樹立起為黨奮斗、為國奮斗、為民服務的目標。黨員集體政治覺悟提升上去才能將理論付諸于實踐,那么黨校的思政工作才能更具生機與活力。黨校所培養的黨員,大都工作在基層,他們直接和人民群眾打交道。所以黨校思政教學內容中務必要有價值性案例,既要接地氣,又要具備說服力。我國農村,脫貧攻堅屬于現在工作的重點,黨校思政教育內容需要服務于脫貧攻堅,這樣才能讓思政教育充滿時代感。
(二)提升教學內容吸引力
吸引力屬于一種心理學術語,主要是指人們對某一類事物充滿強烈的興趣時,這些事物就會引導人們形成沿著一定方向不斷奮進的力量。黨校思政教育工作開展,務必要吸引學員們去努力學習,所以一定要擁有戰略性眼光,同時還有有微觀實例做支撐,繼而才能更好的指導工作實踐。
教學內容不能只是宏觀方面的,那樣會讓學員們感覺假大空,毫無實際意義,而若是只是微觀方面的,學員們也會感到眼界狹窄。所以教學內容方面要努力創新,要利用好各項教學資源,做到宏微觀并舉,古今中外均有涉獵,并要積極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做到層次具體、對象分明的思政教學,如此才能對學員產生學習吸引力。
(三)提升教師能力
黨校思政課傳統教學模式均以講授為主,黨員入校學習普遍都不抱期待,將之視為工作以外的放松方式,誤認為在黨校學習就是一種走形式、走過場,上課時經常出現溜號、玩手機等情況,不愿意聽講。
作為新時期的黨校思政教師,務必要加強自身理論知識學習,深入其他黨政機關去學習,掌握不同單位、不同崗位的工作性質和工作情況,積極參加師資培訓等活動,不斷的開拓自身眼界和視野,提升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水平。黨校要聘入那些素養高、能力強、作風正派的榜樣人物入校講課。思政教學方式不能單一化,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教學對象的不同,針對性的選擇研討教學法、體驗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借助信息化技術和資源等為思政教學助力,如此便可有效提升思政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若想提升黨校思政教育吸引力,就要從課堂模式出發,黨校要立足于社會發展現狀和學員學習需求,轉變思政教學模式,將學員作為教學主體,不能以知識理論灌輸為主,更多的是要引導學員們去自主探索和付諸實踐。黨校思政教師在課堂上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通過一改往日填鴨式教學模式來提升學員們學習思政知識的主觀能動性,這樣會大幅度提升學員們的創新能力,久而久之也會讓學員們更加喜歡思政課。一些基層黨校學員中,很多人都有著豐富的崗位經驗,所以年輕思政教師講課普遍不被認可,最終導致學員學習積極性驟減。黨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師通過對學員們工作經驗、年齡段、理論知識掌握程度的了解,對學員進行分組,之后按照學員們的各自特點進行因材施教,將工作能力優秀的學員和工作能力欠佳的學員分到一組,實現互幫互助,這樣就會讓工作能力欠佳的學員不斷成長,同時也有益于教學體系優化。教學體系自然是黨校維持自身實力的根本,所以黨校思政教育工作開展中,一定要不斷的優化教學體系,如此方可提升教學吸引力,也才能推動黨校和黨員的可持續發展。
世界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市場和科技以及能源之間的較量,都屬于對廣大黨員干部的考驗。面對十分復雜的社會化問題,黨員干部在工作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靠主觀意愿去做決定。所以黨校要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思政教育力度,如此才能使其政治素養和能力得到雙向提升。黨校若想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一定要創新課堂形式,并更新教學內容,再就是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去激發學員們的學習興趣,繼而不斷創新教學體系,提升教學吸引力,真正的讓黨員干部在思政課上有所收獲。
參考文獻
[1]王吉平.新時代背景下基層黨校思政教育質量評價實效性分析[J].?山西青年,2018(19):229-229.
[2]蘇華,周繼紅.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思考[J].視界觀,2020(01):01-01.
[3]梁彥群.思政工作與工匠精神的培養[J].卷宗,2019(07):290-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