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貞龍
摘要:雜技可以說是我國文化的瑰寶,也是我國民間藝術的精髓,期望在表演雜技節目的過程當中,將雜技的魅力完全地展現出來,就需要演員盡全力使用身體的極限進一步塑造優美的形象,將一連串優雅又高難的動作,淋漓盡致地展現在雜技的舞臺之上。可以說這樣的表演是對演員的一個全面的考驗。由此不難看出,雜技是要求演員擁有極為出色的綜合素養的。因此,要在雜技演員的培養過程當中,全面地開展綜合素質的培養,幫助其實現更大的進步。
關鍵詞:雜技藝術;基礎訓練;塑造形象;綜合素質
雜技是我國民間藝術文化當中,最傳統的表演藝術。雜技以其超高難度的技巧表演,征服了我國人民的藝術感官,雜技的起源與我國人民的生產生活存在著緊密的關聯。雜技可以說就是我國人民與自然界斗爭,適應發展的最完美體現。通過長期的生活積累和不斷的努力傳承,目前雜技已經成為我國舞臺上,最具民族特色的表演藝術。
雜技是一項綜合類的藝術,在雜技舞臺之上,雜技演員通過挺拔的英姿、優美的技巧、強大的心理素質,將人身體動作的極限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而且雜技的表演也將人民身體最潛在的力量,通過優雅變換的手段呈現給觀眾,給予廣大觀眾最美的享受。現如今,雜技藝術通過我國人民實踐的積累,以及不斷地創新改革,已經產生了日新月異的良好改變。在對雜技技巧進行不斷創新發展的同時,音樂、舞蹈、雜技形成了有效的融合,并且我國雜技藝術也融入了現代化的社會意識和良好氣息。雜技演員在舞臺上,不再是單一的體型表演,通過音樂、舞蹈的有效融合,以及長期的創新改革,雜技藝術擁有了新的生命。可以說,現階段我國雜技演員在舞臺上,通過多元化的表演將各種優雅又不失高難度,尖端又十分靈巧的表演,呈現給了我國廣大的觀眾。現階段的雜技藝術,已經不單純是形體表演,更是一種藝術的演繹,是體能和技巧的有效融合,更是我國雜技演員綜合素質的完美體現。
雜技是人身體體能的最大程度展示,更是人身體活動性全面的超越。而且也不難看出,雜技其實就是人身體活動的一種奇跡。通過長期的不斷訓練表演,要求雜技演員將腰功能、腿功能、跟斗功能,進行長期堅持不懈的訓練,并且要求雜技演員在日常訓練過程當中不斷培養濃厚的興趣。而且相關的教練和領導,還要不斷地表揚和鼓勵演員,使用最優秀、最科學的方法,積極的引導雜技演員,激發起其學習雜技的熱情和興趣,并相應的做好思想工作,維護學員的成績,幫助其不斷的進步。
雜技演員的綜合素質,就是雜技演員藝術人生的最終體現。雜技演員從一無所知到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演員,是需要其在成長過程當中不斷的磨練,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的。相關的教練、編導、老師,應該著重關注雜技演員綜合素質的有效培養,要全面的洞察雜技演員自身所擁有的學習能力、認知能力,真正的反映出其個體的綜合素質,并針對其綜合性的各個方面,幫助雜技演員實現個性化的成長,讓其從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學習知識。相對于一般演員來說,綜合素養的培養通常是被動的、客觀的。而如果是雜技演員擁有較強的認識能力,并且熱愛表演就可以讓被動的學習方法,便成為主動的學習熱情。如此就可以有效地挖掘出雜技演員自身潛在的魅力,讓其融入到思想和體能表演之中。如此就可以較好的培養出雜技演員的綜合素質,幫助其充分的展現出個人的能力。可以說,這樣的過程是需要廣大的雜技教練,相關藝術老師不斷的鉆研探索,如此才可以讓雜技演員擁有更好的綜合素養。
再說我的雜技節目訓練過程當中,每一個環節都擁有其自身存在的價值和獨特的表演形式,譬如“鋼絲”“抖空竹”“手技”“頭頂”“草帽”這些節目都是需要雜技演員不斷的磨練,不斷的練習,并掌握動作的全部環節,爭取要做到萬無一失。而對動作準確性,穩定性最大影響的因素則是基本功,如此就要求雜技演員在日常訓練當中不斷的穩扎穩打,并開展有效的綜合素質培養。所謂綜合素質的培養,就是演員對技巧的理解、對作品的理解、對角色的理解、理解不同,最終呈現出的舞臺效果也會不同。結合筆者多年雜技表演的練習和教學情況來看,不同條件的雜技演員在開展同樣節目的表演時,都會表現出不同的結果。
由此不難看出,一名優秀的雜技演員必須要高度關注心理素質,綜合素質的有效訓練,在開展高空節目或者是擁有較強平衡線節目的訓練過程當中,要不斷的加強,加大訓練的次數和難度,更加適應場地環境,不斷地克服心中的不良恐懼。在開展多次的彩排訓練過程當中,若是發現了不良問題,要進行及時的改正,這就要求演員在舞臺上擁有極強大的心理功能。如此,才可以將雜技技術更好地表現出來。還有教師和教練在日常的訓練當中,一定要使用最合理的語言、優質的藝術神情針對演員的不同個性,開展有針對性的科學培養。因此,教練和教師要應用最和藹的語言,不斷的鼓勵演員開展各項藝術訓練,以便增強其良好的自信心。而且還要抓住演員的個性特點,做到因材施教。在日常的訓練當中,教師和教練要反復的講解動作的各個環節,爭取將潛在失誤進行全面的改正,幫助演員做到心理障礙的克服。相對于演員存在著失誤和動作不到位的情況,教練不能嚴厲的處罰訓斥,如此是會讓演員產生極為強烈的抵觸情緒。所以相關的教師要將動作要領,完全仔細周到的講解,并循循善誘,幫助演員克服恐懼,爭取做出最完美的表演。
綜上所述,訓練雜技學員和演員需要較長的時間和過程,教練和教師要認真仔細地工作,讓受訓練者進入良好的思想狀態。這不是一日之功,是多年養成和堅持正確教學的結果,及時了解情況,根據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經驗施教,是每一個從事雜技藝術教學的培養者都應該非常重視的課題。編排、創作一個優秀的綜合性雜技、歌舞節目要求編導和教練深入現實生活中,去深入地認識和感受生活的各種形式及其發展規律,把它作為創造藝術形象的根據和基礎,即把現實生活作為藝術的唯一源泉。
參考文獻:
[1]王慧.雜技[M].黃山:黃山書社,2016.
[2]周鴻俊.河南文苑英華(雜技卷1978-1995)[M].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1998.
[3]施昌東.美的探索[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