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靜 梁強 張冠青



〔內容提要〕 當下的大學生具有消費快節奏、社會交往快、追求時尚、前衛等特點,且存在較大差異或超前消費。大學生消費市場是一個規模、潛力巨大的市場,如何規范和合理發展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分析了由于大學生消費亂象而引發的“校園貸”的問題及其成因,并提出相關對策。我們應致力于創建正規保障APP,利用其中記賬、財務投資虛擬操作系統、存錢以及小額無風險個人信用貸款等功能讓大學生遠離“校園貸”,學會管理個人財務以及擁有正確的消費觀。
〔關鍵詞〕 校園貸 “個人財務管家”APP 信用階梯式貸款
一、大學生消費亂象及其成因
利用社會產品滿足人們的需求就是消費。但隨著社會形態的進步,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對當今社會“時尚”前沿觸手可及,以至于他們對物品的需求度和更新度遠遠超過其他社會群體,其消費不再僅僅滿足于自身需求,脫離了消費本身的意義,出現了更多畸形消費。近年來,大學生的消費心理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對于大學生來說,雖然沒有經濟獨立性,但是他們往往有強烈的消費欲望,這使得大學生的消費出現了非理性消費或過度消費。同時,為了迎合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各種貸款平臺應運而生。其中日益凸顯矛盾的“校園貸”事件層出不窮,嚴重擾亂校園環境和市場環境。究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監管力度不夠。因為有關部門對校園消費的監管力度不夠,導致一些非法的校園貸款打著“金融創新”的旗號,在校園內暢通無阻。而且,手續簡單且門檻低,無需提供擔保,貸款用途不受控制,學生只需上傳相關身份信息即可。許多“校園貸款”還人為設下陷阱,用“滯納金”“服務費”等字眼掩蓋其高息的性質,誘使大學生陷入高利貸陷阱。二是大學生的特殊性。在法律上,他們都是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但從家庭和社會的角度看,他們只是“大孩子”,需要家庭和社會的引導。由于沒有獨立的收入來源又缺乏自制力和風險意識,因此放松對大學生群體的貸款限制是極其危險的。另外,一些校園貸款平臺的目的是為了騙取錢財,而選擇消費欲望控制能力較差的大學生群體,導致校園貸款逐漸發展成為一種不可控制的趨勢。
二、“校園貸”問題的成因分析
要解決校園貸款問題,不僅要“堵側門”,更要“開前門”。打擊校園非法貸款被稱為“封殺”。2017年,國家監管部門出臺多項措施,遏制校園貸款亂象。2017年5月,多部門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貸款規范化管理的通知》。同年6月,中國銀監會又下發文件,鼓勵商業銀行積極研究探索校園貸款可持續管理模式,通過發展正規金融,“開門”為大學生提供金融服務,從源頭上消除校園貸款亂象。
(一)實行“穿透式”財務監督,建立各類校舍貸款“防火墻”
新型校園貸款的出現,與當前金融服務產品不斷創新的環境密切相關。校園貸款相關產品通過各種網上貸款平臺進行包裝和隱藏,這使得很多學生難以識別。因此,監管部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權威性和專業性優勢,及時發現各類違規校園貸款,出臺監管措施,運用多種調查手段,開展“穿透式”金融監管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在學生和違規校園貸款之間設置“防火墻”。
(二)國家出臺相關政策遏制“以貸促貸”新品種
雖然一系列的監管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校園貸款的違法行為,保護了學生的合法權益,但是校園貸款并未徹底根除,甚至產生了新的“助學貸款”品種,再次將魔爪伸向了學生。如一些不法機構利用學生“急于還貸”的心理,推出了大規模謊稱能幫學生及時還貸的服務,試圖將學生從“貸款”的圈套拉入“還款”的圈套。對此,國家遏制校園貸款亂象的政策成效顯著。
三、基于“個人財務管家APP”的應對策略及思考
數據顯示,超過半數的年輕人將消費貸款用于日常消費。在貸款渠道方面,除了人們所熟知的貸款方式外,半數以上的年輕人已經開始申請網上貸款。面對如此巨大的消費需求,國家有關部門需要鼓勵更多正規金融機構開發滿足學生不同消費需求的專項服務,通過正規化手段讓校園非正規貸款無機可乘。
我們的出發點是在國家對校園貸款亂象進行全面監管的前提下,與國家正規銀行合作,建立子應用,開通正規渠道,規范大學生消費行為,為大學生提供可靠的貸款方式。因此,推出了“校園e貸款”APP,在校大學生缺少資金可以申請少額融資貸款,主要針對人群為大專以上的在校大學生。“校園e貸款”個人理財管家APP包含了“日記賬”“借貸提醒業務”“e貸款”“投資虛擬操作系統”四大模塊,注冊開通的在校大學生,不僅能夠在平臺上記錄每日消費狀況,還能夠方便快捷地辦理匯款、貸款、投資理財等金融業務。
(一)日記賬:備忘備查經濟業務
若要守住財富或者理財,養成記賬的好習慣很重要。“日記賬”除了提供簡單的收支記錄以及清晰明了的餅狀圖、理財報表以外,還可以上傳照片留住每日精彩瞬間以及提供貼心的欲購單和事件日提醒等服務。通過“日記賬”能夠摸清收入、支出的具體情況,每周會自動生成消費賬單,從中可以查看到自己的消費支出情況,對消費和支出做到心中有數,避免出現錯付、少付現象。“日記賬”有助于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增強對個人財務的敏感度,提高理財水平,享受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同時也記錄了美好生活。
(二)理財小助手:借貸提醒業務
據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就是運用大數據對貧困學生進行“隱形”資助的,主要是通過學生在校刷卡數據的分析,將困難學生數據庫與學生綜合表現進行對比,發現每月在食堂就餐60次以上,每天就餐低于平均值8元的學生將獲得補貼,讓學生在享受助學金的同時保護自己的心靈。而“借貸提醒業務”的出發立意點與此相同。財務助理支持銀行卡、信用卡、支付寶賬單一鍵自動同步,實現自動智能記賬。只需要五分鐘,就能理清一個月的賬單。除此之外,還具有收支統計、負債提醒、資產分析等功能,可以深度追蹤財富變化,并對收支資債全面透視,幫人們省去時間的同時,收集更全面完整的財務數據,留下更加清晰的資產管理記錄。
APP根據日記賬的記錄以及后臺比較借貸收支是否平衡等進行統一管理。每月給用戶發送圖表與報告,及時提醒學生收支不合理之處,既能提高個人信用指數,也能及時調整不必要消費。而且,通過財務日歷,對于周期事務如生活費用建立計劃,設置提醒,避免學生因上半月消費過大而影響下半月的生活品質。另外還有更加人性化的服務:一是將用戶手中“閑錢”存在“e”寶里,就可以每天都產生利潤(“e”寶每天的收益都不同,收益計算公式=(“e”寶確認金額/10000)×當天基金公司公布的每萬份收益)。二是每天指定小計劃存錢進入“虛擬賬戶”,只能進不能出,月末才可以整體提出。
(三)“e”貸款:無償借款、低息貸款
所謂“e”貸款,即是針對大學生專門的個人信用貸款,我們的創新觀念是利用此款APP,在校大學生可以向銀行借貸小額款項,并于兩個工作日內歸還,此類借款無需償還利息。隨著還貸金額的增加,貸款金額將逐步增加。由最低級別的200元提升為最高額度的1000元不等。當大學生對此類額度不滿足時可以采用低息貸款,低息貸款的額度也是隨著信用額度的提升呈梯度提升。試運營前期,平臺在每十個貸款人中隨機取消一人還款利息。
該模塊的特點主要是針對大學生生活費用不足,消費結構不合理以及盲目消費等問題應運而生。無償借款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大學生的部分經濟壓力,如每月月末生活費用不足或者有某些額外需求,都可以利用“個人財務管家”APP得到緩解。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大學生使用高風險、“利滾利”式的小公司貸款。
“e”貸款的主要特點如下:一是第一次的貸款額度只有200元,且于APP內部直接辦理。二是貸款金額在一個工作日便可打入賬戶。三是隨著還款的及時性和授信額度的增加,貸款額度將逐步增加。四是還款期限由用戶自行選擇,每月按不同的還款期限所支付的利息也不同,還款期限可設為1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12個月。五是個人中心頁面設置有話費充值通道以及小游戲,娛樂性十足。
(四)投資虛擬操作系統
大學生可以進入虛擬操作系統,采用虛擬游戲模式,與真實投資場景完全相同,但所有錢財及物品都是虛擬的,可以讓使用者更加真實的體驗投資和了解投資的情況,加強大學生自身理財能力,為日常生活理財奠定堅實基礎。
四、結論及前景展望
隨著校園網貸款監管體系的完善,特別是2019年校園網貸款記錄的到來,未來網絡貸款行業的市場格局將逐步明朗,而網絡貸款投資行業所創造的安全投融資環境將深受公眾的喜愛。由此可見,“個人財務管家”APP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未來發展前景非常可觀。主要體現如下方面:一是技術層面。目前已有很多記賬類APP、理財類APP以及貸款類APP,說明此類APP是可行的,將三方面內容相融合。二是政策角度抵御政策風險。金融監管政策的不斷頒布實施,使很多小型金融公司都面臨問題和挑戰。這時記賬理財工具類的優勢凸顯,不僅規避了風險監管,而且還為用戶提供了更多的可嘗試性。三是金融發展態勢。資產管理現已成為大勢所趨,由于“隨手記”“挖財”等記賬類APP的歷史包袱沉重,牽一發而動全身,沒有新進產品“轉向”來的快速。四是互聯網趨勢。大數據、人工智能都需要有大量的原始數據作為依據,因此記賬可作為用戶積累日常數據的一個有效方式。
(作者單位:大連民族大學)
責任編輯:宋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