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冰 馮蘭

〔內容提要〕 本文簡要闡述了校內生產實訓基地的相關內容及建設必要性,探討基于職業綜合能力培養的物流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有效實踐,以加強物流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為物流專業的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實踐平臺,鍛煉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使其具備良好的職業綜合能力,滿足社會對物流人才的需求,從而推動我國職業教育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 職業綜合能力 物流 校內生產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等職業教育也成為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不容忽視。為了革新高等職業教育體系,轉變傳統的高等職業教育模式,滿足現代教育需求,遵循市場規則培養出更多職業綜合能力強勁的優秀人才,則必須采用全新的教育模式,加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為學生創建全面的實訓基地。在物流行業大力發展的今天,其對物流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為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必須在高等職業教育中基于職業綜合能力培養,建設物流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以鍛煉物流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使其能夠將所學的物流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中,從而培養優秀的實用型物流人才。
一、校內生產實訓基地的相關內容及建設必要性
校內生產實訓基地在內容的定義上還存在一定的爭議性。有學者認為,生產實訓基地是校企合作的產物,不可只有學校參與,一定要引進企業加入,實訓生產活動應當具有真實性。還有學者認為,企業不一定要參與其中,學校按照真實的物流服務企業各項設備和環境、崗位任務等反映于實訓基地中即可,由教師來指導學生完成物流生產。實訓過程,其實也就是一種實際生產過程。雖然這兩者在解釋上有所不同,但卻有共同點,都強調要保證實訓環境的真實性,學生的任務應當與生產經營任務一致。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地體驗物流工作內容和環境,提高學生的實訓效果。有利于加快學生的適應能力,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而且對提升學生的職業綜合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二、基于職業綜合能力培養的物流校內生產實訓基地建設有效實踐
(一)物流校內生產實訓基地建設方案
1.制定建設目標。物流校內生產實訓基地的建設目標,應當符合當地物流人才需求,以當地物流行業發展形勢和現狀來制定合適的建設目標。如所處地區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一種外向型經濟,在建設實訓基地時則可以充分利用供應鏈管理理論,結合現代物流管理理論來培養具有潛力的專業物流人才。可針對國際物流、采購管理等崗位需求來培育相應的人才,以此定位物流校內生產實訓基地。即一個可以實現倉儲配送,實施供應鏈信息化管理,接觸國際物流業務的綜合性實訓基地。
2.制定建設模式。在明確定位實訓基地之后,則可以采用校企合作模式,選擇適合學校發展狀況和環境的合作方案。可選擇距離學校周邊較近的物流企業進行合作,挑選一處空曠的土地建設物流實訓基地,并將其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為模擬經營區域;另一部分為經營區域。模擬經營區域主要是幫助學生進行一線崗位的操作訓練,使其掌握良好的貨物管理能力,保障貨物的完整性,有效規避貨損風險。當學生掌握基礎的操作之后,則可以讓其進入到物流企業中進行實習,設計創業方案。另外,還應當對校內生產實訓基地進行功能定位。一般來說,實訓基地有以下功能:一是作為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存在,主要是負責對學生或是物流企業的相關職員進行嚴格的技能培訓活動。二是作為物流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存在,主要是對物流職業崗位能力進行鑒定并得到公認。三是作為創業中心存在,是指所建基地主要是為創業提供場地,予以一定的資金支持,并且收集有關于物流行業和創業政策及信息,為學生提供創業指導。四是作為產學研合作中心存在,是指此實訓基地的功能在于實現校企之間的有效合作,共同研發新的物流技術,探討有關物流的重要課題。
3.制定運營理念。所開展的實訓項目應當具備職業化,要以職業綜合能力培養為實訓理念,開設的實訓項目要能夠幫助學生充分掌握基本的物流操作,引導其了解基礎的物流運營模式,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可將實訓分為四個項目:一是進行崗前學習,對學生的操作能力進行強化訓練。二是了解物流各崗位的實際工作。三是進行輪崗,并對學生的輪崗工作情況進行考評。四是創業實訓,主要是開放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給予學生一定的創業指導。
(二)物流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具體實施
1.建設技能實訓中心。這屬于非經營區域,這個區域既包括了集裝箱堆場,又涵蓋了技術實訓基地,可將其面積規劃在1000平方米左右。在設計單向功能訓練項目時應當以物流相關崗位的實際操作要求為內容,如要訓練叉車操作,進行入庫檢驗、出庫操作等。每一個技能的訓練都應當給予學生單獨的訓練區域,還原真實的工作場景。在設計綜合功能訓練時,則應當聯合非經營區和物流服務公司引導和訓練學生。一般來說,綜合功能訓練的崗位主要針對于市場營銷、運用管理等崗位。在進行實訓時可由教師來布置任務,布置的任務不可脫離物流實際工作,學生要按照教師的要求執行工作任務。在評定學生成績時,不僅需要教師評價,還需要企業共同評定。當學生的操作技能熟練之后,則可以讓學生進入到物流公司進行實際訓練,然后對學生進行業績考核。
2.建設物流服務公司。其面積可以規劃在2500平方米左右,由學校提供現代化倉庫,企業則投入物流技術裝備,如自動化倉庫、信息化物流技術等。另外,學校還可以提供土地、庫房等配備區域場所,企業則要提供運營所需的各項設備和技術。可讓學生進入到物流服務公司參與實訓,真正地感受實際工作環境,同時學生也要遵循物流服務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
3.建設現代物流信息化服務中心。其面積可以規劃在2000平方米左右,積極與企業合作,在此基礎上建立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平臺,實現一站式服務,為學生提供創業指導。
三、結語
基于職業綜合能力培養的物流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不同于傳統的校內實訓基地,前者更具有特色。可通過此實訓基地的建設,建立完善的職業能力導向實訓體系,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使其不僅具備單一的專業能力,還能綜合性考慮問題和處理問題,促進學生職業素質的提高,而且強化了學生的崗前訓練,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這種實訓基地的建設目標,可為社會培養出符合要求的職業人才,所有的實訓內容都離不開職業崗位的實際工作需求。有效的應用物流校內生產實訓基地,可保障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其具備專業的職業技能,同時也能刺激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全面壯大教師隊伍。科學的校企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渠道。
(作者單位:重慶房地產職業學院)
責任編輯:宋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