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沈英
摘? ?要:時政是時事政治、政策的簡稱,涉及軍事、政治、經濟、科技、體育等多個領域,是初中政治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政治課堂引入時政,能讓學生初步了解社會發展形勢,認識政治理論在生活中的表現形式;能鍛煉學生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的本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啟發學生的愛國情懷。本文就初中政治課堂引入時政的教學策略進行了簡要分析,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初中政治課堂;時政;教學策略
由于學生身邊每天發生的時政新聞都蘊含著豐富的政治知識,所以初中政治教師應將政治教學生活化,充分利用時政資源展開教學,探究有效的時政教學方式,實現政治教學與時政的高度結合,以便激發學生的時政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養成關注生活、關注時政的良好習慣,從而發展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
一、政治課堂引入時政的必要性
(一)改變時政教學不被重視的現狀。
隨著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思政教師系列講話的發表,政治教師要全面認識時政教學的重要性,積極改變不重視時政教學的狀況。教師要注重時政教學的實效性和趣味性,結合教材內容,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熱點,把握時政的切入點,全面開展國情國策教學,提高學生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強化學生的法律意識、公民意識和德育綜合素質,培養其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
(二)豐富政治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
政治教育具有社會性、人文性和綜合性等特征,蘊含著社會學、經濟學、法學等多種知識,體現了我國政治發展方向及國家意志。時政教學是對政治教材的有效補充,它能彌補政治教育在理論實踐方面的不足,鍛煉學生的時政思維,讓學生合理利用政治知識解決社會生活問題。教師可以社會熱點、重大事件為案例,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時政,豐富政治教育內容,提升政治教育的時效性、教育性和政治性。
(三)提高學生分析理解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初中政治教材內容相對籠統,教學模式抽象而僵硬,只簡單要求學生記背知識點,導致很多學生對政治學科缺乏興趣,而時政將教材中的概念化內容具象化、抽象的理論知識形象化,提高了學生理解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關心國家大事的意識,形成了健康的政治思維,因而提升了教育教學效果。
二、政治課堂引入時政的方式方法
(一)“熱點引入”法
課堂教學時,教師圍繞教學目標和教材章節,適當引入熱點新聞,使學生通過分析熱點新聞,深入理解和精準把握所學知識,更好地發揮政治教學的德育功能,提高政治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如初中政治中關于“人民監督權”知識的學習,就可以結合“反腐倡廉”這一話題及其熱點事件進行教學,通過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老虎蒼蠅一起打”反腐口號,分析我國近年積極落實反腐工作,每年查處大量不同官職的政府官員,利用大量時事報道引導學生真正理解人民監督權的知識,即人民如何正確行使監督權,政府為什么要接受民眾的監督,日常生活中正規行使監督權的渠道有哪些。
(二)“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是讓學生在理論知識和生活經驗的指導下,對所給材料進行分析,并通過提出觀點、解決問題、總結策略等方式,鍛煉學生的觀察、分析、總結、反思等思維能力的教學方法。教師要以教材內容為基礎,選擇合適的典型案例,合理應用好案例,加深學生印象,促進學生學習。如在學習“身邊的誘惑”一課時,教師可先給學生講解一些有關網絡的典型案例,要告訴學生,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為我們提供生活、學習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許多不健康因素,因此要正確使用網絡,自覺抵制網絡游戲的不良誘惑。特別是近年來“王者榮耀”“吃雞”等游戲的盛行,讓不少青少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三)“科學指導”法
教師要改變應試教育模式,不能簡單地讓學生去死記硬背時政內容,使教學停留在理論接收階段。教師應兩周開展一節時事評論課,讓學生自由分組,課前確定好近期時政熱點議題,去搜集相關資料,課上要求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最后進行評價總結。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多種時政教學形式,開展新聞播報、時政手抄報、時政論壇、時政演講等活動,科學指導學生搜集、整理、篩選新聞內容的能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時政課堂,鼓勵學生依據自身特長和愛好關注不同類別的新聞,對社會焦點提出自己的見解,開闊學生視野,通過交流、溝通、辯論方式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能力。國內外每天發生的時政要聞有很多,初中生學習壓力也很大,要關注海量的資訊非常困難。教師可做一些分類別、條理化的整理工作,按照國內外、政治、經濟、教育、軍事、科技等信息內容做好科學分類,以方便學生學習掌握重點信息。
(四)“輔助教學”法
當時政內容較為重大、口頭上難以講清時,教師可采用電視、新聞、廣播等多種渠道,使用PPT課件、多媒體播放視頻、展示圖片和文字等方式進行講解,吸引了學生注意力,提高了學生專注度,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對時政知識的學習,方式眾多,如鼓勵學生課余時間瀏覽校園報刊專欄;培養學生利用電腦瀏覽網絡時政新聞的習慣;還可與學校廣播室聯系,定時播放時政要聞;也可在校園舉辦時政知識主題競賽活動、專題講座等活動。
總之,在初中政治課堂上引入時政內容的教學,能使枯燥乏味的課堂變得生動、活躍而有趣,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更加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國家。教師合理滲透時事政治案例,采用多種方式引入時政信息,創建不同的教學情景,有助于學生理解與掌握政治基礎知識,極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政治知識的興趣,培養了學生對社會發展形勢的理解分析能力,有效地提升了政治課堂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宏偉.初中政治課堂中引入時政教學的幾點思考[J].華夏教師,2016(07):37.
[2]徐火森.論如何在初中政治課堂中引入時政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2015(16):106.
[3]高燦燦.淺談初中政治教學中時事政治的有效滲透[J].新課程·中旬,2018,(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