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盼盼 馬秋柔 劉興杰 彭博 趙卓
摘 要:鮮切花行業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冷鏈運送從而保持新鮮度,受疫情影響,進出口鮮切花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大量鮮花滯銷。而干花不需要過繁雜的運輸條件彌補鮮切花行業的缺點,通過對干花行業的現狀進行分析,并研究干花行業的發展策略與干花花店運營發展模式等方面從而思考促進干花行業的銷售能否為花農帶來新希望。
關鍵詞:干花;銷售;天津;互聯網
一、干花行業發展緩慢面臨問題
顧名思義干花是利用各種辦法將鮮花脫水而制成的花,在保持鮮花原有的色澤和形態的同時延長了其保存期。干花行業在經歷了探索期、萌芽期以及成長期之后,在2015-2019年間,經國家發布的“十三五”政策等,依靠提供干花行業解決方案,形成供應鏈整合,差異化策略為主,成本領先為輔,盈利水平提升,開始進入初步發展期。據中國林業局最新數據統計,2018年中國干花產量達到203781支,但是干花銷售量比上年增長為負,可見干花行業目前發展速度仍然較慢。
二、干花行業發展的宏觀環境現狀分析(PEST模型)
1.干花行業政策環境
(1)政策優勢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大國經濟的重要特征,就是必須實現內部可循環,并且提供巨大國內市場和供給能力,支撐并帶動外循環。因而國產消費想必要成為中央接下來的重點支持。
干花行業被列入《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列表,干花企業有機會被認定為新型技術企業,享受稅收減免等優惠。《國家行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指出,要通過推進“互聯網+干花”,發展行業服務新業態,實現干花行業向更高質量、更加公平的方向邁進。國家政策對干花行業支持力度不斷加強,資本追捧促使行業加速發展,行業內快速發展的企業在政策與社會環境的利好下得到充足發展。
(2)政策存在問題
國家對干花行業的規范不健全,沒有詳細的政策法規管理干花行業。導致干花行業的生態環境沒有呈現一個積極向上的發展勢頭,各個企業發展散亂且不規范。
2.干花行業發展的經濟環境
(1)經濟環境帶來的市場優勢
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增長4.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干花行業,越來越多的用戶追求質量更優,價格更實惠的產品。同時干花行業的覆蓋人群規模大,服務及服務用戶占比高,市場規模大,復合增長率高,而日益增加的消費能力也使對干花產品的需求增加。據統計調查,使用人群較多的幾家線上購物平臺(淘寶京東拼多多)上涉及干花領域的零售商共有7500家。目前電商已經進入各平臺,如:抖音,快手,微信等,消費模式也有直播帶貨和社團團購,這種營銷模式也利于干花行業的發展。當前中國干花行業在商業模式方面,一部分逐漸呈現出“趨電商”的特點,并且把互聯網線上銷售作為營銷渠道的補充手段;而提供低價化的產品,智能地解決了對不同的干花產品需求;逐年增加的干花新電商也促進了感化行業的良性競爭,加快了新產品的推出,并使服務持續優化與創新。
(2)經濟環境下存在的問題
干花行業與鮮切花行業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鮮切花行業作為花卉行業的發展龍頭占據了一定的產業發展結構優勢,服務干花的行業即使在不斷擴充但主力仍在鮮切花行業內,干花行業談判優勢較小。
3.干花行業發展的社會環境
長久以來,我國的鮮花消費基本以各種禮品鮮花為主,但隨著居民消費習慣的改變,花卉不再只作為節日禮物。據城市消費問卷發放調查顯示,在北上廣深等城市有近百分之7的人會每周選擇買花給自己以此來寄托情感,并用來裝點家居環境,以此來增加空間的活力和靈動性。90、00年生消費人群逐漸成為消費主體,而新一代消費人群的消費更加偏向享受性,主動消費的意識強。因此對于干花的接受度隨著消費人群的逐漸轉移也在逐年增高,這都是社會環境方面的優勢。
干花行業市場結構地區發展不均衡,華東地區市場占比最多,該區域市場發展力強,競爭也相對比較激烈。各龍頭城市如京津與廣深帶動周邊干花市場發展,而西北,東北,西南地區經濟發展近年來有所欠缺,干花行業需求較少。疫情影響下人們的線上消費購物習慣被加深發掘,更多的人群習慣于方便快捷的線上購物,因此傳統線下購買門店不再具有競爭力,急需從傳統的買賣功能加速轉型成體驗式場景,這些也都是目前存在的劣勢。
4.干花行業技術發展
(1)技術發展帶來的優勢
我國干花行業經歷了近30年來的發展,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產品風格變化不大,較為穩定,擁有一批相對穩定客戶群,客戶接受程度逐年增高。從國家知識產權局上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擁有關于干花的公開專利累計數量已有4000余項。
(2)技術發展下的不足
我國現今干花生產工藝水平及花藝的組合設計水平總體仍較低,體現在現有關干花的研究中,干花制干的主要方法有自然干燥法、加溫干燥法等等,這些方法制作耗時長,效率低,成本高,良品率低。為了干花成品的美觀和商業價值的提高,大多數干花制品會先漂白、染色,制成漂白干花或染色干花,這種漂染對從業人員有一定的傷害性,目前從事干花制作的主力軍為農民工,缺乏專業培訓,導致花藝組合設計處于較低水平,調查發現花藝組合總體來看呈現趨同性,目前市面銷售的花束差異化、個性化不強,缺乏創新意識。此外存在信息不流通,產銷脫節的問題。
三、干花行業的發展對策
1.增加多元化營銷體系
隨著實體書店的消亡,最近出現了一種新型書店如“方所”品牌,集書店、美學生活、咖啡、展覽空間與服飾時尚等混業經營為一體,這樣的書店是一種文化平臺,是一種未來的生活形態。而干花也可以采用這樣的形式,以記憶為主題,做集互聯網、AR、二維碼、DIY、飲品、花藝培訓、室內軟裝為一體的實體店。同時注重品牌化的營銷,目前國內做的較好的花類品牌只有野獸派、Roseonly等,數量較少,市場空間較大。未來干花門店將不能再以銷售產品為核心,而是以提供體驗為核心。
2.提高干花的制作工藝和花藝設計水平
我國干花發展歷史較悠久,有較完善的干花制作工藝,但是還需加強創新能力、探索制作新工藝,加強產品科學研發工藝,研發出與現代技術相結合、與現代大眾審美相符合的新產品。同時,提升花藝設計水平,增強干花工藝品、花束的藝術性,更好地適用于家具軟裝。此外,提高產品包裝技術,在保證產品不受損的情況下,增強外包裝的實用性和美觀性。
3.因地制宜發展地區特色干花種類
我國幅員遼闊,土壤和氣候類型豐富,干花花材種類繁多,如寧夏、貴州有許多的野生藥物草本,內蒙草原的當年生草本花卉,湖南、湖北、河南這些丘陵地帶的野生花草等等。因此,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樣的種類優勢,挖掘各地區的特色干花種類,同時也解決了干花品種少的問題。
4.加大宣傳力度
我們需要通過植入廣告、交流會、博覽會等各種方式對干花的特點種類、作用等進行宣傳,擴大內需;其次,可以積極拓展銷售渠道,采用廣泛靈活的銷售方式,尋找分銷商或代理等,將干花銷售渠道向下拓展到每個消費者身邊,減少顧客采購干花的步驟、時間等,從而逐步擴大干花的市場占有率,同時也能對干花有一個很好的宣傳。
5.政府增強規范管理
政府應該借鑒干花行業發展較為先進的國家如日本,肯尼亞等國家的管理措施,依據我國國情與干花行業發展現狀制定有效細致的管理準則,利用法律法規約束大中小企業干花的生產與銷售,增派管理干花行業的行政人員,讓干花行業處在一個規范又相對自由的發展環境,提升花卉企業的持續發展能力。
6.開放平臺,信息共享
在花卉基地和商戶之間、商戶和顧客之間搭建信息平臺,或利用現有信息平臺,將干花產品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等各個環節的數據上傳,然后對數據進行歸集、整理和分類,然后對外開放。實現養殖地、商戶、顧客之間的信息傳遞流暢,按需種植、按需進貨、按需制干。同時,也可為通過實名認證的用戶提供下載數據的服務,最終實現信息的共享。
注釋:
[1]李芬,吳文霖,祝劍峰.干燥花制作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20,26(12):37-38.
[2]王思涵,郝又佳,姜俊羊,洪麗.淺談大學生創業訓練之干花制作實踐[J].中國新通信,2019,21(11):182.
[3]陳少峰. 干花生產大有可為[J]. 中國花卉盆景, 1989(03):1-1.
[4]熊云.永生花市場發展策略探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8(S1):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