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生
摘? 要:多媒體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個教學領域,同樣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多媒體技術也起著重要的應用,輔助教師實現教學目標,真正提高教學效果,提升學生思維品質。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科學實驗;小學科學
學者張煥松在2016年再一次明確實驗在科學學科中的重要地位,不僅要讓學生在實驗中動手操作,還要讓學生在實驗中拓展提升思維。然而教師在實驗科學教學中總會遇到各種困難,如實驗器材的缺乏,實驗規范步驟難以詳細傳達,學生興趣難以長效聚焦等。筆者今天要探討的就是如何巧用多媒體技術化解小學實驗科學教學中的問題。
一、巧用多媒體技術,化枯為趣
不論教師師的實驗課設計得有多嚴密,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不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教學效果都難以得到保證。實驗也必須上的生動有趣,以趣來激發學生的興,才能真正提升學生思維。在實驗教學中最難理解最枯燥的就是抽象理論的學習。教師無法在教室用有限的實驗教材給學生演示,只用語言解說既枯燥又難以達到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探索侵蝕的實驗》課,老師要在探究實驗前讓學生理解侵蝕的含義,如果老師直接用語言給學生介紹侵蝕的概念,描述土壤被侵蝕后的樣子,當枯燥的理論講解超過三分鐘,學生情緒變得消極,有時課堂甚至無法進行。此時運用多媒體技術就可以化枯燥為形象生動。用圖片向學生展示自然界中土壤被侵蝕的樣子,直接而又明白,還能使學生聯想到日常生活中見到的侵蝕現象,從而深刻地了解侵蝕的含義。當興趣被調動起來,后續的實驗便是順理成章的事。
二、巧用多媒體技術,化誤為正
實驗教學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動手參與,親身體實驗過程,從而理解科學知識。 在進行科學實驗前,教師一定會教學生怎樣正確使用實驗工具,告誡學生錯誤地使用實驗工具有危險。小學生好奇心強,總有個別學生不聽老師的話,隨心所欲地去嘗試,有的是越危險越想嘗試。這個別學生的好奇嘗試會將所有學生至于危險中,這是實驗課老師最擔心害怕的事。此時可以巧用多媒體展示錯誤的使用實驗工具會引發哪些可怕的后果。一方面可以打消那些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正確使用實驗工具,同時其他學生在實驗中更加謹慎。比如《研究水在加熱過程中的變化》實驗中在有酒精燈和熱水的使用,就可以提前觀看多媒體,將錯誤使用酒精燈引發的危險一一展示給學生,將熱水燙傷皮膚的視頻播放給學生看,可以加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只要保證每個學生都嚴格按照實驗步驟實驗,正確使用實驗工具,才能保證實驗課的安全。
三、巧用多媒體技術,化無為有
實驗教學中并不是所有的實驗都可以知道實驗器材,農村小學這種問題更多。多媒體可以幫助農村小學完成一部分的實驗教學課,短時期內解決實驗器材不齊的問題。城市學校,也會出現實驗器材短缺的問題,因為有些知識是無法用簡單的器材展現的。此時,多媒體就可以改變教學方式,突破這些難點,讓教師成功做到“無米之炊”,化無為有。例如《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耳朵模具這個實驗器材大部分學校是沒有的,即使有也不能每位學生一個。學生也無法通過觀察其他同學的耳朵的內部結構,更難以看清耳朵接受聲波的過程。不能親眼所見,就給這課的學習造成了很大的難度。此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耳朵的立體結構圖,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外耳、中耳、內耳、耳蝸。再通過動畫展示是如何通過外耳傳到大腦刺激神經從而讓我們聽到聲音。
四、巧用多媒體技術,化淺為深
“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成功的教學是要讓學生在熟悉的地方發現陌生的地方,從已知狀態感受到未知的疑惑,然后由疑惑到“知其所以然”。不能讓學生浮在知識的表層,而是要潛入到知識的深層中,把知識學深,學透。實驗教學在深度教學中,面臨第一個難點就是,如何讓學生從已知的現象中領悟到背后的本質呢,第二個是知識的深奧性與小學生理解力的有限性的矛盾。此時巧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淺薄的現象升入到理論層面。比如五年級下冊有一課《為什么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學生能夠理解,晝夜交替也是他每天體驗的現象,可是就是怎樣形成的呢?地球公轉是怎么轉的?這與四季形成有什么樣的關系呢?地球公轉與太陽直射點間的關系?此時用語言是很難讓學生理解,用一個地球儀也是很難比劃的。此時巧用多媒體,教師可以播放地球公轉相關的視頻短片,視頻動畫可以生動的呈現地球公轉的軌跡,以及相應的太陽直射點的變化,從而晝夜相交替,四季輪回。教師就可以直觀、生動、簡單、高效完成教學目標。學生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深度理解理論知識。
五、巧用多媒體技術,化少為多
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廣”,地點不局限于課堂,內容不限于課本,教學方式不限于教授,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隨意地調整。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課堂拓展到課外,讓學生知識實現由少到多的量變。多媒體技術就為實現實驗擴展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平臺。教師可以輕易地實現化少為多,提高教學效果。例如,《花的結構》實驗中,教師分給學生一朵桃花,帶領學生一邊拆解桃花的結構,一邊講解花的基本知識,理解每一個結構在花的成長過程中的作用。課堂止于此,只能讓學生理解個的學習,沒有完成類的升華。此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大自然種各類花的結構,展示花從生到落的過程,讓學生感受自然的普遍規律。也可以播放幾種特殊的花的結構,讓學生明白普遍中有特別的哲學道理,從而提升思維品質。
六、總結
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解決實驗課中的一些難題,也可以讓實驗課變得豐富有趣,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周旭壯. 信息技術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J]. 西部素質教育 ,2019(3):109-110.
[2] 劉馨陽 . 多媒體技術對小學科學的影響 [J]. 內蒙古教育 ,2016(8):46.
[3]榮冬梅 . 多媒體技術在科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J]. 小學科學 ,2016(8):46.
本文系福建省龍巖市2018年新羅區“十三五”教育科研重點課題《多媒體技術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龍新教【2019】6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