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雅
摘? ?要:計算在生活生產勞動中運用最為廣泛。在小學,計算更是貫穿于數學教學的全過程。《新課程標準》也提出了關于“使學生能夠正確地進行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計算,對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計算,要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并逐步做到計算方法合理、靈活”的教學要求。 數學計算應該是每個公民必備的技能,培養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那如何來培養和提高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呢?
關鍵詞:興趣;計算能力;習慣
一、培養學生計算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計算教學中,首先要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讓學生樂于學、樂于做,教會學生用口算、筆算和計算工具進行計算,并掌握一定的計算方法,達到算得準、快的目的。
講究訓練形式,激發計算興趣。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寓教于樂,結合每天的教學內容,可以讓學生練習一些口算。在強調計算的同時,講究訓練形式多樣化。如:用游戲、競賽等方式訓練;用卡片、小黑板視算,聽算;限時口算,自編計算題等。多種形式的訓練,不僅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還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二、加強口算訓練,提高計算能力
小學數學中采用的主要計算方式有口算、筆算和估算。口算指的是不用任何工具,而在腦中直接進行計算的能力。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運用最為廣泛,口算在小學階段貫穿于數學教學的全過程,是筆算和估算的基礎。因此,加強口算訓練,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方面。
多種形式的口算訓練,更能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如采用游戲“找朋友”:讓幾名學生上臺,手拿數字卡片,下面學生則拿到的是寫有口算題目的卡片,讓學生根據口算得出答案,然后找到朋友,站到其身邊。這樣用游戲的方式進行口算練習,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有興趣來練。但是這種游戲方式一般耗時較長,練習的題量會受到限制,因而這種方法最好是在新授課后進行鞏固時運用,既可以激發學生興趣,使課堂氣氛活躍,教師又能及時在練習中發現問題,對計算有困難的學生給予指導。
三、重視筆算教學,提高計算能力
筆算教學是計算教學的重點,小學階段大部分數學題都要求學生通過筆算完成,而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們特別容易出錯的,在計算時也特別容易粗心。其關鍵在于沒有弄清楚算理。如果學生在計算時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樣學生的筆算過程就只會是機械的操作,又怎能提高計算能力呢?因此教師在教學時關鍵要讓學生弄清算理。
教師可以通過引入形象直觀的具體操作,幫助學生理解算理。如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教學中有這樣一個例子:52÷2。在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拿出52根小棒(5捆加2根),然后利用小棒分一分。學生先把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2捆,多下來1捆和另外2根剛好12根,再平均分成兩份,每份6根。用小棒分過以后再讓學生來筆算,學生自然而然就清楚這題的筆算過程為何這樣算了。如此讓學生在操作觀察中充分感知,體驗由直觀理解到抽象算理的過程,可使學生達到對算理的深層理解和對算法的切實掌握。
教師還可以運用遷移,幫助學生理解算理。如在教學8加幾的進位加法時,可以先讓學生回顧9加幾的進位加法是用湊十法來進行計算的,然后再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交流討論,使學生領悟到8加幾的進位加法也可以用湊十法來計算。算理清楚了,將對學生正確進行計算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增強學生計算的信心,提高計算能力。
四、加強估算意識,提高計算能力
估算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某些計算和測量的結果無法得到或沒有必要進行精確的計算和判斷時所采取的計算方法。而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進行估算的次數,遠比精確計算的次數多。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與估算有關的內容也很多,如估計商的近似值、試商、估計積是幾位數等。還有在筆算時結合估算,也可以大大提高計算的正確性。如在計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時,像272÷30,如果先估計商是幾位數,就可以發現如果商是90,那肯定錯誤。但學生往往沒有這樣的估算意識,所以應加強學生這方面的意識。
估算意識是指當主體面臨有待解決的問題時,能主動嘗試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數學的思想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懂得什么情況宜于估計而不必作準確的計算,并以正確的算理為基礎,通過快速合理地觀察和思考,從眾多信息中間尋求一批有用的或關鍵的數學信息,從而得到盡可能接近理想狀態的結果。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和強化估算意識,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思路,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多種方法處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我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我在教學過程有意識地滲透估算思想,讓學生用估算法對數學規律進行猜想,用估算法檢驗解題思路,用估算法檢驗解題結果等,將估算思想貫穿教學始終,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強化估算的意識。另一方面,讓學生盡可能地運用估算解決一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根據生活中的實際情況進行估算。如:我們班有38人參加了保險,每個人的保險金額是50元,全班一共要交多少元錢?年級里每個班的學生人數:一班41人,二班40人,三班39人,四班39人,我們年級里大約有多少學生?通過這樣的估算訓練,學生們在心理體驗中感受了這一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從而主動探索了估算方法,增強了估算意識。
五、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良好的計算習慣,直接影響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做到認真聽課,認真思索,認真獨立的完成作業,并做到先復習后練習,練習中刻苦鉆研,細心推敲,不輕易問別人或急于求證得數。還要養成自覺檢查、驗算和有錯必改的習慣。
教師還要加強書寫格式的指導,規范的書寫格式可以表達學生的運算思路和計算方法、步驟,防止錯寫漏寫數字和運算符號。教師還要以身作則,作學生的表率。如:解題教學,審題在前,分析在后。思路清晰,層次分明;板書簡明,重點突出。
培養學生良好計算習慣時,教師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統一辦法與要求,堅持不懈,一抓到底。
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見到成效。這里提出我的幾點方法,望同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