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華萍
摘? 要:固有的語文教學模式多數是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學生被動的接受語文知識。而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教育事業的發展需求和標準,因此教師應該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想法,采用相應的手段和資源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文化素養,根據當前的素質教育情況分析,還是存在諸多問題。本文以素質教育為基礎對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和解析。
關鍵詞:小學;素質;誤區;語文
伴隨著我國語文教育事業的發展,國家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因此教師應該在講解語文知識的同時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教育和精神文化,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并且應該積極要求家長的配合,通過家庭、學校、學生自身三個主體要素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的構建和完善素質教育體系。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約束和規范自己的行為舉止,從而促進素質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順利發展。
一、小學語文素質學存在的誤區
(一)素質教育意識薄弱
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多數以講解理論知識為主,將語文學習成績作為考核和評判學生語文能力的高低的唯一標準,因此在無形中增加了他們的學習壓力,并沒有注重素質能力的培養,而學生往往習慣于教師的講解方式被動的接受相關語文知識,在強大的學習和生活壓力下,他們沒有意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和關鍵性。
(二)教學方法落后
多數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往往采用板書的形式讓學生對于相關知識點進行記憶,長此以往學生會喪失對于語文知識的興趣和熱情。另外,由于部分教師的自身修養的素質偏低,只是注重學生基礎學科的學習內容,從而忽略他們的全面發展,就會影響素質教育在小學語文中的相關教學。
(三)忽視學生個性化發展
在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對于自己的定位尚不明確,從而忽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限制他們的思想和思維能力。甚至有些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對于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和困惑總是象征性的敷衍回答或忽略他們的問題。這樣不僅嚴重阻礙的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讓學生局限于課堂教學。長此以往,他們會逐漸喪失學習語文教學的興趣,因此素質教學也很難順利開展。
(四)師生缺乏溝通
在固有的語文課堂中,教師只是機械化的與同學們進行溝通和交流。受到傳統封建思想的影響,教師認為學生知識信息的接收者,需要服從他們的指令和要求,而學生早已習慣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只是一味的順從老師的想法和講解。因此,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教師并不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況的進度,他們的想法和見解沒有發揮的空間,因此就會導致他們的學習能力下滑,隨之素質教育的質量也在不斷下降。
二、提升小學語文素質學質量的辦法以策略
(一)提升素質意識
教師在講解課程的過程中通過對文章的解析可以讓學生更加清晰的理解教材內容,通過教材內容反映的精神文化和人生觀價值觀,讓他們得到情感的陶冶和升華。進而讓他們深入研究語文知識背后蘊含的感情世界和精神世界,通過學習和理解讓學生真正的意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在不斷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素質和文化修養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創新教學方式
伴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教師應該緊跟語文教育改革的腳步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思想。充分利用多媒體等電子教學設備來提升課堂的效率和質量,進而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來為學生播放相應的片段和圖片,這樣不僅成功的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還可以激發他們對于學習語文知識的欲望和熱情,在語文課堂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想象能力、探究能力等等多個方面的綜合能力,以此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
(三)重視學生個性化發展,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處在現階段的小學生對于素質教育的學習抱有好奇的心理和求知的欲望,因此教師應該充分發揮他們的這種特性來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成長觀。這樣才能切實保證素質教育工作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推進。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我創設情境和相應的氛圍,舉辦相應素質教育游戲或活動,讓他們每個人都參與到課堂中來,讓同學們在玩樂中收獲知識,在學習中快樂成長,提升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體驗感,尊重每位學生的想法和需求,讓他們不再局限于課堂教學和教師的控制。另外,通過培養學生的素質教育,教師可以將生活實際與素質教育相結合,讓他們從身邊細微的小事中發現素質教育的存在,并且可以時刻的規范和約束自己的行為,為其他同學樹立榜樣。
(四)加強師生溝通
教師需要打破固有的提問模式和教學模式,讓學生對于語文課堂有著全新的體驗和感受。并且需要提升自身的文化質素和職業道德,這樣才能與學生建立和諧友善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快速成長。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走進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去,這樣才能更好的去了解他們的個人需求和心理變化,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從而增強他們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另外,教師還應該積極開展素質實踐教育活動讓同學們走出語文課堂,去感知社會帶給他們的不一樣的感受和體驗,從而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提升自身的社會價值和作用,逐步適應社會的發展標準和需求。
三、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是實現素質教育的必備手段,因此教師應該抓住并且把握這個時機,讓學生通過語文課堂來體會素質教育的真正意義和價值,從而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和綜合能力,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完善和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彭東雄.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研究[J].教育革新,2019,02:39.
[2]劉曉慧.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培育路徑探尋[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12:14-16.
[3]黃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的策略探討[J].教育觀察,2019,830: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