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代的發展背景下對于學生的發展要求有所提高,學生的全面均衡發展和個人修養的培養逐漸得到社會的關注和重視。音樂欣賞課有利于培養學生情操,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關于美的感受能力。它以學生為教學影響對象,是一門通過教授學生音樂樂理知識而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課程,在高職院校的課程中是一門必不可少的課程。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逐漸得到重視。音樂欣賞課程的實施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關注。但是實際生活中雖然音樂欣賞課程已經開設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卻存在很多問題。本文將從實際情況出發,對于音樂欣賞課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如何改正等方面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職院校;音樂欣賞;教學策略
引言:在新教育理念逐漸普及的今天,音樂課程的重要性也逐漸被人們所看到。但是部分高職院校對于音樂欣賞課的態度依然不夠重視,部分學校的設施不到位,并沒有為音樂欣賞課提供專門的教室從而降低了音樂欣賞課的授課效率,除此以外,教師學校等方面也存在問題,諸多問題的積累對于音樂欣賞課程的積極實施和課堂效率的提高都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一、音樂欣賞課程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專業水平和基礎的不同
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自各個地區,每個學生的音樂水平和相關能力都是不同的。并且當前的大背景便是對于文化的過度重視,在進入高職院校之前每個學生都是投入知識學習中,有些學生對于音樂課程秉著不重視的態度從而忽視音樂而專心致志地投入到文化課程之中,這也就導致了部分學生在之前完全沒有接受過相關音樂知識的學習和實踐,音樂基礎知識薄弱,在學習音樂欣賞課的專業知識時可能會感到比較吃力。部分學生在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的基礎上可能會抽出時間進行音樂的練習和提高,從而積累了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除此以外,地區的限制對于學生音樂素養的積累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如較為落后的地區對于學生的音樂素養方面的教育與其他先進地區相比而言便相對欠缺。因此,學生音樂基礎知識的差距對于音樂欣賞課程的實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教師應針對這一現狀而實行相應的教學政策。音樂素養的積累和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學習一節課便立刻見效的,而是需要長時間的培養和積累。學生之間的差距和專業水平的不同對于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2.教師專業水平素養的差距和學校的不重視
很多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著重點在于促進學生的專業水平的進步提高和相關技能的提高,對于音樂課程的態度是不重視的,音樂欣賞課程隨意開設甚至是不開設。而且音樂課程的積極開展與老師與設備都有聯系,由于音樂是藝術類的特殊課程,而需要專門的音樂設備和具有專門職責素養的教師,只有少部分的學校設有專門的音樂專門教室以供學生進行音樂欣賞課的學習,在部分對于音樂課程不重視的學校中,音樂設備簡陋,音樂欣賞課的教師的專業水平不高或者在教學過程中,按照教材照本宣科,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將整節音樂欣賞課上上成了傳統理論知識傳授課,不利于學生的興趣的提高,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并且不利于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和視野的開闊。教師的專業水平教學方式以及學校方面對于音樂欣賞課成開設的態度對于音樂欣賞課的實施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3教材內容與教師自身教學知識的常態
教材是課程知識的載體,同時在完整的課堂授課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音樂欣賞課的主要知識點在于教材之上,因此教材內容對于課堂效果的發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為學生傳授知識教道理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因此教材與教師自身的音樂欣賞教育的實施效果是起到關鍵作用的。但是不同學年的學生使用的教材內容并沒有隨著時間的變化而及時更新,教師的授課內容也大多是傳統常態沒有變化的。教材的內容應該隨著時代的發展時間的變化而及時進行更新,為學生補充適當的音樂知識,擴充他們的音樂知識儲備量,開闊視野與思維,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了解到背后故事從而加深學習印象,提高藝術修養。教師應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的素養。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講解。
二、高職音樂欣賞課教學策略
1.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自信與興趣
教師應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而與時俱進,及時更新樹立新型的學生觀。學生積極主動性的提高有利于課堂價值得最大化,從而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與積累。激發學生的自信心與對于音樂的興趣有利于激發出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這也是提高音樂欣賞課堂的關鍵。首先應從學校方面開始做起,加強對于音樂欣賞課的關注,積極舉辦相關的校園藝術活動,如校園十佳歌手大賽,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賽,從而加強其對于音樂的興趣,進而提高對于音樂欣賞課的關注和注意力。通過學生參與比賽的積極主動性,發揮出主體地位。教師還可帶領學生進行直播觀看,將課程與現實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從而鼓勵學生發表看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觀念。通過學生間的交流與討論,激發出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學校對于音樂課堂的重視有利于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環境與氛圍。其次,每個學生的音樂基礎不同,本身的素養積累不同,可能有的學生在學習音樂的時候出現信心不足的情況,擔心自己的音準不好、是否具有學習音樂的天賦等等問題。而對此現象層層遞進深入挖掘,便會發現原因便是學生對于自己的認知不全面,對于自身能力產生懷疑,也就是信心不足。可能是因為學生自身的積累不足以及音樂學習時間較短,這便需要教師主動關心學生,增強學生的信心進而激發出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主動性。
2.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水平和專業能力,因材施教
教師在課堂中起著指路明燈的重要作用,在課堂中為學生傳授知識,促進學生專業知識的積累和提高。教師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學習音樂欣賞課的相關知識并且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音樂的學習不應只是理論知識的灌輸,也不應由于僅是局限于書本知識,教師應積極結合現實,多層次多方面地為學生講授知識,通過普及相關故事,讓學生在原有的課本知識基礎之上更進一步了解故事背后的意義。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每個學生的音樂基礎底子也是不同的。教師應在上課之前對班上的每個學生的音樂基礎做些具體的了解,從而掌握學生實際情況,根據現實情況,制定教學目標。如果教師一概而論進行教學,那么可能會對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主動性造成打擊,某些學生接受過專門的音樂知識的學習而某些學生底子則較為薄弱,教師應根據整體情況而言,進行教學目標的規劃,并且主動關心學生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為他們推薦相關書籍或者網絡課程,提高他們的知識積累,提高音樂素養。教師還可設計一幫一小組,進行學分獎勵,提高學生積極性,從而實現整體音樂整體課堂效率的提高。
3.更新教育教學模式,完善考核方式
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對于現代學生來講已是司空見慣的教學方式,沒有絲毫新奇可言。現代學生是新時代蓬勃發展的新生力量,網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為學生知識面的擴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條件。高職院校的學生的內心深處有著對于世界新鮮事物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所以對于音樂欣賞課這門相對其他學科來說天生便對其有濃厚的興趣,這同時也是進行音樂欣賞課課堂的有利條件。教師應抓住現代學生的普遍心里,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如多媒體,為他們播放相關音樂視頻,如音樂欣賞課中的音樂大師的生平故事,通過多媒體關于音樂背后大師的生平了解人物性格以及作品創作的背后意義、時代背景、作品中所賦予的思想感情。教師可先進行討論課,先播放相關音樂,讓學生先進行傾聽,仔細欣賞音樂,然后再播放完音樂以后結合相關人物的有關故事讓學生對于背后的意義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從而達到鑒賞音樂的目的。還可進行小組討論,每個小組交流探討自己的觀點,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言語表達能力,在通過與其他同學的討論中也有利于吸收知識。
也可根據現實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開設選修課和必修課,部分學生音樂基礎較弱,可通過參與選修課的聽講提高自身的知識積累,為自己的音樂素養的提高和對于音樂的鑒賞能力創造條件,部分學生可自愿參與提高自身的知識修養,從而達到教學目的的達成和教學效率的提高。
可定期進行微考核,微考核顧名思義就是定期舉辦的小考核,教師可在課堂上定期舉行微考核,利用課上時間如十分鐘二十分鐘,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微考核。考核的成績可記入期末總考試,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同時教師通過作業的完成情況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一個具體的了解和把握,從而結合教學內容與教學實際制定現實的教學目標。
結束語
高職院校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并結合實際情況,重視音樂欣賞課,從而增強學生音樂知識積累,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包國軍.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長江叢刊,2020(35):18-19.
[2]陳卉.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教學之我見[J].才智,2020(16):28.
[3]張玉潔,代春洋,李菲.增強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職業,2020(15):69-70.
[4]周麗萍.略論高職音樂欣賞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J].參花(下),2019(05):144.
[5]賈媛媛.略論高職音樂欣賞課教學存在問題分析及對策[J].北方音樂,2018,38(10):121+123.
作者簡介:賀梅春,女,1972年,湖南湘鄉,碩士研究生,講師,音樂或美育,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