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松
摘 ? 要:動畫《秦時明月》以其融合諸多傳統文化元素的特色制作,得到大量青少年的喜愛和追捧,為傳統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傳播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本文通過對《秦時明月》中運用的服飾、音樂、建筑、俠義精神等元素的分析,探討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新穎動畫制作相融合的優勢所在,為傳統文化的傳承開辟新的方向和道路,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傳承和發揚。
關鍵詞:動畫;秦時明月;傳統文化元素
動畫產業在當下社會的發展越來越成熟,包涵各種元素的動畫層出不窮,西方魔法、未來科技、網游幻想等等一系列的元素都在動畫產業中得到了較好的詮釋,而中國文化,也是動漫界津津樂道并經常被使用到的一種元素,從日本編制的《中華小當家》,再到美國動畫《功夫熊貓》,這些很明顯的中國元素被國外用的頭頭是道,我們也該認真地思考如何自己去使用我們的文化寶藏。在五千年文化的熏陶下,我們擁有著無比豐富的題材和故事來制作出優秀的動畫。讓人欣慰的是,《秦時明月》這部中國首部3D武俠動畫應運而生,獨特的3D效果,優質的中國風畫卷,一度吸引了一大批熱愛動漫和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觀眾。
一、《秦時明月》中的傳統服飾元素
《秦時明月》中的服飾都是極具特色的,其中所有服飾都是來源于傳統服飾,并將之進行了藝術改造,使其更加符合現代審美,便于大眾接受。故事背景發生在荊軻刺秦之后,故而服飾按照當時的特點——寬衣廣袖、腰間系帶等,有的人物角色還有特色的頭巾。而服飾上的花紋樣式更是用到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青銅器紋飾,這在《秦時明月》角色的衣服上異常普遍,但是這些紋飾又各具特色,不會因為過多重復產生審美疲勞。也正是這些紋飾的運用更好地襯托了人物氣質形象,如劍圣蓋聶,衣服以白色調為主,沒有過多的華麗裝飾,只在其領口、袖口、裙擺位置有一圈明顯的青銅器紋飾。簡單的衣服造型更符合其“劍圣”的俠客形象。這些角色服飾上的青銅器紋飾都來源于秦以及秦之前的紋路造型,其中以動物紋和幾何紋為主,經過變形改進使其更好的融入到人物服飾中。在人物服飾上增添這些紋飾除了能凸顯人物形象氣質,表達人物個性,符合故事背景的時代氣息以外,更能增進觀眾對青銅器紋飾這一中國傳統元素的認識和了解。
當然,《秦時明月》在服飾上不僅吸收了當時的時代特點,也融合了很多符合現代審美的元素,比如女性服裝,很多都會進行一些合理的現代化改進,并且與人物的性格特征相結合,看起來更加舒適,令人記憶深刻。例如雪女的服飾主色為藍,典型的古典裝束,寬袖口、斜交領、腰間系寬帶,配以紅繩吊墜,與其名字以及性格特征相互呼應,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如另一女性角色赤練,身著紅色開叉長裙,如同一款艷麗的紅色旗袍,配上纏有紅絲帶的長筒靴,非常符合其妖嬈嫵媚的設定。這些角色的服飾設計不僅具有時代特征,而且更符合現代青少年的審美,對于動畫的推廣傳播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1]
二、《秦時明月》中的傳統音樂元素
一部成功的動畫作品當然離不開優質的背景音樂,而傳統音樂元素的應用無疑為《秦時明月》加分不少。如果說劇本是動畫的靈魂,畫面是動畫的皮囊的話,那么優秀的背景音樂對動畫作品來說,起到的就是動畫的眼睛的作用,例如優秀的動漫作品——《罪惡王冠》,其背景音樂每一首都讓人迷醉不已,并且恰到好處地配合劇情的開展,特別是拔劍神曲,每次都讓人熱血沸騰。在《秦時明月》中,背景音樂的演奏大量使用到古箏、竹笛、蕭等傳統樂器。該片主題曲《月光》2010年12月獲得廣電總局2009年度國產動畫原創動畫作品及創作人才扶持最佳動畫歌曲獎提名獎。[2]除了主題曲《月光》之外,還有大批的優秀背景音樂,如《飛雪玉花》、《幻音寶盒》、《誰主沉浮》、《一舞傾城》等等,這些背景音樂都是用中國傳統的古箏、蕭、竹笛等,再配合打擊管弦樂器演奏,聲音綿長幽遠,清新動聽,韻味十足,很容易讓人陶醉其中。
除此之外,背景音樂中也有其它的音樂樂器,這些樂器在劇中也有所展示。如《幻音寶盒》當中就運用到了“音樂盒”,在劇中也有實物的存在——陰陽家的絕世珍寶“幻音寶盒”。在寶盒出現,背景音樂響起的時候,清脆動聽,悠揚入耳,讓人魂牽夢縈,有種墜入時光的錯覺。正是這些傳統音樂元素的運用,加上其它樂器的配合演奏,為《秦時明月》打造了一首首動人心弦又極具中國風特色的背景音樂。隨著動畫的熱播,這些音樂也流傳開來,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與傾聽,而作為演奏它們的樂器,也引起眾多年輕人的關注與興趣,在動畫的推動下,這些優秀的中國傳統樂器也得到更好的繼承和發展。
三、《秦時明月》中的傳統建筑元素
動畫場景的渲染對一部動畫來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宮崎駿之所以成為世界聞名的動畫大師,就是因為其動畫具有獨特的動畫場景,其筆下的動畫場景不僅具有美觀的特點,還具有深厚的文化韻味,讓人回味無窮,在宮崎駿的作品中,隨處可見日本的文化。而《秦時明月》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其動畫場景的制作,不僅精良而且還蘊含著中國傳統建筑文化。
在《秦時明月》的場景中,房屋建筑中傳統元素的應用尤為突出。動畫場景的房屋當中,特別是屋檐部分,我們能夠清晰的看到其中的“斗拱”結構(如圖三)。“斗拱”作為中國古建筑中的特有形制,非常具有代表性,在美學和結構上都擁有獨特的風格和魅力,無論從藝術角度還是技術角度,都象征著中國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氣質。而其在動畫場景中的運用,不僅讓建筑達到了美觀的效果,還增添了建筑的恢弘氣勢,突出建筑的歷史感和厚重感,使動畫場景更加符合故事的歷史背景。
在動畫中除了建筑上的“斗拱”結構之外,還有很多獨具特色的青銅器具。比如青銅大門、武器以及墨家機關城中的機關齒輪,機關獸等等。這些東西經過后期的設計、加工,與現代文化相互融合,最后形成了符合歷史背景的場景道具,卻又不失現代文化氣息,為觀眾展示了一個又一個的生動豐富的動畫場景,增強了動畫的趣味性,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四、《秦時明月》中的俠義精神
“俠文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現實生活與浪漫理想,世俗觀念與叛逆精神相互交織和沖突的結果,俠文化的本質表現就是“俠義”,而“俠義”實際上是一種抽象的思想,一種超人的意象,一種存在于人們心中的熱情,具有一種神秘感。”[3]
《秦時明月》作為一部武俠題材的動畫,“俠義”精神一直貫穿其中。從蓋聶帶領天明持劍殺出重圍,到高漸離拔劍阻擋衛莊,再到天明拿劍擊敗敵人保護朋友等等,一位位拔劍而出的角色,都有著自己出劍的目的,為人為己,但不管目的為何,他們所表現的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俠義”精神。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特有的一種精神,它所體現的也是一種別樣的處世態度。而俠與劍一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尤其是在動畫當中,每一把名劍都有著各自的主人,而這些主人無論武力高低,都當的起“俠士”之稱。這些名劍也都以武器的方式彰顯著自己主人的性格特征,秦始皇的佩劍天問,至高無上;衛莊手中的鯊齒,鋒芒畢露;墨家巨子的墨梅,兼愛非攻……
《秦時明月》在宣揚“俠”的同時,始終不曾忘記“義”。劇中每個故事情節,每個角色都是為了心中所執,俠、義并行,更多的是在向青少年傳達一種人文關懷,引導青少年正確面對“俠義精神”。
五、結語
隨著近幾年動畫技術的發展提高,《秦時明月》的制作也越發精美。這部基于我國歷史史實改編的動畫故事,當中摻雜柔和了諸多的傳統文化元素,以其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內涵,將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元素展現給青少年觀眾,引起青少年觀眾的關注,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增加他們對傳統文化元素的認識和了解,推動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秦時明月》的成功也是動畫與傳統文化元素相結合的成功,為中國動畫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和方向,對于動畫產業的發展也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在新時代的文化背景下,充分利用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與新時代文化元素相結合,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新的文化價值,增強了傳統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
本文分析了動畫《秦時明月》中的傳統文化元素,主要通過對動畫服飾、背景音樂、動畫場景、以及俠義精神這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從這四個方面所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細節和講究,可以看出《秦時明月》之所以深受廣大年輕人喜愛,制作方的良苦用心、細節處理以及歷史文化底蘊缺一不可。《秦時明月》的成功,也正象征著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當今時代背景相結合的合理性,這是新時代背景下的傳統文化元素。而動畫作為一種優秀的、深受年輕人喜愛的傳媒方式,相信在對傳統文化的宣傳和弘揚中,會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秦時明月》先行的優秀引導下,一定會有越來越多具有中國特色文化底蘊、含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優秀動畫出現,使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文明沖擊的大浪潮中,更具時代性的特點,從而傳播開來。
參考文獻:
[1] 劉連.淺析傳統文化因素對我國動漫藝術發展的影響——以《秦時明月》為例[J].凱里學院學報,2015(2):121-123.
[2] 龔玲.動漫產業中的傳統文化傳播——以《秦時明月》動畫系列為例[J].新聞世界,2014(12):116-117.
[3] 焦素娥,范玉雪.國產原創動畫《秦時明月》的俠文化主題及其表現[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33(05):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