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喜
摘 ?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創新人才要利用數學知識,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而培養創新能力又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辦到的,它沒有速成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長期而艱巨的過程。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小學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為己任,這也正符合了新課程標準中對老師的要求。本文就以小學生創新意識為出發點,探討了培養小學生創新意識的意義以及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新意識 ;對策
一、培養小學生數學創新意識的重要意義
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都會有高低差異,這種差異將逐漸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體現出來。教師應注意教學過程的各個方面,為了清楚地了解各個學生的學習能力,需要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各自最擅長的技能,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對于對知識遲鈍和思維薄弱的學生,他們必須接觸基本的數學知識,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數學基礎知識和扎實的基本技能上面。對于對知識反應更快,思維更靈敏的學生,教師應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廣泛的知識教學和補充,使學生有機會充分展示自己的數學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這種方法只能達到姑息治療的目的。而只有具備數學創新思維能力才能縮小學生之間的這種差異,幫助基礎不好的學生充分掌握教材內容,熟練運用各種數學方法解決問題。另一方面,數學創新思維的培養也有利于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工作,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還能增強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以后的學習、生活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的能力。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意識能力培養的策略
1 、創設良好學習氛圍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寬松、和諧、自主的環境中學習,才能思路開闊、思維敏捷,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從而迸發出創新的火花。為了培養創新意識,就必須確立一種以學習和學生為教學中心的觀念,創設一種尊重學生的氛圍和環境,變“師生關系”為“朋友關系”,把“講臺”搬到學生中間去,變老師“教”為學生“問”。鼓勵學生大膽發表意見,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中去,敢于創新。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熱情洋溢,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處于一種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保護每一個學生的創新精神,誘導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不同見解。挖掘教材中的潛在樂趣,變苦學為樂學。讓所有學生都獲得成功的體驗。
2、把數字和圖形結合起來
數學這門學科的特征決定了數學與圖形之間不可分割的聯系。數學中的大多數問題都可以通過圖形轉換獲得另一種解決方案。圖形解決方案更加具體,因此,相比于純文本教學,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數學創新意識的重要性也可以在此反映出來。數字和圖形的結合是數學創新思維的重要體現,它也是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之一。學生的思維比較發散,對抽象數學知識的理解不足,難以掌握,甚至更難使用。將數學知識轉化為圖形關系后,知識變得直觀、簡單。作為小學數學老師,想要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可以讓學生通過定量表面比率直接觸及數學思維的核心。通過這個過程,學生可以獲得更準確的知識,他們也可以通過圖形關聯的形式理解更深層次的內容。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將對這部分的知識印象深刻,這也將提高他們的數學推理能力,從而為將來更復雜的圖形面積甚至物體的體積計算奠定一定的基礎。
3、多媒體數學教學運用
數學知識比較抽象、枯燥,學生對有的知識點在理解上也存在一定的難度,而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靜態的知識動態化,動態的過程靜態化,抽象的知識形象化。這樣,讓學生觀察事物動態的變化過程,掌握事物的發展變化規律,為創新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從而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輕輕松松地接受知識。
4、發展個性化品質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種積極思考探索的心理環境,真正做到思學生所疑,想學生所想,以嫻熟的教育技巧靈活自如地帶領學生暢游在阿拉伯數字和加、減、乘、除構成的思考天地。用自己的智慧啟迪學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情感,用自己的個性影響學生的個性。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發展學生的個性,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愛護學生的好奇心。通過小組學習,組間辯論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5、 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快樂
每個學生都有創造欲望。創新教育就是使每個學生都能意識到自己的創造能力,并在創造活動中感受到創造的愉快和歡樂。認識到這一點,在教學中,總是要設法為學生安排“創造”的機會,并使各類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愉悅。例如“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進行到綜合練習這一階段時,讓學生回憶近期學過的內容,自己編題。學生們都迫不及待地要講出自己編的題目。學生們計算著自己編出的題目,情緒很高。對于成績稍差的學生,教師在重點輔導時,多給予他們一些表現的機會和多種鼓勵,慢慢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使他們感覺到自身的價值。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和創新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更為強烈。” 創新能力是一種能積極改變自己、改變環境的應變能力和創造能力。我認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就是以多向、逆向思維為主要特征的創造思維能力和富于創造的科學態度,是由模仿到創造的轉化。因此,每一節課,我都能在新課開始前,巧妙地設置練習,喚醒學生的創造意識,每個學生都有創造潛力,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就是挖掘潛力進行“再創造”的過程。也就是由學生把要學的知識自己去發現再造出來,經過這樣的過程,學生學到的知識,將是觸類旁通、具一反三的,學生的再創造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時,創新精神得到培養。
參考文獻:
[1]陳曉紅.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淺析[J].教育:文摘版,2016(9):00120.
[2]李明權.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24):0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