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平
摘 ? 要:在新課程逐漸推進落實的過程中,要求學校的教師改變傳統不利于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教師要根據時代的發展來促使學生也能夠進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等。初中的物理,是一門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的學科,很多初中學生不能很好的學習物理知識,那么在進行物理習題學習的時候,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因此物理教師就需要采取科學的方式來提高初中物理習題課的教學效率,幫助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這部分的知識內容,能夠運用所學習的知識來解決自己所遇到的問題,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物理素養。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物理;物理習題
自二十一世紀以來,市場競爭的主體已經發生變化,在當前讓企業最具競爭力的便是人才,在物理知識中,包含了非常多的知識,有力學、光學、量子力學等,這些都是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同時也是讓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初中的物理教學中,是屬于最基礎的物理知識,對于科技的發展來說是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物理學科對于學生而言,也是學習生涯中很重要的一門學科,教師想要讓學生掌握好相關的學習內容,那么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來教學初中物理習題課,這樣才能實現教學的目標。
一、初中物理習題課教學現狀
1.初中物理習題教學
物理教師在進行習題課教學的時候,就需要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已經學習過的知識來解決教師設計的問題或者是課后的問題,這樣能夠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并且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從而能夠鞏固學生的知識。
2.初中物理習題教學中的問題
(1)主要是教師教學為主要的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師教學之后,他們會給學生布置一些相關的練習題,學生先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解答問題,之后在上課的時候由教師統一進行講解,教師還是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占據主體地位,學生被動的接受教師教學的內容,學生可能聽得懂部分的知識,但是在聽完之后,卻還是不理解所學習的知識,這種方式是比較單一的,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生的感受,這樣不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導致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效果不高。
(2)試題選擇缺乏針對性
我國目前仍然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學生通過高考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學校的教師教學的內容都是學生在考試時所涉及的內容,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在課堂上都是希望將所有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在課外學生還會去進行補習,學生開始進行大量的習題練習,但是這些物理習題并不是教師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設計的,而是經過大批量的印刷而成的試題,并沒有針對性和指向性,只會讓學生感覺到很枯燥乏味,很難達到教學的目標,學生也不能完成學習的目的。
(3)重視結果忽視過程
教師在給學生講解相關試題的時候,只是為了追求有一個正確的結果,讓學生將試題的步驟抄寫在筆記本上,或者是直接選出答案,教師忽視了對過程的講解方式,有時候學生雖然了解結果,但是對算法步驟卻不是很清楚,不了解。這樣的教學方式也只是針對解決某一道物理題,學生并不能解決相關聯性的物理題,教師只是讓學生掌握解決特定題目的方式,并沒有教給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習的方法。
二、新課標下初中物理習題課的有效教學策略研究
1.運用變式教學,拓展物理解題思路
教師想要提高自己物理習題課教學的有效性,可以在課堂教學有限的時間內通過習題教學來拓寬學生解題的思維能力,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就需要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但是在當前,面對很多的物理問題,想要擴寬學生的思路,實現高效的學習目的,教師就需要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運用變式教學的方法策略,這種方法主要包含了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題歸一。通過這些方法的運用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物理解題的能力,從而實現有效教學。
比如:根據所給的器材來測量未知電阻Rx的阻值。(1)所給出的器材有:電壓未知的電源、電壓表、電流表、開關2 個、三只電阻(滑動變阻器 R、已知電阻 R0、待測電阻 Rx)、導線幾根。 請設計測量的電路圖并將實物用線相連。(2)給出一個電源線(電壓不變)、電流表、已知的定值電阻、兩個開關、一些導線。 如何測量未知電阻的阻值 Rx? 要求說出原理,畫出電路圖,寫出實驗步驟和 Rx 的表達式。(3)給出一組電源、已知的定值電阻 R0、一個開關、一些導線、一只電壓表。 如何測量未知電阻的阻值 Rx? 要求說出原理,畫出電路圖,寫出實驗步驟和 Rx 的表達式。分析:本道題是可以使用一題多變的方式來進行解決,需要測量未知的電阻的阻值,一般常常使用的方法就是:伏安法、安阻法等,在本題中,可以通過不斷變化的條件,讓學生運用多種方法來進行解題,使學生能夠多個方面來掌握好測量未知電阻的方法,從而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2.借助媒體教學,提高習題教學效率
當教師教學習題課的時候,其實可以和新授課內容一樣都需要使用多種方法來進行教學的,教師教學不僅是可以使用傳統的粉筆和黑板結合的方式進行講解,還可以充分的運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這樣就能夠有效的提高習題課的教學效率。物理主要也是實驗學科,實驗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探究物理知識,教師能夠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來對物理實驗進行演示,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還能突破習題教學的難點,促使學生能夠掌握好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在教學物理時,教師不可能將每一個需要實驗的理論都進行相關的實驗,這樣不僅耗費時間,有的學校還不能達到這樣的條件,并且實驗也是有一定危險性的,使用多媒體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
比如,在研究關于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時候,可以將凸透鏡看作是人的眼睛,將光屏看作是視網膜,將燭焰看作是眼睛所能觀看到的物體,拿一副近視鏡放在凸透鏡前,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圖像,移開近視鏡后圖像變模糊。如果要在拿走眼鏡后,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圖像,下面的操作方法可行的是()。有四個選項:A.將光屏靠近凸透鏡 B.將光屏遠離凸透鏡 C.將蠟燭遠離凸透鏡 D.將蠟燭和光屏同時遠離凸透鏡。對此題進行分析:需要先知道近視鏡是凹透鏡,對光線是具有發散的作用,給給凸透鏡戴上近視鏡后光屏有清晰圖像,而拿走近視鏡后圖像模糊,說明燭焰的像實際在光屏前面,可用縮小像距或改變物距的方法使光屏成清晰圖像。通過多媒體演示或實驗操作學生就能掌握運用推理和實驗兩種方法解決問題的途徑,以此提高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周情.初中物理習題課有效教學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10).
[2]雷歡.新課標下初中物理習題課的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延邊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