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
摘 ? 要:導學單的設計和應用,主要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小組合作學習效率為目的,立足于促使學生“主動學”和“被動學”發生根本性地轉變。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從教材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出發,綜合學生的新知起點等因素,設計出不同的導學單,從而使數學學習目標落實課堂,達到提高學生學習力,提高小組合作效率的目標。
關鍵詞:導學單;自學能力;小組合作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數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交流互動的過程。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與引導者。數學教學活動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新課程理念推廣以來,老師們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方式的轉變上努力前行。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困難較多,學生學習能力如何得到有效培養?運用什么教學方式,才能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以此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呢?我在課堂探究實踐過程中引入了“導學單”這一學習媒介。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我結合計算教學、圖形教學、實踐教學、復習教學,并實際靈活運用。
一、計算導學單,夯實數學基礎,讓小組合作綻放“樂”度。
計算是小學數學活動的基礎,離開了計算,數學活動便成了無根之水?!缎W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到“要使學生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計算的能力?!痹诮虒W要求中也特別強調“使學生能夠正確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計算,對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計算,要達到熟練程度,并逐步做到計算方法靈活應用?!苯處熢诮虒W實踐中,就可以設計一些有關計算導學單來幫助學生掃除計算的障礙。我在設計蘇教版一年級上冊《6、7減幾》學習導學單時,就側重計算的直觀理解,幫助學生順利地進行計算的學習。
二、圖形導學單,關注情感體悟,讓小組合作體現“溫”度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在學生學習“圖形與幾何”這一板塊內容時,應該幫助他們建立空間觀念。所以在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基本知識與技能,還要培養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皥D形與幾何”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把握教學內容,才可以真正實施有效教學。以蘇教版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三邊關系》的導學單設計中,著重關注孩子在小組合作探究過程中的能力提升,幫助學生掌握三角形的三邊關系。
三、實踐導學單,提高實踐活動成效,使小組合作凸顯“協”度。
“綜合與實踐”是以問題為載體、以學生自主參與為主的學習活動。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綜合應用“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等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我們要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就應該精心設計綜合性學習活動。針對二年級上冊“我們身體上的尺”,我就設計了如下導學單。
四、復習導學單,建構單元知識系統,讓小組合作彰顯“廣”度。
復習課作為小學數學的基礎課程,對學生學習數學起著鞏固和提高的作用.一節好的數學單元復習課,除了查漏補缺等基本功能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價值就是幫助學生建立一個較為完整的數學知識網絡。在梳理和交流的同時,讓學生按照導學單要求,對知識的學習進行分類和總結,然后通過比較與分析,弄清本單元的知識思路以及知識的具體運用,從而逐漸實現其單元復習的教學目標。以六年級下冊總復習《平面圖形》這一課導學單為例:
在整理復習階段,那一張張導學單的內容為孩子復習點亮明燈,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數學導學單滲透了課堂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思路,學生在導學單的引導下,進行自主、探究、協作的學習。數學導學單是教給孩子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學習參與積極性,提升課堂效率的有效媒介,化“被動學”到“主動學”的催化劑。教師要精心設計導學單,架起教師“春風化雨教”和學生“自主合作學”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