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志
摘 ? 要:當今,人們對素質教育的討論從未間斷,也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人們給出的定義也各不相同,但是他們都有共同的特點:第一,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根本的教育。第二,素質教育不僅主張智力的發展,還主張個性的全面健康發展,重視心理素質的培育。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學科知識,而是人的整體的綜合素質,因此,實施素質需要各方教育的重視。
關鍵詞:素質教育;時代;發展
一、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一)素質教育與學生潛能
根據相關研究表明,當人的潛能被開發出來,我們的文明將進入高速發展,經濟、政治、文化的高度發達,解開人們文明新局面。素質教育看重學生的人格品質,包括性格、興趣以及面對困難時的進取精神。要把充分激發學生的潛能作為素質教育的的活動目標。需要教師、學生以及家長都確立素質教育的思想觀念,積極響應號召,從而更好推進素質教育。
(二)學生的全面發展
素質教育是為了培養人的全面發展而開展的綜合性教育。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的重點發展方向。我國在改革以前的教育過度重視專業上的培養,盡管也強調素質教育,但仍舊以選拔為主要功能。但根據當前的社會發展現狀,對我們的教育內容高提出新的要求,即素質教育,通過設置教育目標和課程體系,完善教學方法,建立評估制度環節來落實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科學文化素養、心理素質等水平。
(三)對綜合素質人才的需求
在今后的社會,人才競爭越來越激烈,人與人之間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社會通過明確的分工來讓社會得以運作,因此,對人的綜合素質要求更加高,在合作中能夠互相理解、互相合作和互相幫助的能力和意識,并且為了適應今后不斷發展的社會,還要具備不斷學習的能力和心理準備,在學習中不斷充實自己,以適應高速發展的社會。在未來的社會中,要求人的智力和非智力的協調發展,素質教育正是這一社會需求的教育。
二、實施素質教育的兩個問題的思考
(一)素質教育的普及程度
有人認為素質教育是專業學科知識以外的文化素質教育,甚至有人認為素質教育占據了專業教育的時間和經歷。這些錯誤的認知,導致學校在推行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思維局限在文化素質教育范圍中,開設一些人文課程,校園活動等。認為素質教育僅僅作為一種文化課程以外的一些人文知識補充拓展和實用技能的開發。而背后蘊藏的深遠的社會價值卻很少被討論,導致學生很難深刻地去認識事物,學生難以鍛煉其獨立思考能力。另外,人們對素質教育的偏差還在于學校領導對素質教育不夠重視,導致教師在教學環節中對素質教育的投入不夠多。
(二)教學的條件與環節仍有缺陷
由于種種的歷史現實原因、地區經濟發展的巨大差異導致教育水平參差不齊等客觀因素,我國目前仍然存在辦學條件簡陋、教學質量有待提高、教師素質仍需培訓和提高的學校。一方面表現在學校的教師由于缺乏教學經驗,不僅在教學業務和專業知識方面與素質教育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其他方面的綜合素質也仍需要進一步提高。就目前來看,學校開展的素質教育評估選拔機制還不能夠全面建立,仍然有待完善,素質教育的理念在社會與家庭的普及仍需提高。另一方面,校園實際的文化氛圍與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也不相匹配。
而在素質教育實施的環節中,由于專業劃分過于刻板,讓學生的知識面狹窄,不利于思維的發散和拓展,事實是,每個學科之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鏈接的,過于明細的學科劃分,不僅不利于學科的專業知識成長,更不利于學生的素質教育的開展;伴隨著時代的急速發展和進步,老舊的教材內容與不合理的課程分配,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社會環境,也沒有足夠時間讓學生進行知識內化,更不能發揮素質教育的作用;教學過程中過度重視知識的灌輸,忽略了教學方式的創新,不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導致教學內容與實際脫節;課堂中忽視了對素質教育的關注,僅僅把素質教育當做課堂教學的附屬品,忽視對學生思想品德以及自主創新探索的意識的培養,并沒有發揮素質教育的主導地位;學校的實踐探索活動由于資金和設備的限制,形成走馬觀花的形式主義。
三、實施素質教育的對策
(一)更新教師教學理念
面對人們對素質教育方面的認知偏差,相關的教育部門應當加大宣傳力度,對地區學校進行實地考察,對當地的學校的教學進行經常性的訪問與考察,對學校領導和教師開展相關的講座與培訓,學校的骨干教師做好帶頭作用,把素質教育的理念貫徹在教學課堂中,通過觀課,聽課等方式,進行交流互動,要想做好素質教育,首先要對教師的教學理念進行更新,以往的教學總是對學生提出各種要求,學習內容代代更新,缺、卻總是圍繞在文化知識方面的更新,我們當前的社會要求,不僅對學生的素質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到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教師這個環節,只有轉變和更新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才能夠貫徹實行素質教育。
(二)保障機制的設置
當前我國的素質教育在學校的開展仍需要提高,其開展的條件與環節無法為素質教育的要求匹配。為了保障素質教育在學校的正常開展,需要制定相關的保障機制,為素質教育的正常運行提供基本條件。根據唯物主義的論證,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能孤立存在。素質教育的發展同樣也不是獨立開展的,因此,建立健全的保障機制為素質教育的正常開展保駕護航。素質教育的保障環節有二:1、保障學校經費達到規定標準,支持學校開展的素質教學條件;2、改造辦學條件差、教學水平差、社會聲譽差的學校。為保障素質教育再校園內的正常開展,需要建立科學完善的教學目標管理體系,并為培養素質教育單位教師提供先關的培訓機會。
四、結語
素質教育是為了提高國民素質而提倡的教育宗旨。要著眼于學生和學生未來的發展前景以及對未來社會發展。加強素質教育的培養,不僅是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熱點,也是面向21世紀教學改革的重點探索方向。
參考文獻:
[1]李志超.從高考政策變遷看我國教育觀念現代化的演進[J].中國教育科學(中英文),2020,3(06):39-48.
[2]周洪宇.深化教育評價改革 ?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解讀[J].中國考試,2020(11):1-8.
[3]胡定榮.全面發展·綜合素質·核心素養[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9(06):61-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