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云
融媒體時代食堂文化育人實踐路徑研究——以青島大學食堂為例
劉 云
[青島大學后勤管理處]
高校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形成教書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長效機制。[1]青島大學黨委書記胡金焱指出,我們要以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為抓手,著力打造“一二三四五”人才培養體系:立德樹人是根本,知識教育與人格教育是支撐,“三全育人”是途徑,“四溫”教育是方法,“五成”教育是目標。高校食堂是學校后勤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立德樹人工作的重要陣地之一,也是全面深化落實“三全育人”的重要實施載體。
高校食堂;食堂文化;三全育人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2]
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是育人體系中的重要實施環節。當前,我國高校肩負著社會主義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大使命,應依托文化進行教育引領工作,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提升人們在意識形態和價值取向方面的認識。[3]因此,高校開展多樣化、多維度、多形式的文化育人工作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也具有鮮明的實踐價值。青島大學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勇擔文化傳承創新的歷史使命,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打造特色校園文化,創建文明校園,努力建設為學校發展提供強大支撐力的大學文化,先后制定和下發了《關于校園及樓宇環境綜合整治和文化建設提升的通知》以及《青島大學校園文化建設規劃》,對于食堂的文化育人工作明確了具體目標任務和工作舉措。
我校后勤飲食根據學校規劃要求和夏東偉校長在全校部署校園環境及樓宇文化建設提升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全力推進食堂文化建設。堅持以文化育人為主線,堅持文化建設與人才培養相結合,文化建設與主題教育相結合,文化建設與貫徹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精神相結合,文化建設與宣傳展示相結合,使學生在高雅的文化環境里接受教育,以良好的文化環境啟迪、感染、塑造、培養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黨的十九大四中全會指出,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廣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厚支撐。[4]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思想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準確把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目標要求,緊密結合學校宣傳思想工作實際,自覺承擔起興文化、育新人的使命任務,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食堂就餐區域醒目位置設立相應的宣傳板塊,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充分利用互聯網多媒體設備,播放和展示關于弘揚和傳承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中國精神的視頻和圖片,加強對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的教育,加強對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教育以及繼承革命精神和斗爭精神,緬懷先烈,學習模范、爭當先進方面的教育等。食堂文化育人工作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主動弘揚主旋律,積極傳播正能量,厚植學生家國情懷,堅定學生理想信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引導學生自覺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和模范踐行者,引導學生把個人夢想融入國家發展、時代進步的大潮,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齊發展,做好新時代的奮斗者、追夢人。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標識,是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淵源。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就是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激發學生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責任,[5]強化堅定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提高道德自覺踐行能力,鼓勵引導學生追求講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加強思想道德建設,要把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作為著力點。
1.宣傳“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這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和源泉。[6]
2.宣傳“五常”(仁義禮智信)、“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這是中華民族在漫長發展歷程中生生不息的主要支撐。
3.宣傳勤奮、自律、節儉、真、善、美等有關的勵志名言、警示格言等,使之成為學生成長道路永遠相伴的處事理念。
4.依托學院或學生社團的力量,開展宣傳共建。定期開展關于節能降耗、節約糧食、飲食健康、營養知識、綠色環保的宣傳;開展各類溫馨提示,如健康生活、節氣預報、節日活動、安全教育、新生指南等以及其他文明食堂共建活動。
借助我校今年辦學110周年的紀念活動,加強對學校辦學指導思想和目標、辦學理念、校史、校訓、校風、校歌、學風、教風等方面的宣傳,講好青大故事,展現青大作為,宣傳青大發展,展示青大風采,樹好青大形象,進一步提神振氣,集聚人心,凝聚共識,強化學生對學校事業發展的認同感、榮譽感和自豪感。
1.建立校史圖片墻,展示學校的發展歷程、辦學理念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讓學生了解校史、認同校史、宣傳校史,培養學生以學校為榮、以學校為傲的愛校情懷。
2.精選知名教授、知名校友關于鼓勵學生勤奮努力的寄語以及偉人名人畫像、繪畫和箴言,懸掛于食堂公共就餐區立柱或墻面,激勵莘莘學子刻苦學習,積極進取,奉獻社會,報效祖國。
3.借助食堂公共區域展示我校知名校友或校友團隊的主要事跡、主要成果等,激勵學生自強不息,奮斗不止、勇于創新、甘于奉獻。
4.食堂以“青春歲月”為主題推出校友懷念套餐供廣大校友回味品嘗,為校友提供條件舉辦校友聚會、包餃子等體驗活動,懷念曾經的美好歲月,感受食堂濃厚的文化氣息,同時更多地了解母校的發展和壯大,提倡和鼓勵校友感恩母校、關心母校、反哺母校,積極支持和參與學校的發展建設。
1. 飲食服務中心拍攝制作了首個宣傳片《凌晨三點 青大無眠》,宣傳片發布后點擊率超過了五十萬人次,充分展示了飲食服務中心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和良好的服務形象,完美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學生感受到了飲食員工秉承良知之心,奉獻健康美食的服務情懷。
2.結合飲食工作實際,以傳統文化為切入點,舉辦端午節“勤”濃迎端陽,粒粒飽滿愛——端午“粽子工坊”體驗活動以及中秋節“青大專屬校徽校訓月餅”的制作體驗活動。邀請學生參與粽子和月餅的制作體驗,邀請文學院知名教授講授端午文化、中秋習俗,把優秀傳統文化的課堂搬進現場,激發學生愛國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引導學生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學生秉承奉獻之心和服務之心,同時讓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思想在學生日常飲食生活中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3.開展“廚藝走近學生”活動,邀請學生參與精品面食的廚藝制作體驗活動,在學習廚藝的同時,加深對飲食服務工作的理解和對飲食文化的感悟。培養學生感恩之心,讓學生領悟到食物不僅僅是大自然的恩惠,更是食物生產者辛勤勞動的結晶,增強學生對飲食服務工作的認同感和對勞動者的敬重感。
4.以“節糧節約”為主題,堅持每年10月份開展“光盤行動”,在廣大就餐學生中廣泛開展節約宣傳活動,通過舉辦簽名活動、標語宣傳、學校膳監會引導等方式,教育學生拒絕“舌尖上的浪費”,積極倡導勤儉文化、節約文化,綠色文化,共同營造珍惜糧食、珍惜能源的文化氛圍。
后勤飲食在履行建設青島大學一流校園文化所肩負的責任和歷史使命時,要秉持一流的服務理念、一流的服務意識,打造一流的服務品牌、建設一流的服務隊伍,提供一流的服務質量,所有的“一流”離不開文化的支撐與推動,要在服務中傳遞青大“美”的文化、“家”的文化、“愛”的文化,讓食物里蘊含誠信與友愛,讓服務中飽含溫暖與文明,讓食堂里充滿溫馨與文化。
青島大學后勤飲食緊緊圍繞“育人”主題,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膽探索,勇于創新,致力于凝練飲食服務中心的核心價值理念,構建新形勢下飲食服務中心文化體系。作為主題教育整改落實、推進“三全育人”實踐的又一新舉措,后勤飲食服務中心推出“飲食文化進課堂”活動,以“凝煉飲食文化理念,探索飲食育人實踐”為主題,與國內著名企業文化專家青島大學商學院葛樹榮老師深入交流,研究商討課題設計、課程安排以及方案的可行性等問題,并在文化理念和立德育人方面達成共識,制定《關于合作開展“凝練飲食文化理念,探索飲食育人實踐”課程的實施方案》,并根據方案開展相關工作。由后勤飲食服務中心文化建設團隊和葛教授一起對飲食服務中心企業文化實例分析,并由飲食服務中心提供現場實踐,讓學生在深入把握企業哲學文化的編制程序、原則和方法的同時,創造性地把學生日常的飲食生活和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讓課堂教學更生動,讓飲食工作在學生的心中更有意義,讓飲食文化和飲食工作更有影響力。
飲食服務中心文化建設團隊通過分析自身的優秀文化和文化短板,診斷目前存在的機遇和困難,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體教育,初步確立中心“正心誠意”的文化信念(主文化),逐步完善和提煉飲食服務中心專屬的使命、愿景、核心價值觀及企業精神(根文化),同時打造符合青大后勤飲食實際情況的子文化理念(包括但不限于飲食安全理念、質量理念、服務理念、品牌理念、團隊理念、發展理念、育人理念、效率理念、營養理念等),形成具有飲食特色的文化手冊。逐步落地實施文化手冊的理念和內容,消除文化短板,聚力文化建設,構建全新的青大后勤飲食文化理念體系。
在飲食服務中心內部充分發揮文化理念體系的導向、凝聚、激勵和保障作用,進而更好地服務于學生、服務于學院、服務于學校。通過形成文化理念共識,進一步強化飲食服務中心服務育人的基本職能,做到文化育人與服務育人深度融合,豐富育人內涵,創新育人實踐,推動我校“三全育人”工作落實落地,與學校各學院一道共繪青島大學立德育人的完美版圖。
高校食堂是學校后勤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校立德樹人工作的重要陣地之一。高校食堂具有得天獨厚的文化氛圍優勢,更應借助濃厚的文化氛圍,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播和推廣,充分發揮文化育人載體的作用,優化整合食堂育人資源,將學生在食堂就餐、自習的時間段作為重要的育人環節,全面深化貫徹落實食堂育人職能,在育人創新工作上認真思考,不斷探索,加強實踐,在強化食堂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職能的同時,積極發揮文化熏陶和感染作用,積極營造良好的行為文化、勞動文化、飲食文化氛圍,積極引導學生遵守社會公德、踐行職業道德、發揚家庭美德、錘煉個人品德,積極鼓勵學生爭做“愛國、勵志、求真、力行”的時代新人,讓高校食堂的每一處都變為文化育人的前沿陣地,每一個人都成為文化育人的導師,將食堂打造成高校文化育人的“文化殿堂”。
初心激勵奮斗,使命呼喚擔當。未來,在青大后勤飲食文化理念體系的指導下,飲食服務中心將凝聚文化力量,激發工作熱情,堅持三全育人,為形成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內容健康、格調高雅的青島大學校園文化繁榮發展新局面貢獻力量,為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7]貢獻力量,為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貢獻力量。
[1]《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7.02.28(1).
[2]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2).
[3]楊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8.11.01.
[4]《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1.
[5]中共中央國務院《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0.
[6]陳來.政協委員建言文化強國建設——大力弘揚中華優秀文化[N].中國民族報,2018.03.09(9).
[7]習近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EB/OL].(2018-09-12) [2019-01-15].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9/12/c_1123419534.htm.
(責任編輯:張寶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