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佳
“數字中國”建設背景下黨建信息化系統優化探析
陳嘉佳
[福州大學]
本文通過對當前黨建信息化系統建設存在問題及內涵的論證,探索如何發揮移動互聯時代的網絡平臺優勢,以提高黨建工作效能為目標,以實現優質高效為目的,通過加強平臺建設,最大限度地提高基層黨建工作的效率、效益和效果。
數字中國;基層黨建;信息化系統優化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并要求全黨增強改革創新本領,善于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1]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現階段各級基層黨建信息化系統層出不窮,但各類問題亦層出不窮,為進一步推進基層黨建信息化建設工作,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加快建設“數字中國”重要指示,我們有必要對現有系統進行評估分析并提出優化路徑。
近年來,我國對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研究較多,但關注點并未集中在黨建信息化系統建設,更多針對如何充分發揮移動互聯時代的網絡優勢,促進基層黨建科學化發展。認為基層黨建信息化需要從樹立互聯網思維、構建科學運行機制和加強人才建設等幾個方面入手,增強運用互聯網開展黨建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2-4]部分研究從不同角度對當前黨建信息化系統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包括黨建信息化認識不夠、信息化程度不高和網絡運作模式不成熟等,認為基層黨建應注重網絡平臺的打造。[5-10]在部分地區、企事業單位等對此也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如湖南湘西、中國航天科工三院、廣州移動公司黨委等借助于互聯網平臺,在強化基層黨組織管理、創新黨員教育新模式、提升服務能力、打造監督平臺等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11-13]。可以看出,當前黨建信息化系統研究盡管有一定的進展,但系統性深入探討的較少,對現實工作有實際借鑒意義的并不多,缺乏針對黨建信息化系統主要功能模塊進行優化和完善這個視角進行深入剖析。
本文以福建省黨員教育管理綜合服務平臺“黨員e家”為例,選定省內不同地區、不同層次的高校作為調查對象,針對系統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實地走訪、座談并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當前系統存在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但凡各類信息化管理系統上線,首要任務就是進行自上而下培訓,熟悉操作流程,進而上手試運行。但事實上此類培訓不僅需要層層下達、費時費力,且大多收效甚微,只能寄希望于用戶在操作過程中不斷試錯從而逐漸上手。系統的新手指引目前還是基于傳統的問答、視頻教程等被動式引導模式,如何優化新手引導模式,使其真正發揮作用,并且能夠根據黨員、支部管理員、黨委管理員等不同的用戶身份,實現區別化主動引導,是當前系統優化的首要任務。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受訪者登陸系統的頻率,經常登陸的比例僅為19%,其中87%是基層黨務工作者。系統三個一級模塊中,黨務大廳使用頻率最高為76%,學習大廳次之,服務大廳基本無人問津。二級模塊中,除了組織和個人信息登記模塊外,組織關系轉接和年底黨內統計使用頻率最多,比例分別為65%和48%,其他模塊部分還處于開發調試階段。根據調查數據可以看出,當前系統使用受眾較為單一,除基層黨務工作者之外,普通黨員登陸系統的次數寥寥無幾,甚至對相關模塊的功能作用知之甚少。如何通過整體功能模塊的調整和完善來吸引廣大黨員是當前系統優化的一項重要任務。
系統操作過程中還存在的回檔、亂碼、bug等系列問題,部分系統錯誤詳見表1。

表1 系統部分系統錯誤描述及出現頻率
值得關注的是,在涉及到省外數據庫交互的情況下,出現相關錯誤的概率更高,這就意味著不同地域的黨建信息化系統建設存在差異,數據庫類型不統一,在進行跨域信息交換時會存在兼容性問題,信息和數據無法實現互聯互通。
系統缺乏對黨員和基層黨組織的集中統一管理,無法實現黨建業務管理在線監控和實時數據采集,黨建工作中的重要時間節點例如:預備黨員轉正、基層黨組織換屆以及“三會一課”執行情況等,都沒有做到及時預警提示。此外系統部分錯誤提示沒有明確指出錯誤原因及解決途徑,例如:在進行組織關系轉接時,對于省內黨員來說,只需要填寫好省內組織名稱即可,無需填寫黨員聯系方式及原所在黨委傳真和郵編;而對于省外的黨員,這幾項為必填項(系統無提示)。因此此項操作很容易被忽視,然而彈出的操作提示(圖1)過于簡單,沒有具體指出哪些參數必須填寫。

圖1 系統操作提示
在首次走訪調研間隔一年后,本文對部分高校進行了二次回訪,結果顯示,大多數的系統錯誤和待優化選項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系統缺乏專業的錯誤上報體系,一旦發現問題,用戶沒有直接途徑上報,只能通過在線服務平臺或上級黨組織反饋。上述兩種方式不僅效率低下,二次傳達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描述問題的準確性,增大發現錯誤代碼的難度;另一方面,大多數受訪者缺乏主動上報系統錯誤的意識,因此依靠傳統的用戶單向上報無法根本性解決問題。
黨建信息化系統要適應“數字中國”建設的時代要求,打破各自為政、各自設計、各自運行的局面,打造一個互聯互通、立體互動的全國黨建信息化系統網絡統一體。
1.制定統一的數據庫編碼標準
黨建信息化系統是一個分層次、跨區域、技術密集的系統工程。若想充分開發和利用系統,保證其高效率、高質量地運行,就必須做好標準化工作。反之,若在系統建設過程中,系統的開發管理缺乏協調和統一,數據庫信息表示方法不一致,其后果是增加系統的開發成本,降低系統的運行效率。因此,現階段應盡快制定全國統一的黨建信息化管理系統數據庫編碼標準,并加以貫徹執行,任何新建黨建平臺應基于此標準進行基礎架構開發,以便各地區的黨建系統能夠進行正常的信息交換和數據對接,實現更大范圍的信息資源共享。
2.建立統一的黨組織信息數據庫
對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日常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建立可共享的黨組織信息數據庫。通過大數據分析,能夠更加全面、系統地掌握基層黨員及所在支部的整體情況和發展趨勢,并能夠隨時了解黨員的思想動態和生活狀態,為其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例如通過將黨員的個人基本信息、人臉采集信息以及組織活動情況等錄入黨組織信息數據庫,利用人臉識別技術對黨員的組織流動、黨費繳交、黨務活動、組織生活等參數進行定量分析,實現對黨員的實時動態管理,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1.建立區別式新手引導系統
基于現有的被動式新手引導,應該優化引導內容,提高引導效率,可以從系統功能和用戶身份兩個維度來細分。系統的功能可分成兩類:一是用戶必須要掌握的功能:包括基本操作、核心內容和關鍵環節操作等。這影響到用戶是否能順利地操作系統,需要一定的強引導去幫助用戶進行了解。二是非必要了解模塊:比如一些不常用或者尚未開發的系統模塊,初期可不做引導,待用戶進入該模塊再進行專門引導。從用戶身份的角度看,系統用戶包括普通黨員、支部管理員、黨委管理員等不同的用戶身份,應針對不同身份的用戶,給予不同側重點的引導方式。雖然這樣會帶來更大的工作量,但換來的卻是更好的用戶體驗。
2.優化錯誤警示及上報機制
目前采集用戶錯誤數據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通過用戶主動上報進行數據采集,這種方式雖然易于實現但缺乏主動性,且受制于用戶的基本素質,具有較大的局限性。二是通過優化系統代碼建立錯誤警示及自動上報機制,一旦發現錯誤,即可實時判斷原因:如果是用戶誤操作造成,彈出系統錯誤對話框并詳細指導用戶如何進行正確操作;如果是系統數據庫、代碼等內部錯誤造成,立即建立系統錯誤日志并上傳至云端服務器,提醒系統管理員進行錯誤修復。這種方法不僅能夠滿足高效率與高質量的要求,同時穩定性和靈活性也有所保障,能夠大大提高系統錯誤修復效率。
1.強化系統運行管理機制
從系統的模塊設置來看,當前“黨員e家”的系統定位是一個黨員教育管理綜合服務平臺,系統模塊設置較為豐富。但通過走訪調研發現,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部分模塊內容建設乏力、缺乏創新、使用效率不高。因此各級黨組織應加強落實黨建信息化第一責任,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系統運行管理機制,全面推進黨建信息化建設的工作部署,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的采集融合整合黨建信息化資源,不斷增強黨建傳播力、擴大黨建影響力,同時適度開放數據權限實現數據共享,為推進下一階段功能擴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加快完善功能模塊擴展
系統部分模塊亟待開發,以基層各支部最為關心的黨費繳交為例,各基層組織具體做法不盡相同,高達90%的高校依舊采用傳統現金繳納,只有部分地區通過自建平臺線上繳納并與“黨員e家”對接并上傳數據,這表明黨費管理模塊已處于部分地區試點階段。但遺憾的是,在黨費計算方面,所有高校還是由組織或黨員進行人工計算,這不僅程序復雜、耗時耗力而且還容易忙中出錯。因此系統應加快完善黨費繳交模塊,由人事財務管理部門負責提供收入數據、組織部門負責黨費標準審核,與黨組織信息數據庫進行數據對接自動生成黨費數據,同時擴展線上電子繳費渠道,并通過app實時提醒,實現黨費管理更加規范有序。
1.強化信息化人才培養體系
新形勢下的黨建工作不僅要求黨員干部政治素質過硬、黨性覺悟高、業務能力精湛,而且還應充分掌握互聯網信息技術。相關部門應加強各級黨組織的統籌協調領導,健全信息化人才培養機制,進一步加大在資金、硬件等各方面的投入,把對黨務工作人員信息化培訓規范化、常態化,不斷強化黨務工作人員的互聯網思維,提高對互聯網規律的把握能力、對信息化發展的駕馭能力、對網絡安全的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黨務工作人員掌握信息技術的本領,促使黨建信息化水平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2.健全信息化安全管理機制
與傳統的黨建工作方式相比,黨建信息化工作面臨的風險更加復雜嚴峻。當前我們要健全黨建信息化安全管理機制,首先應建立互聯網應急處理機制、完善信息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加強互聯網內容分級管理、提高黨務工作人員和普通黨員的風險防控意識;其次由于網絡的共享性和開放性,保障網絡硬件特別是存儲數據的安全穩定是重中之重,如果服務器被攻擊或出現異常,就會造成系統的全面崩潰并導致關鍵信息泄露,因此要建設有效的防護體系,避免各種不良信息和病毒的入侵,保證系統運轉的安全。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17- 10-27)[2019-12-23].http://www. gov.cn/zhuanti /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2]儲霞.運用互聯網開展黨建工作的思考[J].理論探索.2012,(1):65-67.
[3]馮治,鄧宏濤.上海市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研究[J].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15,(6):54-58.
[4]劉毅.“互聯網+”基層黨建探析[J].領導科學.2016,(35):15-17.
[5]朱士奇.“互聯網+”時代,基層黨建怎樣創新發展[J].人民論壇.2017,(6):108-109.
[6]李海鳳.以網絡化建設推進基層黨建工作[J].人民論壇.2017,(28):110-111.
[7]李瀟.從“+互聯網”到“互聯網+”:網絡時代城市基層黨建的重構與轉型[J].求實.2017,(9):23-31.
[8]焦曉云.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互聯網+基層黨建”的推進路徑探析[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8,(1):36-40.
[9]曾碧輝.“互聯網+”黨員發展教育管理平臺建設探索[J].教育評論.2015,(11):63-65.
[10]郭英樓.以“互聯網+”推動黨的建設信息化[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6,(2):53-54.
[11]曹普華.“互聯網+”時代,基層黨建怎么抓[J].人民論壇.2015,(27):64-65.
[12]金芳,司文密.以互聯網思維搭建平臺 提升黨建智慧化水平[J].企業文明.2017,(1):80-81.
[13]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打造“互聯網+黨建黨廉”內嵌式量化管理新思路[J].通訊世界.2017,(20):252-253.
2018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數字中國”建設背景下的基層黨建信息化系統研究(項目編號:JAS180026);2018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多微一端”傳播特質下高校思政工作創新研究(項目編號:JAS180025)的成果。
(責任編輯:趙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