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亮 徐政治
應用型高校思政教育視角下寢室工作機制研究——以浙江水利水電學院為例
王 亮 徐政治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
基于傳統觀念視角下的應用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進一步增強學生對文明寢室建設工作的內在認同,發揮主體作用,營造文明、和諧、舒適的寢室生活環境,推動高校文明寢室工作向更深層次發展。文章作者立足實際,以浙江水利水電學院(以下簡稱浙水院)為例,做足文明寢室創建模式的突破與創新,將從學生在寢室思政育人方面來詮釋文明寢室創建的意義。
思政教育;文明寢室;學生主體
習近平同志在全國思想政治理論教師主持的座談會上明確指出,大多數教師必須引導和幫助學生掌握生活方向,特別是引導青年學生克服生活的第一粒扣子,要把這一要求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環節,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問題已然成為現在高校從事思政工作者不容忽視的根本問題。近年來,浙江省委、教育廳等領導同志多次在各類會議中提及對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要逐漸從教學區向生活區蔓延,并指出:高校學生寢室是思政育人的重要場所,各高校要充分抓住這一特點,深入挖掘思政育人新模式。眾所周知,學生寢室的的科學管理和文明建設在現在學生的教育中都非常重要,特別是要充分發揮教寢室“三全育人”的功能和作用,因此我們要將寢室育人的意識和工作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內化為高校的追求。
今年以來,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在文明寢室這盤棋中大下功夫,為從根源上解決學生寢室“臟亂差”問題,學校黨政班子領導精心籌劃、全面動員、大力推進,逐漸形成了以二級學院黨政機構為主體、公寓管理部門和公寓輔導員協助的閉環教育模式,并在實踐基礎上制定了一套能相對客觀真實地反映學寢室狀況的管理和監督制度。以此增強學生對文明寢室創建工作的內在認同感,提高自身修養,切實營造了科學合理、溫馨舒適的寢室氛圍,共創文明和諧環境。
寢室是學生進行文明教育、行為習慣養成提高的重要場所,文明寢室的創建對學生身心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全國、全省高校思政會議有關精神,常態化開展“安全、和諧、文明”的文明寢室創建,學校堅持在寢室功能布局及管理改進中加強,提升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工程的有效載體和重要途徑。使文明寢室創建工作與學校思政大格局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目前而言,我校已然將文明寢室創建工作融入到學校“大思政”格局中,進一步充分發揮了學生干部、社區老師、公寓輔導員的作用,三者合力,努力將我校學生寢室建設成為學校德育工作的前沿陣地和支持學生安心學習的大后方,維護好校園的學習、生活環境。著力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真正把創建工作傳遞到學生的“神經末梢”,努力讓全校學生在“安全、和諧、文明”的寢室創建中獲有更多的幸福感。
近年來,浙水院致力于積極開展文明寢室建設工作,努力創新學生公寓社區化工作,學生寢室的面貌及使用效能發生了很大變化,教育指導和管理服務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同時,學校也加強了文明寢室建設工作對豐富和弘揚校園文化的重要引領,通過各類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組織、引導學生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化理想信念教育,不斷增進學生對黨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學校在學生社區內以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五四運動100周年等重大紀念日為契機,通過報告宣講、沙龍研討、實踐調研、網絡交流互動等開展線上線下教育活動,切實增強學生的國家意識、民族意識和社會責任感。[1]
顯然,當學生寢室的整體綜合素質水平都得到提高后,學生的自我管理與服務等能力也會隨之提高。學校大方面建設文明寢室工作,無疑是關注學生的生活安全保障及成長成才,這也是學校貫徹的“以生為本”的直接體現。但是,作為學校學生工作管理的一線人員,我們清楚認識到文明寢室建設的當務之急就是讓“生活德育育人”成為學生的分內事和自覺行動。為更好的做好文明寢室這篇文章,公寓管理部門已經形成了定期聯合學生處、各學院召開公寓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對學生公寓管理制度、內務標準等進行詳細培訓和說明。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和引領作用,積極宣傳一些其他學校的好經驗、好做法。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高校文明寢室建設的重要意義,構建起“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長效化工作機制。
浙水院每年都多次組織學生處、各學院及總務處公寓服務中心通過多方進行實地調研和訪問,并對該省許多同類高校建立文明寢室的有關規定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該省大多數高校在建造寢室時重視健康和安全問題遠遠忽視了寢室思政育人的有力載體。我們都清楚,文明寢室創建工作是培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載體。現階段,學校已然形成了目標明確、邏輯清晰的文明寢室活動的相關制度規范,主要目標應是強調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建設,加強安全衛生,促進學生發展相應的思想和行為習慣。進一步做實做細學生公寓的思想動態研判,優化學生信息報送機制,開展形式多樣的寢室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提高學生的法治觀念和安全防范意識。更進一步在加強校園文明禮儀教育方面下足功夫,繼續開展文明寢室建設,組織優良學風寢室評選,優化學生學習成長環境和公寓文化氛圍。加強校園文明公約學習宣傳,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提升學生的文明禮儀素養。
同時,學校為進一步推進領導干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密切聯系學生,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深入貫徹貫徹落實《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領導干部深入基層聯系學生工作的通知》(教黨函﹝2019﹞34號)和《浙江省教育廳轉發〈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領導干部深入基層聯系學生工作的通知〉的函》精神,結合學校工作實際及我省正在開展的“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和“三服務”活動,特別是省委書記車俊同志在全省教育大會上提出的學校黨政班子成員要帶頭深入基層聯系學生工作,學校黨政領導班子全體成員主動進課堂、進班級、進寢室,深入一線聯系學生。要做到和學生常態化聯系交流,不斷推進“三全”育人工程,解決學生思想、心理、生活、就業等實際問題,與學生保持經常性聯系,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切實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學生的心坎上。[2]
此外,學校結合專業實際,建立了一支高素質的文明寢室管理隊伍,將黨員、學生干部全部納入學校社區自治管理委員會,包干到寢,構建為全員一對一接洽。并以寢室為基地,以先鋒模范為標榜,帶動整個全體師生員工都能參與到文明寢室中來。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室”無小事,做好份內事,做好身邊事;繪就“五好”寢室藍圖,不忘初心,繼續前行,以寢為家,做青春奮進的新時代大學生;要從思想上真正領會習總書記關于“扣好人生第一顆紐扣”的深刻含義,從行動上自覺踐行“紐扣行動”的持續性,充分認識到持之以恒與貴在堅持。
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多次強調立德樹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只有培養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總書記關于教育的講話,一直提醒我們,要深刻思考學校深入分析“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問題。這便要求我們從教育的本質出發,從教育的規律出發,從教育的服務面向出發,無論何時,無論走多遠,不能忘記我們的初心。而教育的初心就是立德樹人。[3]
當然,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立德樹人”是學校對人才培養的根本要求。“立德”就是確立培養崇高的思想品德,“樹人”即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立德樹人”是高校的立校之本,是對人的發展這個根本性問題的確切表達,教育作為人類知識傳承、文明延續的重要方式要。開展文明寢室建設,就是“立德樹人”的根本體現,有利于把對青年學生的要求內化為青年學生自身的實際行動,讓學生積極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從全方位來提升自己,有效地提高學生自主性,發揮學生主體作用。[4]
總之,文明寢室建設的發展給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創建文明寢室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要求學校各部門相互合作,充分認識創建活動的重要性。要擴大不同群體的交流和研究分析,輔導員與導師,輔導員、任課老師和學生,領導與輔導員,領導同學生,要著力建立相互信任的師生關系;推進談心談話的具體落實,談心談話是做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好方法,是進一步落實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形式,不談心談話、不認真談心談話想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的落細、落小、落實是不可能的;進一步探索以生活為導向的德育模式,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用身邊的人和事啟發學生,用生動的作品鼓舞和激勵學生。
[1]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對2018年全區政府督查信息化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進行表揚的通報[EB/OL].(2019-02-28)[2019-11-15].HTTP://WWW.gaff.gov.c/Gk/VFW/20190211-735096.shtup.
[2]中國教育在線.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召開2019年學校工作會議[EB/OL].(2019-04-15) [2019-11-17].
[3]劉秀芳.新時代高校立德樹人的實現路徑[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12(25):23-24..
[4]張善喜,王莉花.學校紀律育人的內容、意義及路徑[J].教學與管理.2019,12(20):14-15.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黨建與思政教育研究課題“應用型高校思政教育視角下文明寢室創建工作的長效機制研究”(項目編號xsz-201914)
(責任編輯:趙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