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飛
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軍之路
于 飛
[青海民族大學]
2019年5月,中央軍委批準《習近平強軍思想綱要》印發全軍,這一偉大的理論提出與戰略部署推進了中國建成軍隊和國防現代化與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宏偉目標,為我國軍隊和國防事業的建設開創了新局面,為維護國家穩定和世界和平邁出了堅實的一步。2019年6月,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印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的通知,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強軍思想
習近平強軍思想透徹地點明了在新時代人民軍隊“為什么要強軍、怎樣去強軍”等軍隊改革的一系列重要問題,這充實了我黨領導人民軍隊奮進的方式方法,為日后人民軍隊的發展夯實了理論基礎。習近平強軍思想指出要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這是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戰略后盾。習近平強軍思想提出要緊隨時代潮流,明確在新時代的新形勢下軍事的戰術思維,謀劃新的戰略部署。同時,隨著科技的進步,軍事應當利用好“互聯網+”,大力發展“信息戰”,提高人民軍隊各個軍種的協動能力、作戰能力,并能夠有效把握戰爭節奏。強軍應當積極響應國家的創新驅動戰略,積極研發新型武器并列裝。積極開展軍民融合,集全社會之力,強大軍事力量。助力我國軍事和國防現代化的建設。習近平強調,依法治軍是強軍之基,不能將軍隊排除在法律之外,凌駕于法律之上,人民軍隊應當受到法律的制約。結合政治建軍和軍隊改革,人民軍隊應當認清其發展建設的重點方向,明晰強軍的戰略高地。習近平強軍思想進一步印證了強軍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當中的重要性和有能力與強軍勁旅對抗的必要性,這就指明了我國人民軍隊在新時代改革和奮斗的方向。
進入新時代,加快我國軍事和國防事業的建設是時代快速發展的關鍵要求,是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重要條件,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必要前提。建設我國軍事和國防事業必須在習近平強軍思想的指引下,時刻關注我國自身的安全狀況和國際上的紛雜局勢,根據我國人民軍隊的改革成果,大力培養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以及戰略支援部隊的機動作戰能力,在結合我國各個戰區指揮部的高水平精確指揮后,迅速提高我國人民軍隊的軍事實力。同時,根據科學技術水平的進步,人民軍隊需要快速適應大規模“信息戰”的作戰發展趨勢,從而形成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軍事指揮和作戰體系。
為了適應國際社會變化莫測的軍事環境和軍事發展方向,保證我國所處地區大環境局勢的和平與穩定,我國人民軍隊的軍事發展和國家的國防建設及時作出了積極適應形勢、適合我國基本國情的戰略部署。這些戰略部署與“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進目標同向同步,這給我國的強軍事業在新時代時期的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正確的方向。
在新時代的發展征途中,人民軍隊明確政治建軍、改革建軍、科技建軍、依法建軍的強軍戰略部署的必要性,不斷推進人民軍隊強軍事業的發展。
在政治建軍上,明確黨中央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地位,堅決服從黨中央的安排,堅決執行黨中央的決議,堅決沿著黨中央的指導路線前進。黨的領導是人民軍隊發展的核心,是保證人民軍隊安寧穩定、對外戰斗力充沛的先決條件。人民軍隊應當及時傳達落實中央下發的各類文件以及各類會議講話精神,合理安排官兵的學習時間,加強政治理論的學習。同時,人民軍隊應當組織談古論今的相關集體活動,學習中國的紅色文化,保證人民軍隊的純潔性不改變,養精蓄銳,旨在使人民軍隊全體官兵在新時代時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改革強軍對于人民軍隊的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軍隊改革是我國人民軍隊和國防建設的助推器,是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催化劑。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人民軍隊的改革工作進入了深水區,改革難度較之前相比增大了很多。但是各項改革工作并沒有停止,各部門迎難而上,先后取得了令世人刮目的成績。截止至2017年底,全軍共處理各項違規違紀案件四百四十五件,共處分涉案人員四千八百八十五人,其中有四十八名軍級以上的干部先后落馬。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體現出了黨中央、中央軍委大力改革人民軍隊的決心,在全軍逐步恢復了一個良好的工作秩序,人民軍隊內部的風氣越來越正,政治生態文明明顯有所好轉。與此同時,中央軍委決定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十一次大規模裁軍,精兵簡政,裁軍三十萬人。這不僅是中國人民向往和平、崇尚和平的時代理念,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改革強軍的莊嚴宣告,這是人民軍隊改革道路上的又一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里程碑。
在現如今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新時代,人民軍隊對高科技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科技興軍是我國建設現代化軍隊的必要手段,人民軍隊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軍的軍事實力的雄厚與否。推動人民軍隊的科技化發展、積極引進科學技術方面的高級人才和專家是在科技層面強軍興軍的重要機謀,是人民軍隊科技興軍、強軍改革的關鍵舉措。
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建設現代化法治軍隊的重要基石,轉變治軍的方式方法是軍事和國防現代化和法治化建設的首要前提。增強人民軍隊各官兵的基礎法律意識,堅決捍衛法律的尊嚴,樹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觀念,自覺做到在法律的框架內依法行事。在人民軍隊日常的理論學習中,貫徹落實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明確法律的權威性,積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育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合格官兵,建立風氣正、品行端的優秀人民軍隊。
進入新時代,中央軍委對我國的軍事和國防建設有了新的要求,以適應國際上軍事發展的不斷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軍隊是要準備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戰斗力標準,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在軍事發展的新態勢下,人民軍隊應做好新的戰略準備,重點結合現在新出現的戰事思維去布局全軍的發展,有效提高人民軍隊的處事應變能力和綜合軍事實力。國內軍事演習與國內外聯合軍事演習應當注重還原真實戰場的情景,切實保證提高人民軍隊在真實戰場上的實戰應對能力、協調能力和綜合保障能力,確保人民軍隊在把握局勢、處理危機等方面能夠處于主導的地位。
軍民融合發展是目前新時代國家的一項重點發展戰略,是強軍興軍的重要手段。進入了新時代,軍民融合發展也進入了其快速發展的上升期,人民軍隊與地方通力合作,取長補短,軍民融合發展站在了一個全新的歷史高度上。就軍民融合的發展,黨中央要求需重視我國全民的軍事和國防教育學習,提高全民的國防意識,能夠自覺維護國家統一、國家安全和國家形象,激發公民的愛國、愛黨、愛軍的熱忱之心。在軍人待遇上,軍人享受在地方汽車站、火車站、機場、港口等交通樞紐優先購票、優先進站等優先權利;在軍人的退役工作方面上,組建了退役軍人事務部,堅決維護軍人及軍屬的各項合法合規權益。這一系列的重要舉措,有效地提高了軍人的形象,讓軍人成為了全社會最受人民尊敬、向往的職業。在軍隊改革方面,軍隊和地方相互合作、相互協調,將公安邊防部隊、公安消防部隊、公安警衛部隊、武警黃金部隊、武警森林部隊、武警水電部隊等原隸屬于人民軍隊序列的部分部隊全部劃歸至地方管理序列當中,不再將其列入人民軍隊的序列其中,全權交由國家新組建的國家應急管理部等相關部門進行管理。這進一步體現了人民軍隊和地方的相互依靠、共同發展的強軍理念,我國的強軍興軍戰略邁出了關鍵性的一大步。2018年,中央軍委做出決定面向全社會進行全軍首次招考文職人員的工作,為吸納社會各界優秀的人才進入軍隊工作,為國家服務。這充分折射出了軍民融合發展的先進理念,不僅僅拉近了人民軍隊和地方的關系,同時也讓全社會的有志青年們有了一個能夠得到更好發展的廣闊平臺。軍隊文職人員的加入,顯著提高了人民軍隊的相關技術水平、業務能力,更為中國的強軍事業添磚加瓦,為人民軍隊和國家的國防建設錦上添花。
在習近平強軍思想的指導下,我國人民軍隊和國防建設有了明顯的發展,人民軍隊的實力不斷增強,戰斗力不斷增加,國家的防務建設上升到了一個全新的層面。這有效地震懾了國外敵對勢力,維護了我國的國家主權不受侵犯、社會穩定不容干擾、人民群眾不被傷害,穩步提升了我國在國際社會的良好大國形象。強軍思想不但推動著人民軍隊和國防事業的發展,更加進一步地佐證了我國綜合實力的提升,有能力強大軍隊、強大國防,有能力維護地區穩定,有能力維護世界和平。中國過去的歷史教訓告誡我們,沒有強大的軍隊和國防,就只能一味地追隨他人,或被霸權主義威脅,更甚被侵略,這還何談繁榮富強?何談興國安邦?只有實力足夠強大,中國才能在紛繁多變的國際游戲中拔得頭籌、把握主動,并占據有利位置。維護國家穩定、保證中國人民的安全與利益是中國軍隊、中國國防義不容辭的責任;民安國富是人民軍隊工作的終極目標;國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這是人民軍隊矢志不渝的初心。強軍思想的戰略布局保證了國家后盾的堅實,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軍之路穩步前進,偉大的中國夢才會更好更快地實現。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強軍夢要和中國夢的實現緊密聯系在一起。人民軍隊和國防事業強大起來,中國的綜合實力才會有力提升,中國才會強大,中華民族才會實現復興。人民軍隊和國防建設的強大是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相伴而行的,強軍興軍的舉措應與國家未來的發展戰略相匹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蘊含著政通人和和強軍興軍,二者相輔相成,只有強軍才有人和,發展民生的同時要兼顧發展強軍事業,二者必須統一步伐,才有民族復興之說。軍民融合發展作為國家重大的發展戰略,是融合民生事業和強軍事業的關鍵路徑。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積極將地方和人民軍隊的事業發展聯合起來,形成一個科學發展的戰略體系,旨在使民生領域、軍事發展和軍民融合發展三大板塊能夠在復興中華民族的舉措中發揮其重要作用。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人民軍隊和國防建設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強軍興軍的戰略舉措積極落實到相應各方,國家穩定、經濟建設迅猛都得益于強軍思想的堅決貫徹,人民軍隊和國防事業的強勢發展,為民生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為復興中華民族的偉大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新時代時期,中國進入了新的發展常態,堅持和平發展是中國始終不變的發展理念。中國提出“中國方案”與世界共享經驗、共享發展成果,積極推進全球化的發展,追求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全球發展觀。中國是世界大國,是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是中國的義務與責任。新時代,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習近平強軍思想為發展指引,全力提升人民軍隊的軍事實力與國家的防務水平,使中國成為維護國家安全與世界和平的中堅力量。面對國際社會上的“中國威脅論”的言論,中國政府與中國軍隊以確鑿的事實向世界證明:中國是在維護和平,而不是在宣揚霸權主義。中國人民始終分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堅定做和平的守護者而不是破壞者。和平共處、互惠互利、共享發展成果是目前中國宣揚的新型國際關系,面對形勢多變的國際社會,中國主張世界各國應當加強合作,不僅僅是在經濟領域、文化領域,軍事領域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陣地。保證國家安全問題不受困擾始終是世界各國的首要發展前提,積極參與國際間的正當軍事合作、積極投身于國際組織的建設是解決國際爭端的主要處置方式。中國積極與他國在軍事方面進行合作,并適時建立了相關軍事組織,如“上海合作組織”等,這有效地推動了我國的軍隊和國防的建設,有效地增進了國與國之間的信任,有效地提升了我國的國際形象。在習近平強軍思想的指導下,中國始終為世界的和平穩定、繁榮興旺貢獻“中國力量”,提供“中國方案”,為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而努力。
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在這個奮進的時代里,中國人民解放軍始終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新時代軍事方針,聚力備戰打仗,強化改革創新,狠抓落實工作,在習近平強軍思想的精確指引下,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軍之路持續不斷開創中國強軍興軍的新局面,為實現建成人民軍隊和國防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1]許其亮. 牢固確立習近平強軍思想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中的指導地位[N]. 人民日報, 2017-11-14(006).
[2]習近平.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 理論學習, 2017(12): 4-25.
[3]趙祖地, 石健, 黃巖. 習近平新時代強軍思想論析[J].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 14(05): 40-44+58.
[4]李永新. 習近平強軍思想的深刻意蘊[J]. 政工學刊, 2018(09): 10-11.
[5]王曉杰. 試論習近平新時代強軍思想[J]. 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8, 46(06): 79-83.
[6]趙德友, 張小科. 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J]. 市場研究, 2018(10): 4-8.
[7]劉德林. 強軍夢就是中國夢——習近平軍隊建設思想研究[J]. 勝利油田黨校學報, 2016, 29(05): 19-25.
[8]公方彬, 侯昂妤. 習近平強軍思想論析[J]. 前線, 2018(08): 4-8.
[9]劉大志.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 努力鍛造聽黨指揮、政治過硬的精兵勁旅[J]. 政工學刊, 2019(05): 34-36.
[10]吳杰明.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 把我軍建成世界一流軍隊[J]. 黨建, 2018(08): 13-14+24.
(責任編輯:趙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