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文靜



摘 要:在電子產品的裝接與檢修課程教學中,技工學校學生由于學習能力和自律性相對欠缺,對學習專業理論知識缺乏興趣,為教學帶來很大的難度。那么,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構建和諧課堂呢?本文主要從課程內容設計及課堂實施整個過程,闡述電子技術這門看似理論枯燥而實則實踐性強又有趣的課程。
關鍵詞:學習積極性 課程內容 課堂實施 課堂效率
電子產品的裝接與檢修課程主要涉及三大核心元器件,即二極管、三極管與晶閘管。本文圍繞這三大元器件對本門課程內容進行整合分析。
圖1 電子產品的裝接與檢修課程內容設計
一、課堂實施過程流程化、簡單化
課程是從實際電子電路的讀圖識圖、設計、元器件測試、電路裝接與調試等真實工作流程出發,面向電子產品安裝與維修等一線崗位,開發而設計出課程的學習性工作任務。本文選取項目二中《任務1 并聯直流穩壓電源電路》典型工作任來實踐整個課堂實施過程,教學流程圖如圖2所示。
圖2 課堂教學流程圖
第一,繪制并聯直流穩壓電源電路原理圖,如圖3所示。
圖3 并聯直流穩壓電源電路原理圖
第二,根據原理圖繪制并聯直流穩壓電源電路插裝布線圖,如圖4所示。通過教師講解原理圖設計布線圖的繪制方法和要求,小組間進行適當討論。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己嘗試畫出插裝布線圖。
圖4 并聯直流穩壓電源電路插裝布線圖
第三,根據插裝布線圖例寫材料清單,并根據材料清單領取元器件做焊前檢測元器件,并完成材料檢測表。材料檢測表內容必須包含元器件代號、名稱、規格、數量、作用、極性示意圖、檢測結果等。
第四,按照安裝標準進行元器件成形和安裝。
第五,按照焊接工藝標準進行電路焊接,焊接時注意應符合焊接工藝標準。
第六,按步驟進行電路斷電測試,主要考核學生萬用表使用,檢測電路是否有短路、開路現象。學生根據電路原理圖對自己焊接好的電路板進行檢測并記錄結果。
第七,使用儀表進行關鍵點數據測量。正確使用萬用表測量電路相關數據,見下表。通過測量電路關鍵點電壓,學會正確使用萬用表測量電壓。通過實踐測量得出結果,激發學生對數據的好奇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理論知識學習做充分的準備和科學的依據,先實踐后理論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理論的興趣。
正確使用示波器測量電路相關波形,并畫出對應波形。教師引導學生先畫出波形坐標軸,然后根據測量波形繪制相應的波形。
第八,故障檢測與排除。小組間相互設置故障,故障為開路或者短路(注意避免電源短路引起安全事故),記錄故障點。按電路檢修流程圖逐步檢查故障,學生之間可以進行適當的討論,分析檢修思路和具體的排除故障的方法。
第九,安排考官進行培訓,隨機設置故障電路,教師考核考官,考官考核每組學生。
二、理論聯系實際,循序漸進
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把理論知識與實際電路結合起來,通過制作一個個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使用的電路,讓學生親身制作的過程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制作電路過程中,把每個任務需要學習的理論知識點提取出來,讓學生“做中學、學中做”,從而更好地把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中。并聯直流穩壓電源電路理論知識是學習本門課程最基礎同時是最重要的內容。為此,專門把電路相應知識整合出來,通過小組討論學習,分組抽簽每個小知識點,通過查閱資料準備相應的理論知識點,鼓勵每個學生大膽發言,提出自己的見解,既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能提高學生專業知識表達能力,還能鍛煉學生團隊協作溝通能力。
三、課程評價內容多樣化,可執行性強
1.評價方式
教學評價方式分為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小組互評等多種方式。在評價過程中對評價者做出公正的、科學、客觀的評價。同時讓學生參與評價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糾錯”能力,使其主動參與課堂學習。
2.評價標準
結合維修電工考證評價標準,在課堂上利用“任務評分標準”對每位學生的學習和作品完成情況做出評價,使被評者看到自己的成就與不足,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評估的反饋信息可以使教師清楚地看到學生的進步與不足。在整個評價過程中,把評價內容細化流程化增強評價可執行性,也能對學生起到督促作用,激勵學生潛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
四、教學實踐及教學效果
打破常規課程教學體系,統整課程內容,以崗位需求為目的,實行“課崗對接”的理念、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結合考證需求,兼顧“課證融合”。電子產品裝接與檢修模塊是維修電工考證內容的四大模塊之一,把考證內容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納入教學內容,從而提高了考證的通過率。
根據學習情況,從學生認知角度出發開展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立足于加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教師示范和學生分組操作訓練互動,使學生能規范繪制電路原理圖,根據原理圖自主繪制插裝布線圖,識別電子元器件、會檢測、會根據焊接工藝標準進行焊接電路板及調試電路并進行故障檢修。
五、小結
對于技工院校的老師來說,要想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構建和諧課堂,讓學生學有所能,學有所得,教師的職業素養和能力的提升尤為重要。教師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更多的是指引方向,也不僅僅是授之與漁,而是授之與欲。因此,在課程教學內容設計及課堂如何實施必須要適應企業需求、學生需求。學生需求解決了,學習興趣就提高了,學習效果就會不言而喻。
參考文獻:
[1]汪紅.電子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
[2]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教材辦公室.維修電工(初、中級)[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