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薇
摘 要:學校教育科研頂層設計是促進學生、教師、學校發展的系統工程,涵蓋教學改革、師資隊伍、校園文化等諸多要素,筆者學校以職業活動導向,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多種措施并舉,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多條路徑探索,助力校園文化建設,發揮各要素的協同作用,進行教育科研頂層設計實踐探究,助推學校內涵發展。
關鍵詞:頂層設計 教學改革 師資隊伍 校園文化 學校發展
學校教育科研頂層設計,是運用系統論的原理,以研究教育現象及認識教育本質規律為目的,從學校發展的全局出發,對學校的重點研究對象進行規劃設計,從而高效率快節奏地實現目標。教育科研是促進學生、教師、學校發展的系統工程,是促進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提升辦學層次、有效保障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需要,是推動學校科學發展、科學管理的需要,對教學改革、師資隊伍、校園文化等諸要素提出了明確要求,通過發揮這些要素的協同作用,實現教育科研頂層設計的最優效應。
一、合理科學規劃各要素,踐行教育科研頂層設計
筆者學校自建校以來,探索“職業活動導向”教學,實踐教學改革;多措施多途徑并行,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實施班級“仿真企業”管理模式,滲透“沈鴻精神”人文教育,提升校園文化建設,重視師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通過教育科研的頂層設計推動學校內涵發展。
1.職業活動導向,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職業活動導向”教學是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為依據,以職業活動為學習內容,運用“行為導向”教學方法組織教學,培養具有綜合職業素質的技能型人才的教學形式。
筆者學校堅持“職業活動導向”教學,以實際工作內容為依據,以典型工作任務為中心,引入德國“行為導向”教學理念,創新課堂先進教學理念,構建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組織教學,尊重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創設學與教,學生與教師互動的交往情境,使學生形成會學的能力;強調學習的內在動機、利益動機、社會動機,并學會展示學習成果,體現“師生互動、團隊合作、手腦并用”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使學生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性和較好的獨立學習、生活的能力,使學生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于不敗之地。
2.多種措施并舉,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為建設一支能力強、技術精湛,既能勝任教學,又能開展科研,既具有較高教學水平,又有較強操作實訓能力,能滿足當地經濟發展對人才需求的教師隊伍,多措并舉,有效提升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
構建“1年入門、3年勝任、6年成骨干、9年成名師”分層建設體系。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指明方向,明確目標,落實每一步,既利于青年教師穩打穩扎立足崗位,也利于學校師資結構的構建。
組織教師參加N項賽事,借助比賽的平臺,進行交流和學習,革新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教學模式等,在活動中深度參與,在參與中快速提高,以賽促教,反哺教學,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校企共育專業教師,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多種途徑,以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理論功底和實際動手能力。
加強校企師資共建共享。與相關企業共同建設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實施專業教師每年至少1個月在相關企業實訓,在企業相關崗位頂崗學習,落實專業教師企業實踐每5年累計不少于6個月的制度,通過校企合作共同拓展教師成長之路。
3.多條路徑探索,助力校園文化建設
以“建設學校優質設施配套,營造優美校園環境”為目標,從文化環境建設、文化活動建設、師生行為規范建設、制度文化建設、文化活動載體設計等方面著手,通過深化學生勵志教育、企業化班級管理等途徑,積極營造和諧文明、健康快樂的校園生活。
把江澤民同志題詞的沈鴻紀念館作為勵志教育的主陣地,以沈鴻先生為學習榜樣,將忠誠奉獻、勤奮創新、理想奮斗、認真耕耘貫徹于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塑造學生工匠精神,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為社會、企業培養了更多更優秀的高技能技術人才。
“仿真企業”班級管理,構建起符合現代企業需要的職業教育班級管理新模式。提出“每一個班級都是一個企業”的觀點。班級的一切活動,始終圍繞著學生未來的職業活動來展開教育,貼近市場、接軌企業,培養學生的基本職業素養。在保持班級特征的基礎上借鑒和模仿企業,以企業的組織形式和運作方式為載體,把企業的管理模式、運作方式、企業文化、競爭機制等核心內容融入到班集體建設中。盡可能地使學生縮短適應企業的時間,較平穩地實現從學生向企業員工和社會人的轉變,實現學校與企業、社會的“無縫”對接。仿真企業班集體從專業特征、崗位要求出發,將班級體內的學生視為企業員工,創建仿真企業班級文化,從而激發學生職業興趣、增強學生職業意識、培養學生職業精神、提高學生職業技能、完善職業人格。
二、教育科研頂層設計實效呈現,促進學校內涵發展
1.辦學特色孕育凸顯
筆者學校積極推進教學改革,突出“做中學、學中做”,多年來一直實施“行為導向”教學,開展以工作任務為導向的理實一體化教學,使教學過程對接生產過程。
(1)教學質量穩步提升。經過多年的實踐,職業活動導向教學已經在學校實現了全覆蓋,從而保障了教學的互動性和有效性,教學質量穩步提升,辦學層次從高級工拓寬至了技師,畢業學生質量顯著提高,就業情況良好,呈現1:6(學生數:就業崗位數)搶空的良好局勢。
(2)內涵建設獨特厚重。筆者學校通過教育科研頂層設計,不斷提升內涵建設,筆者學校從技工學校順利升格為高級技工學校,并籌辦技師學院,現擁有1個省級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2個省級示范專業、2個省級實訓基地、3個省級品牌專業、1個省級新興專業、1個省級產學研聯合體、2個“三名”工程項目、1個省優秀專業教學指導方案。
2.師資隊伍優化提升
筆者學校落實“4+N”策略,校企“雙軌”并行,促進教師在教育教學理念、信息化能力、教學能力、管理能力、專業技能等方面全面發展,教師隊伍整體水平近年來大幅提升。
組成了結構合理、數量充足、質量良好的教師梯隊,培養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的骨干教師隊伍,并在此基礎上打造了一批在縣、地市級甚至省內享有一定知名度,教育教學技藝精湛,師德高尚的名優教師,使專業、學科,教學和科學研究處于不斷更新、交替、發展的動態平衡之中。涌現了一大批首席教師、金牌教練等。
3.綜合素質跟進提高
以筆者學校文化環境建設為基礎、學校文化活動建設為載體,健全全方位育人體系,拓寬學生培育路徑,以沈鴻精神為抓手,塑造學生工匠精神,以仿真企業為載體,提升學生職業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1)職業素養顯著提升。學生的職業意識得到明顯加強,懂得先做人再做事;學生的職業習慣和品質有效養成,學生理解和服從企業的管理要求,并按企業標準對行為習慣進行規范,職業品質得到培養。強化了學生的職業素養教育,達到規范的要求;強化了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達到服從的要求;強化了學生的職業技能教育,達到標準的要求。
(2)技能水平顯著提高。學生將“沈鴻精神”“工匠精神”貫穿于專業學習中,在技能學習中精益求精,不斷創新,近年來,技能大賽碩果累累,參加嘉興市級以上技能競賽獲獎130余項,其中國賽3金8銀1銅,形成一定影響力。
頂層設計理念滲透到了筆者學校教學改革、師資隊伍、校園文化等每一項具體工作中,融入到了每一位行政領導、教職工的心中,以頂層設計理念去思考、研究學校的教育教學、校園文化、師資隊伍建設,對促進學校發展,提升學校內涵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趙福慶.中小學教育科研頂層設計理論體系建構——以萊州市雙語學校為例[J].現代教育,2018(08).
[2]雷正光.基于頂層設計的現代職教體系研究與建設[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2).
[3]王立群.頂層設計,打造職業教育核心競爭力[J].職業技術教育,2013(36).
[4]陸錦沖.頂層設計:高校有效管理的現實路徑[J].教育探索,2012(8).
(作者單位:海寧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