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華
摘 要: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當代醫學教育實踐,不僅能夠培養醫學生的科學精神,還能夠從倫理層面對學生的行為方式、職業道德觀等發揮正面的導向作用,進而實現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及創新性發展,促進醫學生積極向上與全面發展。本文主要對中國傳統文化融入醫學生教育的現實意義、挑戰及對策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華傳統文化 醫學生 教育 有效融入
中國傳統文化蘊含著優秀的哲學思想、道德觀念以及豐富的人文精神及教化精神,是幫助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意識寶藏,也是社會道德建設及發展觀念形成的思想底蘊。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是實現民族復興與社會文明發展的重要戰略。醫學是一門具有科學與人文雙重屬性的學科,在現代醫學模式迅速轉變及衛生服務需求不斷擴大的社會背景下,人們對醫務工作人員的人文精神要求也越來越高。將中國傳統文化有效融入醫學教育正是為了培養出醫術精湛、醫德高尚、醫風嚴謹的高素質醫學人才,加快實現現代醫學的改革發展目標。
一、中國傳統文化融入醫學生教育的現實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是華夏民族語言習慣、文化精神、思想觀念及情感歸屬的集中體現,是各民族兒女普遍認同和廣泛接受的道德規范及價值導向,其思想內涵極為豐富。醫學是最具有人文精神的一門傳統學科,“救死扶傷”是醫者的本分,醫生除了應當具有謙虛、熱心、利他的優良品質外,還應具備豐富的人文主義精神,在診療過程中做到“以人為本”,尊重病人、關懷病人,注重倫理價值。在醫學教育中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與人生觀。同時,中國傳統文化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指導學生在長期的科學實踐活動中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價值標準與規范性行為。
二、中國傳統文化融入醫學生教育面臨的問題
1.對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認識不充分
與世界文化交流的增強使我國文化受到了外來文化的巨大沖擊,導致一些人忽視了我國傳統文化,主張全盤學習西方文化。而實質上,這種對傳統文化的批判往往都帶有一定的功利色彩,更談不上公平與公正。一味地主張學習和應用西方文化,對我國的傳統文化來說是極其不公平的,不僅不利于我國傳統文化的發揚和光大,也不利于各國不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2.功利主義與實用主義泛濫
現階段,很多高校在辦學思想上更加側重專業學科的建設,將主要精力集中于培養學生專業素質上,重視科學知識及職業技能的傳授而輕視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高校是培養我國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兵工廠”,但倘若學生整日忙于專業知識及技能的學習,而沒有擁有良好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勢必給醫學生的長期職業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3.教師文化素質偏低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一名醫學教師,既要懂得教書亦要懂得如何教學生為人處世之道,這才是教書育人的本質所在。受到多種因素影響,當前一些教育工作者自身傳統文化素養就不高,不能達到一個教師的標準,完成教育使命。
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傳統文化功底薄弱,自身對文化傳授的重視度不高。在教學過程中將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人文精神欠缺,不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認為傳統文化與學生的專業學習及就業發展沒有多大的關系,對人文學科心存輕視。
(2)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缺乏時效性與針對性。未能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只是照本宣科地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效率低。
三、中國傳統文化在醫學生教育中的有效融入途徑
1.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
在醫學教育中有效融入傳統文化是當代醫學教育發展的內在需求。一個民族的昌盛往往需要以文化興盛為支撐,中國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傳統文化與當代科學精神絕非對立關系,導致中國近代科技落后于西方國家的真正原因是科舉制度所產生的應試化激勵機制,阻礙了國人對科學及創新的后天學習。針對傳統文化,必須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理念,對其有選擇地加以繼承和弘揚。醫學的建設及發展是國家發展的一項基本事業,在醫學教育中教育者必須深刻認識到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將傳統文化內涵合理地融入醫學教育體系,以傳統文化中蘊含的科學精神及人文精神為專業教學的價值導向,促進中國特色醫學教育的穩步發展。
2.提高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
無論處于什么樣的教育階段,教師在學生學習成長及個人發展中的重要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從某種角度而言,教育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要想在醫學教育中繼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還要從教師隊伍建設入手,全面提升醫學教育工作者的傳統文化素養。首先,要加強對教師的傳統文化教育培訓,提高醫學專業教師與人文社會科學教師自身的傳統文化教育能力。其次,重視激勵引導。增加對教師傳統文化知識及素養的相關考核,在名師評優、職稱評審等考核中加入文化知識考核,重視教師傳統文化教學能力的培養。在各類醫學專業與社會人文學科教師隊伍中,加快培養一批承擔傳統文化教育的非醫學專業教師,針對學生的人文精神及科學精神進行培養與考核。
3.規范與改革課程設置
可以統一開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必修課程,擴寬中國傳統文化選修課的覆蓋面。充分利用現代網絡科技設備與多媒體技術,打造中國傳統文化精品課程,協同發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作用,提高對傳統文化教材的研究、編寫與重視程度,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優良的傳統文化校園氛圍,讓傳統文化思想與人文主義精神滲透醫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傳統文化教育效果。轉變單一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利用啟發式、參與式等多種教育手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開展有意義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如專題教育、專題研討等,采用情景式教學方法進一步增強傳統文化教育的針對性與時效性。將優秀的傳統文化理念融入校園文化建設,讓科學精神及人文精神在醫學教育中扎根。
4.利用互聯網打造新式的文化網絡教育平臺
利用互聯網廣泛性、虛擬性、自由性的特點,借助網絡教育平臺將傳統文化向大眾輸出。一方面,醫學院校要善于利用網絡便捷性的特點,構建新式的文化網絡教育平臺,將相關傳統文化課程開設到網絡上,讓醫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隨時學習。另一方面,社會機構可以多提供一些傳統文化相關的資料向學生傳播,讓學生通過網絡平臺接觸到更多的傳統文化,還可以在網絡平臺上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將傳統文化融入生活和學習。
四、小結
中國傳統文化是華夏人民的智慧結晶和寶貴遺產,當今的社會充滿了功利主義與實用主義,一些醫務工作人員甚至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見利忘義,做出違背倫理綱常的事,嚴重影響了我國醫療事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在醫學生教育中必須有效融入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與道德理念,提升醫學生的職業素養,為其后期工作實踐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馬揚眉.傳統文化視閾下醫學生人文素養培育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現代化,2018(43).
[2]李玉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醫學人文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8(5).
[3]白波,程剛.重視醫學人文教育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J].濟寧醫學院學報,2018(1).
[4]崔曉燕.中國傳統文化與醫學生人文素養的融合[J].衛生職業教育,2017(17).
(作者單位:沈陽醫學院基礎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