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耀林



摘 要:為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有效提高技工院校體育教學質量,實現技工院校學生體育素質的提升,促進終身體育目標的實現,本文以廣西南寧技師學院為例進行剖析,梳理出終身體育的相關概念,探索技工院校學生體育專項選修課的需求及導向,分析出技工院校全面開展專項選修課對實現終身體育的優勢,得出教師應以專項體育選修課為手段,讓更多學生的個性化特征得以展現,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活動的意識,使終身體育目標得以實現。
關鍵詞:終身體育 技工院校 專項選修課
“專項選修”屬于一種以探究經驗為基本理念的具有生成理念的學習活動。這種教學模式適合現階段的社會整體發展趨勢,是一種新的學習理念及學習形式。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技工院校開展體育專項選修課為研究對象,以廣西南寧技師學院調研群體學生為例(見表1)。
調查結果顯示,通過問卷發放和回收統計,學生對體育問卷的填寫認真積極,男女生問卷回收率頗高,特別是男生以99.8%的回收率和99.5%的有效率居首(見表1)。問卷結果能代表大多數學生的真實意愿,從而能夠發現實際問題,客觀地反映真實情況。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中國知網查閱技工院校、終身體育、專項選修等關鍵詞,提取相關文獻為本研究奠定前期基礎。
(2)數理統計法。運用Excel數理統計方法,整理出調研對象的基本情況,梳理出調研群體的基本特征。
二、問卷結果與分析
1.學生的體育興趣和體育課學習目的調查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59.1%的男生、40.7%的女生對體育課表示非常愛好(見表2),可見大多數學生對體育興趣濃厚,終身體育需要興趣作為支撐。
調查結果顯示,42.7%的學生認為自己學習體育的動機是掌握體育技能,38.3%學生認為自己學習體育的動機是增強體質(見表3),大多數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目的是明確的。
2.學生對體育選項課的認知情況和開設必要性調查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65.4%的學生喜歡專項選項課,30.9%的學生喜歡傳統體育課(見表4),可見大多數學生已經對傳統體育課產生厭倦,不喜歡。現在的體育課學習的時間短,學習內容雜,每個教材的課時安排又較少,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調查結果顯示,67.5%的學生認為開設體育選項課“非常必要”,26.2%的學生認為“有必要”,近6.3%的學生認為開設體育選項課“無所謂”(見表5)。說明開設選項課這一教學組織形式是符合大多數學生的生理、心理和技能需求的,對于終身體育的培養是很有必要的。
3.學生對體育選項課開設項目的調查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每個學生都有著1~3項不同項目的體育愛好和興趣。當今學生興趣愛好廣泛,有強烈接受新事物的欲望,男、女學生愛好率的排列顯示,傳統的三大球和田徑項目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健美操、體育舞蹈項目是集音樂為一體,是一種健身、健美、陶冶情操的良好方式。據了解,很多女學生將它們視為高雅運動,掌握此項運動技能,為今后工作交流、休閑健身、娛樂健美打下良好基礎,可作為終身體育項目培養。
4.開設體育選項課的時間和形式的調查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43.2%學生認為以學期為單位進行選修課學習較好,25.4%認為以學年為單位選修課學習較好(表7)。按學期進行選項教學保證了教學的時長和頻率,在校期間又可以多學習幾個體育項目,這樣的時間和形式更受學生歡迎。
調查結果顯示,55.7%的學生選擇選項課以體育項目為單位和39%的學生選擇以所學專業技能為單位,這兩種較為歡迎(見表8)。專業技能選項課形式受到現有教學組織形式的局限,選項課以學期為單元、以年級為單位,合班按專項進行選項教學可行性較好。選項課更有利于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的提高,彰顯學生的個性特長,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
5.開設體育選項課的評價方式的調查情況
結果顯示,50.6%的學生認為學習過程中進步程度與努力程度相結合進行評價較為合理(表9),即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更能激發學生有效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更有成就感、收獲感,幫助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
三、相關概念的界定與梳理
1.終身體育理念的產生
終身體育理念的產生,主要是主觀以及客觀兩個具體方面的原因共同決定的。從客觀角度來講,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現代化的科學技術使人們的體力勞動逐漸減少,而腦力勞動逐漸增多,這也引起人們體力下降以及健康水平的整體下降,人們參加體育活動和需求不斷增加。二是勞動時間以及強度的不斷下降,讓人們有更多的空閑時間進行體育方面的鍛煉。隨著社會整體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積極投身于體育活動的重要性。
2.終身體育的基本概念
終身體育具體是指通過教育讓學生終身接受體育和進行體育鍛煉活動。技工院校的學生正處于進入職業崗位前的培養的關鍵時期,是終身體育習慣塑成的關鍵時期。在此期間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活動鍛煉的主要目的還是以興趣為主,以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活動的行為習慣為最終的教育目標。教師要通過對體育課程的講解和體育選項課程的設置,讓學生意識到健康的體魄對于人生基本活動的重要性,使體育鍛煉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間斷的一種自覺行為,并在不影響自身身體狀況的條件下進行其他體育項目的鍛煉。
四、技工院校開展專項體育課對終身體育實現的優勢分析
1.專項體育課具有易開展性
終身體育項目一般具有容易展開實施的特點。根據問卷調查顯示,羽毛球、籃球、氣排球、健美操、乒乓球的占比比較高,一部分學生認為民族體育、輪滑等項目是可以在課余時間進行體育鍛煉的項目,而其他的專項項目對于場地的要求并不高。以健美操、武術體育項目為例:只要有一塊較為平整的場地,就可以展開多樣化的小群體訓練活動。
2.專項選修課具有群體的基礎性
專項選修體育活動的范圍十分廣泛,其中的一些項目具有極強的群體基礎性。以羽毛球活動為例:廣西羽毛球運動開展廣泛,運動技能較高,為國家輸送很多優秀的羽毛球人才,在國際比賽上廣西羽毛球健兒都取得過很高的成就。目前,在技工類院校已經成為一個熱門的球類運動項目,羽毛球對場地和專業技能要求不高,更易于教學和組織,社會大眾參與性較高,如體育教師在此時加以合適的引導和教學,培養學生對羽毛球的興趣,可以更好地形成終身進行羽毛球運動的習慣。
五、技工院校如何開設體育專項選修課以實現終身體育目標
1.豐富體育教學活動,優化教學方式
建立選修課平臺管理系統,選擇專業技能強的體育教師分項擔任各項目教師,豐富技工院校體育專項選修課的內容,將學生的發展需求以及社會整體的發展需求進行結合,突破傳統體育教學的局限性。教師要確保體育專項選修課的內容更加具有實用性、社會性,充分調動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能夠充分發揮出來,從而在技工院校專項體育課中獲得更好的體驗,為提高適應社會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為了實現終身體育的基本目標,技工院校體育專項選修課內容應當盡可能地多樣化。其中應該包括體育舞蹈、民族傳統體育、健美操、田徑、女子防身術、球類等一系列的內容,通過合理的安排,讓學生進行自主選擇。在課程教學方面,教師也應該結合現代化技術進行優化創新。借助當下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利用視頻課件等形式提高專項選修課的有效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擴大技工院校學生的體育知識范圍,實現科學化的管理,優化學生的整體體育素養。
2.通過分層教學,實現因材施教
為了更好地實現終身體育教學的目標,專項選修課教學開展應該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化處理,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學生興趣出發,實現更好的教學。通過因材施教,全面培養學生體育綜合素養,提升技工院校學生的體育素質。技工院校學生來自不同的學校和區域,其成長過程之中的身體狀況、興趣愛好也存在著一定差異。在這種情況下單一的體育教學模式很難滿足所有學生的體育需求,所以進行分層教學是一項非常必要工作。技工院校學生已經有了明顯的個性化特征,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讓學生進行合理選擇,有助于增強學生的體育基礎技能。
男生大多比較喜歡進行球類、輪滑等一些對抗挑戰類型的體育活動,而女生大多喜歡健美操、羽毛球等活動。所以,技工院校在專項選修體育課程設置上應當充分考慮到場地和師資的實際情況,應在征求大多數學生意愿的情況下進行項目安排和設置。學校還要尊重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熱門項目人數較多的可根據學生的體育技能掌握情況開設初級班和高級班,以確保專項選修體育課內容安排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保持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終身體育習慣的養成。
3.優化評價體系
傳統的體育考試只是以最終成績為標準,對學生具有一定的束縛性。而終身體育基本理念下,體育課程的評價應該與活動和結果緊密結合,形成一個完整且科學的評價制度。對于學生的評價應該注重于自我能力的提升,將學生的努力學習程度作為評判的重要標準。這種評價理念下才能逐步在技工院校形成一種良好的體育活動文化氛圍,幫助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推進課程改革。
六、小結
為了實現終身體育的目標,有效提高技工院校體育教學的質量,學校應全面開展體育專項選修課,深化學校體育教學改革,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使學生的個性化特征得以充分展現,鍛煉學生的體魄,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活動的意識,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使終身體育目標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徐德華.簡論技工院校學生體育課興趣的培養[J].青少年體育,2018(5).
[2]金巧.淺析大學體育教學中的終身體育教育[J].才智,2019(27).
[3]任蓮香,尹克麗,李航.學校體育應把終身體育作為教育的戰略重點[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1).
[4]王雪梅.淺析體育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武術教學之武德[J].中華武術(研究),2019(10).
[5]孫利紅.體育選項課教學的調查與分析[J].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6(3).
(作者單位:廣西南寧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