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進中等專業學校唐杰
目前,中職院校技能競賽如火如荼,部分院校為了能在技能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將競賽內容強行嵌入日常教學中去,甚至放棄部分常規教學內容,重點強化競賽內容,這明顯違背“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的技能競賽宗旨,將有限的資源用于少數學生,同時違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則。針對此種現象,本文提出了學、訓、賽一體化教學模式并加以具體分析。
學、訓、賽一體化教學模式以職業崗位工作任務為主線,將學習、實訓、競賽3個教學環節有機整合,有序、有目標地推進教學過程。注重學、訓、賽三者之間的統一。學是訓和賽的基礎,訓是學的鞏固與強化,賽是對學和訓的反思與促進,體現學習的自主性,實訓的實踐性,競賽的促進性。
(1)學是訓和賽的基礎。專業課程學習資源應當與職業標準、企業崗位工作任務對接,實訓項目來源于企業典型工作任務,競賽項目內容需要進行二次細分,將細分后的內容有針對性地嵌入日常理實一體化教學任務和實訓項目中。
(2)訓是學的鞏固與強化。通過碎片化知識學習,依托實訓,能將零碎的知識靈活運用,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技能操作能力,也能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3)賽是對學和訓的反思與促進。通過多形式、多渠道競賽讓學生發現理論知識學習、技能實踐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并在后期理論知識學習、技能實踐環節中進行補缺,從而形成理實一體化學習→技能強化綜合運用→競賽結果反思→理實一體化再學習的學習路徑,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知識綜合運用能力。
在急功近利的心態驅使下,大多數中職院校將教學與競賽訓練兩個環節分開,日常教學環節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而競賽內容與日常教學相差甚遠,采用僵化的訓練方式,學生日常學習的內容與實訓、競賽內容不一致,競賽純粹是為了競賽,對學、訓沒有促進和反思作用。筆者通過調研發現,多所學校存在以下問題。
(1)大多數中職院校將競賽項目嵌入日常教學,但均未經過企業調研,僅僅是經過簡單劃撥直接設定相關教學項目,這明顯違背課程建設的基本思路。
(2)教學內容、實訓內容、競賽內容缺乏有機統一和延續。
(3)競賽反饋機制缺失。競賽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學習、發現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便今后改進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但所有參加調研的學校都沒有競賽反饋機制,競賽后教學和實訓沒有改進,只關注競賽成績,這明顯違背以賽促教、以賽促改的原則。
這樣的學、訓、賽教學無法激發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難以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對學生技能的提升產生了制約作用。因此筆者認為改變學、訓、賽各環節相對獨立的現狀有助于發揮競賽對學生理實一體化學習、實訓的改進作用。學、訓、賽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運用,能帶動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方法、評價方式的改進和創新,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提高學生創新創業意識。
(1)緊密圍繞企業崗位能力,研究學、訓、賽的知識點和技能點。從企業崗位能力調研入手,經過專項工作任務分析,得出若干知識、技能要素,結合競賽內容,設置典型教學工作任務、實訓工作任務、競賽工作任務,實現學、訓、賽知識體系相輔相成,實訓內容有連貫性、遞進性,競賽反饋有指向性和針對性。
(2)依托信息化教學平臺,研究學、訓、賽信息化教學資源。立足課堂教學、依托信息化教學平臺,驗證教學內容、實訓項目、競賽內容的銜接度,形成有效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信息化課程的在線學習界面如圖1所示。
(3)通過競賽組織,研究競賽時機、競賽過程測量點、競賽反饋機制對學和訓的促進作用。競賽時機與學習進度保持同步。競賽時機一般選擇在理實一體化教學、實訓完成后進行,通過競賽反思知識點掌握程度并取長補短。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從職業崗位能力要素出發制定競賽綜合評價方案。競賽結果反饋后理教學和實訓需要改進和鞏固,要針對結果進行逐個剖析,并進行必要的再講解和再訓練,使學生對理論知識和技能掌握更牢固。
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歷時2個學期,共有9所職業學校參與改革實踐,筆者選取各校本專業17級任意2個行政班(30人/班)做為比較對象,其中1個班采用學、訓、賽一體化模式進行教學,稱之為“實驗班”;另1個班采用常規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教學,稱為“非實驗班”,學習效果分析如下。
(1)競賽成績提高。9所學校經過一年的實踐,從實驗班遴選出的學生參加技能競賽成績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競賽獲獎情況見表1所列。
(2)實驗班學生較非實驗班學生專業課成績優。《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是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核心課程,課程所涉及的工作任務在企業實際崗位中使用頻次高,國家和省級競賽中該課程內容占比20%,因此選取該課程的理論、實訓、競賽3項成績的總評成績(總評成績=理論成績*30%+實訓成績*30%+競賽成績*40%)做為比較依據,總評成績對比見表2所列。

圖1信息化課程在線學習(截屏)
(3)厘清了學、訓、賽三者間的關系,構建了閉環的學、訓、賽知識體系。教學內容源自企業實際工作任務與實訓內容、競賽內容相吻合,實訓內容有連貫性、遞進性,競賽反饋有指向性、針對性,對知識點、技能點查漏補缺、有的放矢。學、訓、賽一體化教學模式如圖2所示,學是訓和賽的基礎,訓是學的鞏固與強化,賽是對學和訓的反思與促進,該模式體現了學習的自主性、實訓的實踐性和競賽的促進性。
(4)“大數據”促進了動態課程教學資源的加速生成。課堂教學活動中,評估環節充分使用信息化教學平臺,為學、訓、賽的即時反饋、學生學習情況的大數據分析提供有效數據,為教師組織課堂教學、動態調整教學方案提供依據,為賽后進行補差、技能再強化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證據。

表1競賽獲獎情況

表2 實驗班與非實驗班專業核心課總評成績對比
學、訓、賽一體化教學模式將知識內容與技術、技能培養相融合,理論和實踐教學場所相融合,實訓內容與競賽內容相融合,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功能相互交叉,知識、技術和技能培養的落腳點相互交叉,競賽評價反饋、實訓評價反饋對理論學習的促進作用相互交叉,通過設置模塊化的“專業核心教學與訓練項目”實現理論學習和實訓學習、競賽的統一,實現了多元整合。

圖2 學、訓、賽一體化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