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曾鑫
根據《湖北省教育廳關于開展普通本科高校與高職院校聯合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試點工作的通知》(鄂教高〔2015〕2號)要求,為了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和完善創新技術技能型本科人才培養機制,全面提高汽車服務工程專業技術技能型本科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提升高等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創辦讓學生滿意、家長滿意、社會滿意的高等教育,我校根據自身專業優勢與武漢商學院機電工程與汽車服務學院統籌協作,積極創新,深入探索和推動“3+2”專本一體化技術技能型人才聯合培養工作,探索實踐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專本銜接、五年一體化貫通培養運行機制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我校“3+2”專本銜接班自2015年開始招生以來,已經招收了五屆學生,完成了兩屆學生轉段工作。2018年首屆學生共55人參加轉段考核,51人順利通過考核轉入本科階段學習;2019年6月第二屆學生共61人參加轉段考核,全部通過考核轉入本科階段學習。
在學生培養方面,我校和武漢商學院依據行業需求和企業標準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以整體設計、分段實施、分工合作的原則來實施教學運行管理、教學質量監控和質量評價機制,全面、規范地落實人才培養的各個主要環節。培養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并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的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掌握汽車檢測、汽車維修、汽車營銷與保險和二手車鑒定與評估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初步具備技術、經營、服務和解決汽車后市場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能夠在汽車服務相關企業從事與汽車服務工程有關的汽車技術服務管理、銷售、檢測、診斷、維修、保險、二手車等方面工作,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高度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依托兩校教育資源優勢,共同探討和制訂“3+2”專本銜接培養方案,確保專業課教學符合汽車服務類人才培養要求。專業課程安排從整體專業教學出發,針對相互重復的教學內容進行適當取舍,做到合理分配,互相補充,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從而達到最優的專業課知識結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我校組建了優秀的教師團隊開展教學。按照人才培養目標及規格要求,保障師資數量,提高師資質量,優化師資結構,培養一批在汽車檢測、汽車市場營銷、汽車后市場企業管理等領域具有一定影響的學術中堅人才,形成具有較強實力的教科研團隊,成立楚天名師指導團隊。專任教師不少于14人,其中高級職稱不少于4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比例不低于85%。專業課教師中“雙師型”教師比例達100%。
“3+2”專本銜接人才培養的實施以理實一體化為主,在專業培養上采用優秀教師團隊實施教學,課程設置上以學生為主體合理地安排專業課內容,在評價上采用過程化考核方式檢驗人才培養質量。
(1)構建以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綜合素質養成的三維立體教學模式。以應用型本科技能型人才為培養目標,利用基礎課程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開拓學生視野,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全方位利用工學一體化實訓室、專用教育信息平臺及數字仿真實驗室開展教學,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讓學生對汽車專業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習動力,進而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2)專任教師和外聘專家共同實施教學。教師團隊采用理論課教師和高級工程師搭配的方式展開一體式教學,以確保教學質量,切實保證學生能夠懂理論、會操作并能解決實際問題。為了提高教師團隊的素質和質量,每年我校教務科組織和安排各教研室教師參加職業教育培訓,了解行業最新動態和信息,適時轉變和改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針對實際車輛常見的故障問題,與企業技術專家建立深度交流與合作機制,打通學生校外實踐通道,塑造學生的正確擇業觀和培養學生的職業規劃。
(3)課程評價及考核。為了更好地實現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合理、充分地利用實訓室設備,針對汽車專業課實踐性和操作性強的特點,建立了過程化考核標準。過程化考核內容包括:平時成績(考勤和課堂表現)、小組知識競爭、實際操作技巧、任務完成情況和課下作業。各環節緊密結合依次推進,讓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動手能力,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4年來,從學生的入學教育和專業教育開始,我們始終與本科院校一起探索人才培養新思路,定期組織學生和教師交流,每年組織一次學生赴本科院校訪學,安排專門的學術報告,組織籃球對抗賽等。每學期召開一次專本銜接班的教學工作研討會,將承擔教學任務的人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和電子工程學院的教研室主任及任課教師請來與學生代表一起協商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轉段考核成績普遍不高,尤其英語考核成績較低。針對此情況,我校專門增加英語課時,選取骨干教師對學生的英語進行補習,組織班級開展英語晨讀等活動,組織專業課教師對學生前階段學習的理論課程、實踐課程進行集中專題補習。
(2)課程設置沒有適應轉段考核的時間安排。人才培養方案中的第6學期課程的時間設置沒有適應教育廳對轉段考核的要求。針對此情況,我們對人才培養方案第6學期課程開設時間進行調整,提前到5月份完成課程的教學和考試,后期增加轉段考核復習時間,使得學生能夠集中精力進行轉段考核復習。
(3)課程設置沒有及時適應汽車產業新變化。針對汽車產業發展中的新能源、智能化、網聯化等新變化,及時增設汽車智能網聯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等課程,增加汽車網絡技術、C語言程序設計等課程的課時數,以適應培養產業人才的新需求。
專本銜接人才培養模式是適應我國當代社會產業發展新需要的一種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我們將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該模式,為區域經濟發展和行業企業提供汽車服務類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