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市機電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潘獻鎮
隨著石油資源的日益減少和二氧化碳氣體的廣泛排放,能源和環境保護問題已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國家層面也已經實施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取代石油的新能源也是呼之欲出。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隨之興起,新能源汽車產業正進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目前新能源汽車專業也在全國各職業院校廣泛開展建設,如何更好地開展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已成為當下的一個熱點問題。
在建設新能源汽車專業時必須依靠國家政策,從國家戰略角度看,目前的產業基礎決定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重點依然是純電動汽車領域,與此同時,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也要一并發展。這就為我們現在的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方向指引。
除了國家政策的指引,在開展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時,我們更加需要對當地的人才市場進行深入調研,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是專業建設中對人才的培養定位。通過廣泛調研,深入分析專業面向的珠三角及廣東省區域內的就業崗位、崗位職責、工作內容、能力要求及任職資格等,確定本專業人才培養標準及人才培養規格,以就業為導向,職業能力為目標,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
在開設新能源汽車專業時學生的質量也應該是考慮的關鍵。高職院校的學生都是經過考試錄取的,他們已經經過考試篩選而進入該專業,或者更高要求的院校會在學生進入大學之后,再經過定位專業方向而進行重新選拔新能源汽車專業的學生,這樣可以確保該專業學生的質量。但是中職學校的學生生源是免試入學的,中職的學生只要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不管成績好與壞,只要報名都可以進入中職學校就讀。新能源汽車專業里涉及到有關電方面的知識,報名該專業的學生應該要有一定的基礎。所以在開設新能源汽車專業時,有必要對報名該專業的學生再進行篩選,確保該專業的學生能跟得上教學節奏,否則學生的基礎水平參差不齊,會影響到專業教學效果及教學質量,同時也會給該專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帶來一定的阻力。所以在中職學校開設新能源汽車專業,學生的認知水平是我們開設課程的依據,學生的質量是我們成功開設該專業的前提保障。
開設新能源汽車專業像任何其他專業一樣,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非常重要。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主要包括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及專業拓展課。專業基礎課主要有《新能源汽車專業概論》《汽車零件識圖》《汽車機械基礎及應用》《汽車電工電子技術基礎》及《汽車構造與維修》等。專業核心課程主要有《新能源汽車高壓用電安全》《動力電池及管理系統》《驅動電機及控制技術》《新能源汽車維護與保養》《新能源汽車整車控制系統檢修》《新能源汽車輔助系統檢修》《車聯網與智能汽車技術》等。專業拓展課主要有《汽車營銷實務》《汽車服務企業管理》《汽車配件管理》《汽車車身焊接技術》及《職業認知》等。對于中職學校來說,專業課應該以“夠用、實用”為原則。
根據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設置,必須要有過硬的師資隊伍來保證教學質量。職業學校汽車專業教師都是傳統汽車的先行者,他們也剛接觸新能源汽車技術,對新能源汽車的結構和控制理論都是零基礎。所以在開設新能源汽車專業之前,學校應該將該專業的部分教師送到企業進行新能源汽車技術培訓,讓他們掌握新能源汽車結構和維修知識,以滿足開設新能源汽車專業的師資隊伍需要。
有了課程設置,也有了教師隊伍,那么開設新能源汽車專業還要有足夠的新能源設備。盡管學校派出了教師去學習相關的新能源技術知識,但是如果沒有配套的實訓車輛和儀器設備,即使教師的理論水平再高,也培養不出高質量的新能源技術人才。雖然現在很多中職學校都在努力與市場接軌,緊跟時代步伐,但是新能源汽車專業實訓設備還是非常緊缺,甚至有些學校根本沒有新能源車輛和設備。有些學校雖然有相應的設備但數量有限,那么在開展實訓課時,學生的實踐操作也會受到影響。中職學校的學生喜歡動手實踐,只有新能源設備充足,教師通過理論講解,實際動手操作示范,學生通過聽與做,從教師講解中學到理論,再從實踐中悟到教師所講,真正達到“學中做,做中學”的效果,學生才會掌握知識和技能。所以設備充足也是一所學校開設新能源汽車專業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綜上所述,在開設新能源汽車專業時,必須要充分探究政策方向與市場需求,以學生的認知水平為依據,開設相對應的課程;以時代發展為步伐,加強師資培訓,提升教師專業的知識水平;以學校辦學資金為依托,配備充足的資源設備,為教學提供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