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智實
摘 要:在風險管理視角下企業的內部控制受到人們的關注,尤其是對于我國的非上市民營企業來說,合理著眼于風險管理的視角,最大程度上提升企業內部的控制才能夠在本質意義上實現使其的發展。由此,本文通過對現階段經濟發展背景下風險管理工作入手進行研究,探究這一視角下的非上市民營企業的內部控制路徑,以期能夠對未來的企業管理工作發展做出幫助。
關鍵詞:風險管理 ?非上市民營企業 ?內部控制
一、企業風險管理的內部控制整合框架
基于風險管理狀態下的內部控制框架整合環節,一方面需要凸顯風險管理對于企業管理的持續性特征,將風險管理作為一個長期的管理工作落實到企業相關政策的制定的過程中去,以此來實現風險管理服務于企業發展的宏偉目標。比如,就這一環節企業的風險管理內部控制來說,一般包括有關風險項目因素的識別、風險因素的均衡、控制以及風險控制效果評價等,將這類型風險管理項目融入到企業的內部控制框架中不僅能夠實現企業內部管理體系的自我完善,同時還能夠凝聚企業中全體成員的力量,最大程度地推動民營企業的健康、長足發展。
二、我國非上市民營企業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現狀分析
截止到2018年底,我國非上市民營企業已然超過數千萬家,不僅占到了我國近百分之六十以上的GDP,同時占據了我國的大部分稅收收入,為國家后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隨著其發展腳步的推進,非上市民營企業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逐漸地凸顯出來。
(一)非上市民營企業管理人員對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認識不足
雖然大部分的企業都按照傳統的管理思維制定了相關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規章。但是,受管理者能力水平的限制,致使很多管理人員并沒有將有關風險管理、內部控制的理念、舉措落實在實際的企業管理過程中,造成了企業內部控制、風險管理流于表面,同時限制了這一管理舉措在實際企業管理中的落實。
(二)非上市民營企業管理不夠規范,內控難以發揮作用
大部分的企業內部管理體制都會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規范的問題,尤其是部分民營企業會隨著經營側重的轉變隨之大幅轉變原有的管理體系,這就不可避免會對實際的企業管理造成漏洞,導致內部控制無法實現預期的效果。比如,目前比較常見的企業管理問題就是企業內部的審計部門、監管部門形同虛設,為后續企業的經營管理埋下隱患。
(三)非上市民營企業治理結構存在的風險
在治理結構方面,某集團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建立了符合現代企業治理特征的法人治理結構,并追求內部人控制有其存在的優勢。然而,對于部分發展中的非上市民營企業來說,在發展的過程中會出現內部管理發展速度無法適配企業經濟發展速率的問題,這種情況的出現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企業內部治理的結構存在隱患,尤其是涉及到不同地域、不同規模、不同機構組成的非上市民營企業來說,治理結構不健全帶給企業的風險則會更加的明顯。比如,職責劃分的不準確就必然會造成出現問題時各個部門相互推諉,從而提升企業的經濟損失。
(四)非上市民營企業的企業文化存在風險
盡管有海爾集團這樣的具有可執行的企業文化(在海爾成立初期提出了無私奉獻、追求卓越的海爾精神,以及提出了迅速反應、馬上行動的海爾作風)具有了現代企業治理的特征,為當時的非上市民營企業做出了典范,但是大部分非上市的民營企業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對于企業文化構建的重視程度較弱,這就導致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企業文化中也蘊含著一定的風險因素。企業文化構建的不完善就很容易引發企業員工發展方向與企業發展存在不一致,為企業埋下嚴重的人力資源隱患,同時限制企業的發展、創新。
三、我國非上市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機制
新時代,民營企業應著眼于自身實際情況,結合外界經濟市場的發展環境,構建貼合自身發展特征、發展方向的內部控制風險管理機制,從而實現推動企業發展的核心目標。
(一)風險測評系統
現代企業由于面對的內外環境都有很大變化導致企業生產經營身處競爭的壓力和風險,采取風險管理是現代企業得以存續的重要手段,其中風險測評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風險測評是企業基于風險管理視角下開展內部控制的基礎環節,只有全面的測評出企業運行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才能夠確保后續控制措施針對性的落實下去。就這一風險測評系統來說,一方面應針對民營企業中某一重點崗位或某一重點環節入手進行測評,通過針對員工日常工作流程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評測其可能存在的風險數值,以此來實現對內部控制的預警;另一方面,則應針對企業整體的風險事項進行測評。
(二)風險控制系統
某公司失敗的案例足以說明現代企業需要采取并認真執行企業內部風險控制。在完成了對風險的測評之后,就需要針對可能存在風險的因素進行控制,結合目前我國非上市民營企業的現狀來說,就風險控制系統來說其側重大都應針對經營業務風險的控制、決策風險的控制以及財務風險的控制三方面入手。比如,布爾數據會針對企業經營過程的各種數據及管理等,借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提供專業化的智能風控解決方案。就經營業務風險控制而言,企業可以根據實際的經營管理現狀組織專業的經營業務管理團隊,使其能夠結合不同階段的企業經濟發展現狀完善企業的內部管理流程,幫助企業最大程度上提升實際的經營管理水平,同時夯實預期的風險控制管理目標;而就決策風險的管控而言,需要轉變原有非上市民營企業管理中常見的“一言堂”問題,對于某些重要決策崗位可以采取定期輪崗制度的同時最大程度上確保決策崗位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三)風險監控系統
現代企業由于采用了互聯網,使得企業數據具有網絡化和非封閉性,而企業財務管理部門又相對獨立及受到的監管又相對傳統,這導致現代企業存在相當的財務風險,需要通過風險監控系統加強防范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企業風險監控系統也是內部控制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如果想要實現預期的監控效果,就需要從提升企業內部從業人員對于風險管控的意識入手,用積極的態度應用企業日常經濟運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最大程度上消除企業運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盲點,優化經濟決策制定的完善性、科學性等目標,以此來推動企業管理工作的發展。
四、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體系的發展,在風險管理的視角下優化企業的內部控制、通過對企業內部控制過程中有關風險事項的測評、控制以及監控,就成為了未來非上市民營企業發展的必然方向。
參考文獻:
[1]陳穎瀟.民營企業財務風險研究——以海航集團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19(31):99-102.
[2]方莉.民營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改善措施——以L集團為例[J].現代商業,2019(29):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