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霞
摘 要:糧食是關系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糧食儲備作為我國戰略儲備的關鍵內容,為保障糧食收儲的正常運行,實現戰略目標,應加強國有糧食收儲企業的內部控制,促進企業健康持續運轉。然而,在企業實際內部控制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企業健康運行。對此,全面落實內部控制,有效杜絕各類風險影響我國糧食安全,對企業運營和國家戰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國有糧食收儲企業的內部控制展開探討。
關鍵詞:糧食收儲企業 ?內部控制 ?問題 ?措施
糧食收儲企業作為國有企業,承擔著保障糧食安全、調控我國糧食的供求關系、穩定糧食市場等任務,并且企業收儲的糧食還作為國家對自然災害與重大突發事情的戰略物資存在。由此可見,糧食收儲企業在我國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推動糧食收儲企業的健康持續運行,履行企業的職責,保障戰略儲備的充足,應全面落實內部控制,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一、糧食收儲企業落實內部控制的意義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糧食政策不斷優化調整,糧食收儲企業為發揮內部控制作用,必須及時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穩定糧食收儲企業,提高企業抵抗風險的能力,保障我國糧食的安全性,從而實現“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端在自己的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的目標。具體來講,落實內部控制具有如下作用:其一,推動了糧食收儲企業對國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會計法明確規定,企業應完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保障生產經營的合理合法。以健全內控制度,促使企業各個部門相互協調、相互制約,及時反映可能存在的問題,如經營管理的違規與違法現象,保障國家政策方針在企業內部得到有效貫徹執行;其二,內部控制推動了糧食收儲企業健康發展。內部控制作為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落實內部控制,有助于保障企業各部門的協同運轉,推動企業向前發展,增強企業的經營效益。具體表現為改善了企業經營方式,為經營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幫助;保障了企業資產的完整與安全,防范資產流失現象;保障了業務經營信息、財務會計資料的完整性、真實性;企業財務活動的合法性得到保障;其三,深化了糧食收儲企業的內部改革,提高了企業經營管理效益。一直以來,我國糧食收儲企業都在改革轉制,內部控制的落實,推動了企業內部體制改革,促進了經營管理活動與管理制度的創新,部門職權明確,預防了管理漏洞與效益流失,企業經營效益顯著提升。
二、國有糧食收儲企業內部控制問題
(一)內部控制機制仍不完善
表面上看,國有糧食收儲企業是獨立企業,是法律實體。但是,在我國大多數國有糧食收儲企業中,仍受到地方主管部門間接甚至直接領導,包括干部調配、企業經營管理統一等等。所以,國有糧食收儲企業形式上為公司制,實際上仍采用傳統管理方式。該種形式下,即使企業引入內部控制,相關機制也很難完善并得到有效落實。并且,進入市場化后,糧食收儲企業仍受到上級主管部門調控,執行政策性與指令性任務,根據上級領導要求開展,內部控制意識欠缺。當前,國家簡政放權,實行自主管理,國有糧食儲備企業也進入了轉型時期,對于內部控制重視度卻明顯欠缺,未建立規范程序,諸多工作都是先實施后審議,導致內部控制成為應付檢查的一種擺設,即使建立內控制度,制度健全和能否落實也難以保障。
(二)內部控制執行力度不足
國有糧食收儲企業在內部控制過程中,需要涵蓋較多內容,如人員職能的控制、資產核算控制、監督考核控制、內部管理控制等。然而,在我國多數糧食收儲企業中,普遍存在重經營而輕管理現象,企業高層管理者對內部控制重視不夠,在內部控制制度執行過程中,并未配備專業的內控人員,導致內控工作執行力度不足,內控效果難以保障。同時,在內部監督考核上,監督考核機制的欠缺,制約了糧食收儲企業內控工作的高效開展。
(三)內部監督稍顯薄弱
糧食儲備企業作為國有企業,其的健康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對此,糧食儲備企業應重視內部控制工作,構建監督評價機制,對企業各項業務活動進行監督,全面控制各項風險,促進各項活動順利進行。然而,糧食收儲企業更重視糧食的收儲,經營效益難以保障,員工薪資待遇較低,很難吸引高素質人員,導致企業內審人員欠缺,多是由財務人員兼任,內部審計監督的獨立性難以保障。
三、國有糧食收儲企業內部控制措施
(一)完善內部控制機制
首先,糧食收儲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應真正認識到內部控制的內涵,意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作用,由領導層引領旗下員工,全面增強內部員工內控意識。同時,培養員工的責任感與價值觀念,樹立現代化管理理念,增強員工風險意識、法制觀念。其次,糧食收儲企業應構建規范的治理結構、議事規則,構建職工分工制度與制衡制度。同時,根據企業業務特點,依照國企內控要求,制定管理制度,結合責權利,將責任落實在各崗位,調動員工積極性,從而完善內部控制機制。最后,糧食儲備企業應重視員工素質,構建優良企業文化,加強員工培訓工作,制定科學的聘任制度,選擇專業內控人員,為內部控制機制的完善與落實奠定基礎。
(二)增強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力度
目前,我國多數糧食收儲企業對內部控制重視度不足,內部控制相關制度還不夠完善,薄弱點較多,影響了內部控制的實踐。而導致該現象的原因為:企業并未重視內部控制,重經營、輕管理的現象仍然普遍存在,影響了內部控制執行。對此,糧食收儲企業應深入了解內部控制,設置專業的內控機構,執行科學的內控制度,為內部控制的落實提供有力保障,推動糧食收儲企業健康運行。
(三)強化企業內部監督
內部監督作為內部控制落實的重點,內部監督工作的強化,對內部控制的效用發揮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為強化內部監督水平,首先,糧食收儲企業應構建完善的內部監督制度,并將監督工作滲透至企業各項管理活動中,全面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實現企業資產的保值增值。其次,內部控制不應由財務人員擔任,應配備專業的內部審計人員,企業可適當提升薪資待遇,構建內部審計團隊,由企業負責人直接領導,保障內部審計監督的權威性與獨立性,從而充分發揮出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和是否得到有效執行進行評價,推動內部控制工作的深入開展。最后,加強日常監督與專項監督,前者貫徹于企業日常經營管理中,一旦發現內控缺陷,應及時匯報并制定解決方案。后者針對內控某些方面或某一方面,如:對儲備糧的輪換進行專項監督,既保障購入糧食的質量與數量,又控制輪換費用,全面提高企業社會與經濟效益。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國有糧食收儲企業發展中,內部控制的落實,有助于促進企業改革步伐,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但是,在企業實際內部控制中,仍存在一定問題,內部控制機制并不完善,內部控制執行力度不足,內部監督稍顯薄弱,嚴重影響了內部控制的落實。對此,完善內部控制機制,提高內部控制執行的力度,強化企業內部監督。以此全面發揮內部控制的效果,實現企業增值保值,促進企業健康運轉,全面發揮糧食收儲企業的作用,保障國家戰略儲備的糧食安全與充足。
參考文獻:
[1]王玲.國有糧食收儲企業內部控制中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17(1):155-156.
[2]李彬.探究地方國有糧食儲備企業內部控制的問題與對策[J].經貿實踐, 2018(4):277+279.
[3]安欣.探析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財會學習,2019(16):234-234.
[4]汪文忠.國有糧食儲備企業內部控制的問題與對策[J].糧食問題研究,2018(4):41-44.
[5]鄒小平.國有糧食儲備企業內部控制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8(1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