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
生命在于運動,這已經是大家的共識。很多老人都注重身體鍛煉,重視身體的活動,卻往往忽略口腔的運動。醫學上有一種病癥群叫做“廢用癥候群”,主要用來描述因不活動而導致的身體多重系統惡化。引發廢用癥候群的原因不只是骨骼、肌肉的退化,廢用的第一步,往往是從口腔周圍肌肉退化開始的!
口腔保養往往可以決定我們的生活質量,其包含吞咽、說話、美觀等功能,尤其是咀嚼能力,如果牙口不佳,就會直接影響進食和溝通的意愿。醫學上,老年人因口腔功能退化,進而影響全身健康的情況非常普遍。
很多人都知道吃飯細嚼慢咽既有利于腸胃消化,又是防止發胖的好辦法。其實,吃飯多咀嚼的好處還遠不止這些。
日本岐阜大學的咀嚼學會在研究中發現,受試者只咀嚼了兩分鐘食物,回答問題的正確率就比平常增加30%,這個結果意味著兩分鐘的咀嚼行為使記憶力得到了提高。研究人員發現,咀嚼會刺激腦部主管記憶力的部分。腦部的海馬區細胞,也就是掌管學習的部分,會隨著年紀增大而衰退,短期記憶力也會衰退,而咀嚼的動作可以增加海馬區細胞的活躍性,防止其老化。英國諾森布里亞大學研究人員同樣證實,多咀嚼可加快心臟運動,使腦部激素分泌增多,從而思維能力和記憶力也隨之提高。
此外,咀嚼還能促使人分泌唾液,而大腦中負責分泌唾液的區域與記憶和學習有密切關系。因此,吃飯時多咀嚼、飯后漱口、經常叩齒,都能幫助提高腦活力。
進食的過程,就是口腔各種組織的協作結果。首先口唇要能閉合,吞咽時舌頭要頂住上顎,另外,舌根上方的軟顎在吞咽時要能遮住鼻腔,讓整個口腔密閉,這3要素缺一不可。要讓口腔內部肌肉更靈活,可多練習3個拼音:P、T、K,其中,“P”可訓練口唇,“T”可訓練舌頭,“K”能訓練軟顎。
另外,別認為老年人吃“軟質”“流質”食物是理所當然,這其實不利于增加咀嚼和吞咽的機會。老年人平時需有意識地練習,時常吃點堅果類等具有咬勁兒的食物,維持咀嚼肌的適當機能。
除了必要的口腔肌肉訓練,大家也可以嘗試做一些關于嘴唇的鍛煉,以有效延緩衰老和廢用進程,并保持面色紅潤。這里推薦3種嘴唇操——
開閉嘴唇法:將嘴巴最大限度地張開,發“啊”聲或哈氣,然后再閉合,有節奏地一張一合,連續100次,或持續2~3分鐘。
擦搓嘴唇法:嘴唇閉好,用一只手的兩個手指在嘴唇上輕輕地搓,直到嘴唇變紅或有發熱感。這個方法能夠有效維持嘴部形態,還能改善口腔的血液循環。
閉唇鼓腮法:鼓起左腮,用力吹氣,使氣流通過左嘴角呼出,再鼓起右腮,用力吹氣,使氣流通過右嘴角呼出,反復多次。這個動作可防止腮部肌肉萎縮塌陷。
很多人以為“牙齒有那么多顆,少1、2顆沒關系”??墒聦嵤?,只要缺1顆牙,整個咀嚼功能就會受影響,咬合需要兩側顎關節平衡,當單側咬久了,會影響顳顎關節,使得牙齒排列跟著移動。所以,牙齒缺損時,一定要及時補。
另外要注意,當年紀增長,唾液腺功能也會退化,引起口唇發干等問題,會讓細菌容易滋生,破壞牙齒和牙周。許多老年人口水分泌不足,主要原因并非“老化”,而是服用很多認知癥、精神疾病、高血壓藥物等,副作用就是抑制口水分泌,引起口干。即使患者使用鼻胃管,口腔還是會產生大量細菌,和正常人一樣要注意清潔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