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無情蔓延。
2020年春節,提前準備好的旅行計劃,基本全部泡湯。為了控制疫情傳播,武漢封城,全國倡“宅”,旅游業似乎按下了“暫停”鍵。
中小企業哀鴻遍野,正常的產業鏈節奏被打亂,往年火熱的旅游業,如今就像奔跑的人突然絆了一跤,收入停了,成本卻還在增加。
面對無力更改的“黑天鵝”事件,盡管文旅部決定向旅行社暫退部分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的80%,這無疑緩解了旅游行業的部分壓力,但“凜冬”之下,企業不能坐以待斃,又該如何自救呢?
對于中小企業自救措施,著名旅游業專家魏小安給出的方子是:歇業、減薪、抱團取暖。
據了解,疫情期間懶貓旅行團隊有8成員工休假,每個崗位只留1人值班。其CEO楊景表示“萬一有人要訂5月以后的產品,還有負責人接待。”在特殊時期值班,不僅是為消費者考慮,同時也是為疫情結束后企業有效運營做打算。
丘吉爾說過一句話,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也許這個危機正是個別企業脫穎而出、跑贏市場的一個轉機。
值得一提的是,懶貓旅行比其他中小旅游企業幸運些,它在資金風控方面一直比較嚴格,現金較充裕,簡單來說企業支撐一年沒有問題。旅游業屬于風險業務型企業,懶貓旅行平時的風險防范做得比較嚴謹,在關鍵時期恰好能幫助企業撐過難關。
平時功課做得好,突發考試也不會不及格。
面對疫情,一些業內專家認為,對于旅行社而言,主題化、特色化的產品將會成為未來的趨勢。就算旅游業目前處于暫停期,但有能力的旅行社,依然可以開發自己的產品內容體系,準備好相應的素材。同時,利用線上流量維系客戶關系、梳理產品方向,為日后運營做鋪墊。
易游天下國旅創始人甄浩認為,提前預售很有效。對于組團社來說要“捂住口袋”,與客人友好協商,爭取用會員制和預付產品的形式,少退現金,將更多的現金留在公司。對于批發社來說,要“上下逢源”,與上下游合作伙伴協商,將資金作為預付款減少損失。對于地接社來說,可以采用“延長周期,提前預售”的方式回籠資金。
如果易游天下國旅抓住機遇跟景區、酒店等有效溝通規則,協商出一款產品,讓利給組團社和批發商,在這個時間點提供給游客,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來看眾信旅游,其公司提前制定疫情過后的產品計劃和資源采購計劃,布局增速較高的環節打開市場。眾信旅游除了旅游批發零售、整合營銷,業務觸角還延伸至游學、移民置業、貨幣兌換、購物退稅、海外資源運營等與旅行相關的諸多領域,并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不難發現,這些因素對全年業績修復將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
旅游行業何時解除“冰封”取決于疫情的發展。疫情過后,相信人們被禁錮在方寸之間的腳步會邁向遠方,旅游業巨大的需求轉化市場,就看誰能提前預判,提前謀劃,適時獲取,成為崛起的中小企業。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相信旅游業的種子會灑遍全球,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