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快70歲的老陳有一個習慣,常年戴著一雙手套,與人握手時,很容易被誤會不尊重人。但老陳也很委屈,“如果我摘下手套,別人會更尷尬。”原來,手套包裹下的雙手,滿是紅斑、鱗屑,不知情的人一看到都會有些害怕——這么一雙手,是不是有什么傳染病,握上去會不會被傳染?漸漸地,老陳越來越害怕握手,于是干脆常年戴上手套,盡量躲避這個麻煩。
其實,老陳手上的毛病,也在困擾著全世界上億人群。該病名為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一種難以根治、容易反復發作的皮膚慢性炎癥性疾病。它的皮疹特點是大小不等的紅色鱗屑性斑塊,皮疹上常覆蓋大量干燥的銀白色鱗屑。該病容易在冬春季復發與加重,嚴重時脫落的皮屑如雪花飛舞,很煞風景,影響社交,給患者肉體和精神上帶來較大的壓力。
銀屑病是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病程較長,有易復發傾向,有的病例幾乎終生不愈。該病可在任何年齡發生,患者有小到出生幾個月的嬰兒,大到70、80歲的白發老人,但主要以青壯年為主。典型表現為鱗屑型紅斑或斑塊,可局限于身體一處,也可廣泛分布全身。需強調的是,銀屑病并不是由真菌感染或傳染性微生物引起的,不存在相關病原體,因此也不會傳染給他人。同時,銀屑病患者掉落的皮屑只是皮損造成的鱗屑,也無傳染性,所以患者及其親屬朋友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無需顧慮。
銀屑病的確切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但研究發現,其發病與遺傳、感染、免疫異常、內分泌、生活習慣、外傷、皮膚屏障功能缺陷等多種因素有關。
遺傳 相當一部分患者有家族性發病史,有的家族有明顯的遺傳傾向,一般認為有家族史者約占30%。
感染 有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史者易發病,特別是小兒銀屑病10%~20%的病例伴有急性扁桃體炎或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許多學者從體液免疫(抗鏈球菌組)、細胞免疫(外周血及皮損T細胞)、細菌培養和治療等方面均證實,鏈球菌感染與銀屑病發病和病程遷延有關。
免疫異常 銀屑病是免疫介導的炎癥性皮膚病,其發病與炎癥細胞浸潤和炎癥因子有關。
內分泌因素 部分女性患者妊娠后皮損減輕甚至消失,分娩后加重。
其他 如飲酒、吸煙、外傷、精神創傷、某些理化因素和藥物的刺激、氣候變化劇烈、潮濕、嚴寒等與銀屑病的發病也有關系。
出門診的時候,經常有患者問:“醫生,麻煩您幫我看一眼,我這是不是牛皮癬?”
銀屑病是一種對健康和美觀都影響很大的疾病,許多患者因此而常常感到焦慮,甚至抑郁。所以,很多人只要發現皮膚上出現紅點,就擔心自己患上了牛皮癬。其實,銀屑病常見4型,即尋常型銀屑病、膿皰型銀屑病、紅皮病型銀屑病以及關節病型銀屑病,其中又以尋常型銀屑病最為常見。尋常型銀屑病的皮損特征有以下幾點:
發病 首次發作多為急性發病,也有很多人是在上呼吸道感染后發作。
Auspitz征 牛皮癬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特征,即輕刮皮疹可見白色鱗屑,且鱗屑易于刮脫,刮凈后皮膚呈淡紅發亮的半透明薄膜狀,稱薄膜現象。刮破薄膜可見點狀出血(也叫篩狀出血點),部分患者自覺不同程度的瘙癢。
束狀發 即頭上出現邊界清楚、覆蓋厚鱗屑的斑塊,常常沿著發際分布。鱗屑與頭皮的皮脂相互交雜,呈現灰白色。由于厚層鱗屑緊縮,頭發可以成束狀猶如毛筆,但一般不引起脫發。
總之,尋常型銀屑病初起多為炎性紅色丘疹,約粟粒至綠豆大小,逐漸擴大或融合成為棕紅色斑塊,邊界清楚,表面覆蓋多層干燥的灰白色或銀白色鱗屑。其中,白色鱗屑、發亮薄膜和點狀出血是診斷銀屑病的重要依據,也是患者最苦惱的癥狀。
頭皮是銀屑病的好發部位(發生率高達75%~90%),往往也是最先受累的部位。由于皮損癥狀主要集中在有毛發覆蓋的頭部,瘙癢時較難止癢,并且沿發際分布的淡紅色斑片邊界非常清楚,厚厚的鱗屑紅斑在頭皮局部或遍布整個頭皮,不少患者頭皮屑多如雪花,甚至衣服肩膀處、枕頭上都會鋪上一層白屑。若未能及時得到正確診治,頭部皮損癥狀甚至會蔓延至臉部,嚴重影響患者的個人形象和身體健康。
發生在頭部的銀屑病非常難治。目前常用的外抹藥是卡泊三醇搽劑,但是頭部用藥不方便,尤其有些頭發長的患者,抹藥更不方便。因此,如果想要通過加強局部治療來盡快緩解癥狀其實比較難。另外,因為一般人洗頭都有抓撓頭皮的習慣,但銀屑病又具有同形反應的特點,也就是說,如果洗頭的時候用力搔抓頭皮,難免有皮膚被摳破,這對于銀屑病患者來說,等于是人為加重病情。此外,不少患者頭部癥狀明顯,而軀干四肢皮疹不多,口服藥則會被認為不必要。因此,頭皮銀屑病的治療成了一個難點。
提起激素,大多數人是很反感的。但其實,很多人并不知道什么是激素,除了以為用激素就會長胖,大家對激素的副作用實際上是知之甚少。前段時間有一個27歲的銀屑病患者,自述外抹激素3年,在他的皮膚上,我見到了最典型的外用激素的幾個副作用。
皮膚萎縮 患者患銀屑病多年,偶然發現某個藥膏效果不錯,于是他堅持在皮疹難以治愈的小腿上外用了3年。剛開始的時候,抹藥后皮疹就顯著好轉,時間長了之后,皮疹反反復復,不抹藥的時候皮疹一定會加重,抹藥也無法讓皮疹完全消失,且皮膚逐漸出現了皺紋,也就是皮膚萎縮。
毛發生長 患者的小腿毛發很重,這也是他常年使用激素外抹導致的副作用。
激素依賴 激素長期外抹一定會引起依賴,臨床上最常見的是激素臉。有人買一些藥妝或者面膜,短期內使用后發現皮膚細膩舒適,但時間一久發現停止使用后面部就會出現難以恢復的皮炎。當然,其他部位的皮膚病不恰當應用激素,也易出現激素依賴性皮炎。而這個銀屑病患者就是出現了激素依賴,從而導致銀屑病更加頑固難愈。
激素外用如果不合理,還可以出現其他的副作用,比如毛細血管網擴張。典型表現就是在長期使用激素的部位出現皮膚發紅,可見密布的毛細血管,最常見的也是激素臉。另外,若全身大面積長期使用激素藥膏,還可以因為激素吸收過多,出現與口服激素相同的副作用,比如血壓和血糖升高、水牛背、滿月臉等向心性肥胖的特征,以及骨質疏松、胃潰瘍、低血鉀癥等。
激素類外用藥膏是皮膚科必不可少的,合理應用,能快速治愈很多皮膚病。但是,很多患者對這類藥不太了解,尤其有些慢性反復發作的皮膚病,比如銀屑病、慢性皮炎濕疹等,有些患者未詳細咨詢醫生,自作主張長期使用,或者是根本就不知道所用的藥膏含有激素,從而導致一系列的副作用發生。在此提醒牛皮癬患者,在用藥前一定要先咨詢皮膚科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另外,因為銀屑病患者經常需要長期外抹藥,所以一定要對外用激素藥膏有正確的認識。
事實上,絕大部分銀屑病患者不需要嚴格忌口,因為銀屑病本身不是一個過敏性的疾病,對于很多所謂的過敏物質,如蛋、奶、魚、蝦以及牛羊肉等都是可以適量吃的。很多患者擔心發物會加重銀屑病,于是常年嚴格忌口,不僅導致生活質量下降,還因常年忌口后營養缺乏,導致免疫力下降,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等,而上呼吸道感染恰恰是導致銀屑病發作和加重的重要因素。因此,盲目忌口是不正確的。
但需注意的是,銀屑病患者在以下情況就要注意調節飲食:
1.病情處于急性發作期,應避免吃刺激、上火的食物,如海鮮、羊肉、驢肉、狗肉、酒、辣椒等。
2.有研究顯示肥胖與銀屑病的嚴重程度存在相關性,體重超重越多的患者,銀屑病越嚴重。所以,對于肥胖的人群,飲食的總熱量必須限量,包括主食及熱量高的食物,比如減少肉類的攝入。
3.相關資料表明,肉類進食量大的患者銀屑病更加嚴重。因此,銀屑病患者飲食需要適量減少肉類,多吃蔬菜等素食,這樣更有利于控制病情。
4.很多人覺得銀屑病是免疫性疾病,得病是因為免疫力低,所以要大補。其實,這個想法是錯的,盲目大補反而有可能加重病情。
5.有人喜歡采用中藥代茶飲的方法進行調理,一是用黃芪、枸杞等補身體,二是用菊花、金銀花等去火。事實上,中藥代茶飲需要辨證論治、因人而異,建議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選擇。
銀屑病目前尚無特效療法,但并非不治之癥,適當的對癥治療以及正確的護理,可以有效控制癥狀。對患者來說,治療和日常護理需要同步進行。建議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多跟家人或患友交流傾訴,為自己增加多一些與疾病抗爭的勇氣和信心。
規范系統治療 不要頻繁更換醫生、換藥,導致不規范治療,或者追求過度治療,應用風險大的藥物,以致出現嚴重副作用。銀屑病的核心病機多屬于“血熱郁滯肌膚”,在治療時需要緊緊抓住“血熱證”這個核心病機,從源頭去梳理,規范治療,療程足夠,才能長期控制。很多患者血熱證常兼夾濕熱,俗話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體內有濕氣常有7個表象特征:(1)頭發愛出油;(2)面部油亮;(3)睡覺流口水(濕氣飽和自行流出);(4)排便黏稠(不易沖掉)且多便;(5)小肚子大;(6)耳內濕(耳禪濕);(7)陰部潮濕。
除了應用藥物去濕熱,也可輔助運用“發汗利濕”的方法,體育鍛煉可選擇慢跑、快走、游泳、瑜伽、太極等,飲食上可吃一些健脾祛濕的食物,如山藥、小米、蓮子、赤小豆、薏米、扁豆、冬瓜等。
禁止搓皮膚、摳皮屑 摳皮屑和搓洗皮膚會導致不斷產生新發皮疹,以致疾病不僅難愈,還會逐漸加重。建議減少洗澡頻率,天冷時可每周1次,僅沖洗。銀屑病還存在同形反應,即正常皮膚在受到非特異性損傷(如創傷、抓傷、手術切口、日曬、接種或有些皮膚病等)后,可誘發皮膚變化形成皮損,因此要盡量避免外傷。
健康生活 規律的生活方式,合理的作息時間,戒煙禁酒,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都可以有效緩解銀屑病的癥狀。
舒緩壓力 不少患者因為精神壓力而發病或者加重,更有患者因為自己得了“牛皮癬”而心理壓力倍增。因此在本病的防治上,舒緩壓力十分必要,正確認識疾病,并可以選擇運動、交談等適合自己的減壓方式。
充分認識銀屑病 對發病與加重因素有正確認識,從根本上杜絕這些因素,盡量讓病情處于良好的控制狀態。
中藥外洗治療頭部銀屑病一直是中醫的優勢。隨著科技的發展,中藥制劑的工藝也有很大改進,這為中醫外治提供了更多的便捷,這里為患者朋友們提供一個臨床驗方,經臨床觀察,大量的患者用藥后頭部銀屑病的癥狀能基本消退。
具體藥方為:苦參、黃柏、馬齒莧、生地榆、土茯苓、青黛、薄荷、野菊花各20克,采用配方顆粒劑,每副藥調配2袋,每次1袋,用溫水將顆粒調成糊狀,加入適量洗發乳(洗發乳無具體要求,任何一種品牌都可以選用)調好。洗頭的時候將調好的藥和洗發乳混合液均勻地涂抹在頭部,用指腹輕輕揉按頭皮約1~2分鐘后,可戴上浴帽讓混合液在頭皮保留5~10分鐘,然后溫水洗凈即可。對于病情嚴重的可每日1次,好轉后隔日或者兩天1次。
若患者瘙癢顯著,需要化驗是否有馬拉色菌感染,如果有,可以加入蛇床子、花椒、老鸛草各20克。如果患者油脂分泌非常旺盛,可以加入香附、生側柏各20克。如果有的患者沒有條件開顆粒劑,可以用草藥煎水,然后將藥液濃縮后與洗發乳混合。總之,中藥外洗頭部的方法效果較好,也方便用藥,非常有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