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蒙
摘 要:本文從國有企業薪酬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制定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機制,貫徹全面薪酬體系;增強與員工的交流與溝通,保證薪酬決策的合理性;增加對員工培訓投入,落實文化建設工作等幾個方面的措施。旨在國有企業能夠緊跟時代的發展腳步,了解員工的特點,完善薪酬激勵機制,為員工的利益提供保障,吸引更多的人才,為國有企業的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關鍵詞:國有企業 ?薪酬激勵機制 ?培訓投入 ?文化建設
目前,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國有企業要想創造出更高的經濟價值,相關的工作人員就要強化管理工作,將人才作為核心,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企業在建立薪酬激勵機制的過程中,應當發現各個環節中存在的問題,采取薪酬管理的方式,將國有企業的發展與員工的薪資待遇直接掛鉤。通過科學、合理的薪酬管理機制,使員工更好的完成本職工作,不斷提升國有企業的核心市場競爭力,為國有企業留住更多的人才,使其為企業的穩定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
一、國有企業薪酬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
(一)薪酬激勵模式較為單一
就當前國有企業的薪酬激勵方式進行分析,大部分人力資源管理者都喜歡采用物質激勵的方式,對表現優異的員工發放獎金,很少有國有企業使用人文關懷、培訓計劃等精神激勵的方式。與此同時,國有企業的薪酬管理制度有績效考核機制、等級工資制等,薪酬體系與員工的崗位設置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在進行崗位設置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影響崗位價值的因素,導致崗位工作價值固化,薪酬方案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二)薪酬管理與戰略性目標脫節
國有企業在運營發展的過程中,應當不斷擴大發展規模,不斷加大資金的投入,引進了許多先進的技術設備。但在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過程中,企業的薪酬管理與戰略性目標脫節,沒有樹立責任制,員工對自身的工作職責不夠明確。許多企業都想用最少的成本,創造出更高的經濟價值,并體現在薪酬管理工作當中,無形之中增加了員工的工作壓力。
二、完善國有企業薪酬激勵機制的有效措施
(一)制定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機制,貫徹全面薪酬體系
企業在開展人力資源管理的過程中,應當制定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并提供充分的人才保障,從全面薪酬的角度進行考慮,將員工的需求作為基本導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國有企業應當得到上級單位的支持,尋求人力資源部門的幫助,與管理層進行溝通,對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合理利用SWOT的分析工具,制定與企業發展相匹配的戰略性發展計劃。
制定企業薪酬戰略,應發現重點人才培養對象,隨著環境的變化進行調整。通過提倡科技技術領先的發展目標,加大技術能力在薪酬設定中的比重,不斷擴大國有企業的發展規模,提高人才的綜合能力。
想要徹底解決國有企業薪酬激勵手段單一的問題,就要摒除傳統以貨幣薪酬為主的激勵方式。相關的領導人員要注重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可以為員工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平臺、培訓計劃與晉升機會等,將員工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化。國有企業通過引入全面薪酬管理體系的方式,在項目順利完成后給予員工一定的獎勵,還可以提供一些福利政策,形成對員工個體與職業生涯的激勵,進而提升員工的綜合技能,培養價值觀與發展觀與企業一致的人才。
(二)增強與員工的交流與溝通,保證薪酬決策的合理性
國有企業的薪酬管理工作與員工的實際利益息息相關,所以企業的管理者應當設計合理的薪酬激勵制度,與各個基層的員工進行溝通,找到大部分員工都認同的薪酬管理理念與方式。例如,國有企業可以開展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外部的薪酬水平進行調查,開展全面的崗位分析工作,為后續的績效評估工作開展奠定穩固基礎。另外,國有企業要將員工的表現在薪資中體現出來,員工可以通過自己的薪酬對自身的表現進行評價,并不斷調整。企業可以利用正激勵與負激勵的方式,改變員工的工作行為與心態,并結合年度考核結果,判斷員工的職位是否能夠晉升。在實施全新的薪酬管理方案之后,國有企業要對實際的效果進行追蹤,如果發現不合理的地方,就要盡早做出調整。企業要對市場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對內部的用人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進而了解員工的真實想法,為其規劃發展途徑。
國有企業在內部設立完善的薪酬組合框架,明確福利種類、薪資以及晉升方式。對于所處環境不同的員工,企業應給予不同的獎勵,以滿足員工需求。如:對于想要休息的員工,給予帶薪休假獎勵;針對于希望得到現金獎勵的員工,可給予現金獎勵。從國有企業的長遠發展角度進行分析,制定多元化的薪酬激勵方式,能夠吸引更多的社會人才。
(三)增加對員工培訓投入,落實文化建設工作
首先,國有企業在建立薪酬體系的過程中,務必要站在員工的角度上考慮問題,使其感覺到自己的辛苦工作能夠得到認可,并給予其適當的勞動補償。采取非貨幣性的激勵方式,為員工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如出國深造等,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員工的專業素養,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不斷加大教育培訓的宣傳力度,鼓勵員工晉升,了解到晉升能夠獲得的實際利益。企業要為員工拓寬培訓渠道,可以讓員工到先進的企業中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使其能夠掌握多個崗位的工作技能,并對其培訓的效果進行考核,制定員工的薪酬體系。
其次,國有企業應當不斷改進薪酬管理機制。由于其涉及到的工作范圍較大,工作流程比較復雜。因此,相關的領導人員應當履行自身的基本職責,在內部成立薪酬管理改進小組,從各個部門中選出優秀的人員,并由領導直接管轄,將國有企業的戰略性發展目標滲透到各個崗位當中。另外,加強對薪酬管理工作的監督管控力度,解決企業與員工之間存在的糾紛,在國有企業內部設立反饋郵箱,廣泛收集員工的反饋建議,及時反饋與改進優化管理措施,獲得更多員工的支持,維護員工的實際利益,促進薪酬管理工作的改進。
最后,國有企業應當推進文化建設工作,加強對復合型人才的管理,逐步加大國有企業的文化建設宣傳力度,不斷提升其對文化創新的認知,使員工了解到企業的軟實力。通過定期開展學習與文化培訓的形式,為員工打造良好的競爭環境,促進文化理念的傳播,避免員工存在懈怠心理,認為無論做不做好本職工作都沒有關系,從根本上提高薪酬管理制度的影響力,避免出現人才流失的問題,逐步實現員工效用最大化的發展目標。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國有企業建立健全的薪酬激勵體系屬于一項系統性的工作,管理者要了解各個層次員工的實際情況,根據不同員工的需求,制定戰略性發展目標。通過績效考評體系的建立,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為其提供公平的競爭機會。另外,建立健全的績效評估機構,使員工清楚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斷提高綜合能力,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逐步優化績效考核制度,促進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金琳.淺談國有企業薪酬制度存在的問題及薪酬體系設計[J].中國管理信息化, 2017.
[2]李永紅, 陳剛, 寇衛豪. 轉型升級背景下國企薪酬激勵機制的優化研究——以葛洲壩投資公司為例[J].人力資源管理, 2017.
[3]折成霞.國有煤炭企業薪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J].企業改革與管理,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