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室友聊天,我問她什么事情能讓她開心,她笑著說是發工資以后的購物。嘴上雖是這么說,事實上,每天晚上我敲鍵盤時,她都會坐在旁邊堅持畫畫,兩個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
有些熱愛不需要說出來,卻總是在行動上默默堅持著,即使經過一整天辛苦的工作,我們也愿意把休息娛樂時間花在上面。相較于各種喜好,我更喜歡看書,這種喜歡在大學時最強烈,常常一個人在圖書館待上一整天。畢業后工作疲累,我常常忽視床頭的書,轉而看起了綜藝節目或偶像劇,這種不動腦子的娛樂項目很容易打敗我嘴上所說的熱愛。我的這種喜歡,也常常浮于表面、淺嘗輒止。
中學時,我喜歡去一家書店看雜志。常常聽人說書店老板很無趣,終日坐在那里看書,不茍言笑,對待店內的書更像是對待寶貝般珍惜,偶有頑皮的孩子將書弄皺或亂丟,都會讓他生氣。如今線上書店發展迅速,書籍的低價折扣更是讓實體書店的生存越來越難,很多書店相繼關閉,引人嘆息。
2018年春節時,我去母校見朋友,又看到了這家小店,老板還是像從前那樣一個人在書店里忙活著,只是幾乎沒什么讀者。七八年過去,我和朋友都變了模樣,老板也早已記不起我們。我們停在書架旁,和他隨意閑聊了幾句。原來,老板同時還做點小生意來維持這個店的經營,他說:“讀者雖然少,不過還是有人需要的,有人需要,這個店就有存在的意義。”
他說得云淡風輕,一筆帶過,好像生存環境并沒那么惡劣。固執的他守著這家書店,哪怕沒掙到什么錢,卻讓我很是敬佩:這大概才是真正的熱愛吧。上學時,我也常常私下評價他呆板無趣,如今我為自己的偏見而感到羞愧。
或許,每一個平淡無奇的普通人背后,都藏有一個偏執的自己,他或許無聊,或許不近人情,但當我們觸及他的內心時,總會將之前所有的偏見一筆勾銷。而熱愛這件事之所以魅力無窮,大概就是它從不會因當前生活的狀態而改變吧。
堅持自己所愛,用一間小書店來抵抗全世界,內心的滿足已經足夠支撐一個人。
2
如今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已經有所改觀,不再強求孩子去學習各種技能,而是挖掘他們的興趣并加以引導,把興趣變成熱愛。熱愛就是我想讓你去捕魚,先培養你對大海的渴望。有了這份渴望,你便會主動開心地去做。
一個人的精神世界能在他的現實生活中起到巨大作用。電視劇《歡樂頌》中,安迪的弟弟有些自閉,無法像正常孩子那樣交流溝通,但他卻一直滿足地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畫畫對他來說就是熱愛的東西。
什么是熱愛?知乎上有人說熱愛就是敝帚自珍。所謂“敝帚自珍”,不是說你愛的東西很小眾,而是哪怕你熱愛的東西不是那么小眾,你都要愛它愛到別人覺得不值得、不理解的地步。
你也不必因此擔憂,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半人不理解另一半人的快樂。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有所愛。把時間花在上面,或許沒什么反饋和收益,又或者是完全浪費,也依然樂在其中。
不喜歡看書的人理解不了愛書人的快樂,他不知道當外面的世界糟糕時,書中還有另一個備份的世界供我們躲藏。那里有備份的夢想、備份的寧靜、備份的旅行朋友、備份的詩句、備份的愛情,這些就已足夠。
3
這個時代,幾乎人人都逃脫不了孤獨的魔爪,受其影響,或大或小。身居鬧市,處在密集人群之中的那種孤獨更有質感。孤獨像是一場無人送粥的重感冒,病痛是外界給的,而治愈是熱愛給的。我常常問別人,你一個人待著時做些什么,是否無聊?
無一例外,那些有愛好的人給出了這樣的回答:不孤獨啊,我做自己喜歡的事很開心、很享受,能這樣不被打擾地做一輩子才好呢。如果沒有這些東西,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干什么。或許,讓我們開心的不是欲望得到了加強,而是內心喜歡的東西得到了彌補和滿足。
人和人之間的區別沒有那么大,甚至很多地方都是相似的,所以才會有那么多的感同身受、那么多的情感共鳴。
你真正熱愛并堅持的,才能最終讓你成為你,成為與眾不同的你:作家、畫家抑或是歌手。浮躁的時代,我們總是看見有人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今天想學鋼琴,明天又想學書法,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終日在各種選擇中徘徊、彷徨,沒有方向。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該堅持去愛些什么,不那么輕易改變,也不那么輕易放棄,甚至做嘗試著沒有反饋地堅持很長一段時間。這些長久的堅持,可以給這顆年輕的、輕飄飄的心一點兒力量,最重要的,是讓這個人成為他自己。
作者簡介:
李晨曦(1998-),女,河北省石家莊市人,民族:漢,學歷:在讀本科生。
(作者單位:華北理工大學臨床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