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婉君
摘 要:本文主要針如何在高中通用技術現代農業實踐課程中滲透職業啟蒙教育教學方案的探討,研究植物組織培養與無土栽培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通用技術;職業啟蒙;現代農業
研究背景及意義:
現代農業作為高中通用技術的一項選修模塊,其滲透的職業功能非常重要。農業是一個國家的第一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倚仗。但現在大部分城市學生、也包括相當多的鄉村學生及其家長們都只重視語、數、外、理化等學科的學習,對技術課程、尤其是農業技術的學習普遍都不夠重視,此外,現在大部分學生都很少參加勞動實踐、幾乎都不接觸農業,缺乏農業常識和務農觀念。因此,當下開展現代農業技術課程的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現代農業技術課程的實施過程當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現代農業的含義,讓他們真正明白:【1】現代農業不同于傳統農業,是一個高技術、高投入、高產出的產業;現代農業的從業者也不同于傳統的農民,也是令人尊重和大有作為的一個職業。另外,在現代農業技術教學過程當中要著重職業啟蒙的教育,通過對現代農業技術基本技能的學習,培養學生開展農業科學實驗以及和從事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的初步本領,豐富學生的勞動體驗,激發學生的技術創新興趣,提升學生熱愛農業、熱愛農村以及熱愛農民的情感,樹立將來從事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的信心和決心。
目前課程實施所存在的問題:
現代農業之現代生物技術課程已在常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作為高中通用技術實踐課程開展三年有余,主要選取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為主要教學內容,授課過程將植物組織培養整體流程分為六個大實驗,分別是母液的配制、培養基的配制與分裝、培養基的高壓蒸汽滅菌、外植體的選取與預處理、外植體的表面消毒與接種以及組培苗的馴化與移栽等。這些實驗按先后順序一一有序的開展,先講理論知識和操作過程(給學生播放視頻,清晰直觀),再讓學生去實驗室親自動手實踐。但是整個教學過程當中,滲透職業啟蒙的教育內容并不多,重點偏向了植物組織培養單項技術的體驗與學習。同學們雖然了解植物組織培養與現代農業息息相關,但具體該項技術能夠給現代農業帶來怎樣的沖擊與變化,現代農業究竟是怎樣給人民的生活帶來便利,僅通過實驗室的學習無法讓學生有切身的職業體驗,所以如何將職業啟蒙教育滲透進現代農業教育當中去,如何激發學生的自身職業興趣的傾向,在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的整個現代農業技術教育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分析、探討:
[2]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分為三個相互銜接的階段:職業啟蒙教育、職業準備教育和職業繼續教育,其中職業啟蒙教育滲透于基礎教育之中。職業啟蒙教育的開展是將職業概念和形態與技術的知識融入在一起并滲透進基礎教育之中,成為基礎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滿足學生對職業世界的了解需求。職業啟蒙教育的有效開展可以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是一種來源于生活的教育,為今后的職業教育開展打下堅實的根基。 但是職業啟蒙教育不能是枯燥無味的填鴨式灌輸,而是要在學生的生活中可以找到職業原型素材的教育活動,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里了解職業的基本知識和體驗職業本身的功能與樂趣。
就高中通用技術中現代農業板塊來說,要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現代農業技術給傳統農業帶來的沖擊與變化、了解現代農業技術工作者的偉大、體驗與現代農業技術相關職業的功能以及理解現代農業技術對人類生活和生態環境的影響,我們活動中心作為高中通用技術實訓基地僅開展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還不能夠達到以上目的。本人作為高中通用技術實踐課程任課教師,通過這兩年的教學、外出考察與學習,想要在兩天的現代農業技術課程當中讓學生受到職業啟蒙教育、有較好的職業內容的滲透,可以根據常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現有的教學設備及條件、合理的開展一些現代農業技術方面的實例體驗教學、例如植物組織培養與無土栽培的結合教學。
植物組織培養(Plant tissue culture)廣義上是指無菌條件下,在特定的培養基上利用細胞分化的全能性對離體的植物器官、組織、細胞和原生質體甚至包括完整植株進行培養的技術。可以運用于優質種苗的快速無性繁殖、莖尖培養生產脫毒健康種苗以及植物的遺傳育種,這些與現代農業密不可分。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案可以保留原先的一部分,刪減一些不必要的教學內容,教學課時做一定的刪減,主要教學內容及植物組織培養的操作流程還是需讓學生體驗理解及體驗清楚。
無土栽培是一種不用天然土壤而采用含有植物生長發育必需元素的營養液來提供營養,使植物正常完成整個生命周期的栽培技術。無土栽培技術的出現,使人類獲得了包括無機營養條件在內的,對作物生長全部環境條件進行精密控制的能力,從而使得農業生產有可能徹底擺脫自然條件的制約,完全按照人的愿望,向著自動化、機械化和工廠化的生產方式發展。這將會使農作物的產量得以幾倍、幾十倍甚至成百倍地增長,是現代農業的典型案例之一。
結論(課程實施):
高中通用技術現代農業課程兩天十八課時的教學安排,在需要滲透職業啟蒙教育的前提下,可作以下教學改動:由原先單一的植物組織培養教學,改為植物組織培養與無土栽培的融合教學,旨在重點培養學生對現代農業方面的強烈認知與職業體驗感。具體實施方案:十二課時帶學生體驗植物組織培養的整體流程,重在操作體驗,這一部分可以保留之前的教學流程,但是必須適當縮減不必要的教學內容,例如營養液的配制可以直接用成品而不是用各種分析純配制。接下來,重點向學生介紹無土栽培技術,其營養液的部分可以和植物組織培養聯系起來,作簡單講解,實踐操作部分可以著重于無土栽培基地的參觀講解,并帶學生體驗與其相關的設備的操作和無土栽培成果的欣賞,這樣可以加大學生對現代農業技術的認知程度,切實感受到現代生物技術帶給農業上翻天覆地的一個變化,給學生的視覺及心理上帶來一定的沖擊。不過無土栽培需要一定的場地、設施設備的投入需要大量的資金,但是無土栽培設施設備建設好以后,可以種植相應的水果、蔬菜,給學生帶來完整的農業體驗感。我們中心可根據自身的條件,目前可以將生物教室旁邊的天臺利用起來,建造一個小規模的無土栽培實驗基地,以供學生參觀、實踐及體驗。
參考文獻
[1]顧建軍,吳鐵軍.通用技術課程標準(2017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宋思楊,樓士林.生物技術概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8,3
(作者單位:常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