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李彬
摘 要: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當中,為了經濟能夠快速地發展,效率第一是初始目標,其實是公平,并通過一些合理規劃的方式來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國經濟有了跨躍式的發展,早期定下的發展模式已無法適應當前的經濟發展需求,公平與效益原則地位上的等同已成為追求的目標,而經濟法與民商法的法律體制也成為了社會穩定發展的保障。下文中筆者從公平與效率的視角對民商法與經濟法的價值取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公平與效率;民商法與經濟法;價值取向
一、闡述法律價值的涵義
一般來說,法律本身其實并不具備什么價值,而法律依賴價值卻是一個很好的載體,是人類目的能夠實現的一個重要的手段。伴隨時代的發展與變遷,人類賦予法律的價值也在隨之不斷地改變,不同時代背景下不同國家所面臨的問題各不相同,而法律所體現出的價值也存在很大差異。約束法律的條件有兩個,首先,各個時代制定的法律體系不同,因此,不同時期是法律價值構成的先決條件;其次,法律本身是一種手段,是為目的服務的,主要是為了增進我國社會的福利,而一些惡法必須排除在外。
二、從公平與效率視域下看民商法的價值取向
民商法構建過程當中,必須將尊重公民整體利益的理念作為基礎,秉承公平的基本原則,在立法過程與執法期間,工作人員必須對民商法的內容進行全面了解,處理案件時才能根據案件性質,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然后再審理,期間工作人員必須對當事人合法權益有全面的了解并把握好,將民商法在法律方面公平的這一原則充分地體現出來。公平,在民商法當中是基本的原則,可以將民商法價值屬性、特征以及社會賦予公民平等的權利最大限制地彰顯出來,人們在法律的保護下,自身的合法權益有了更好的保障,而經濟會因此實現效益最大化,而市場中在合理競爭的基礎上,經濟效益也會大幅提升。公民個體的經濟進步,才可以推動社會社會整體經濟的進步,民商法,可使整個社會與公民個體均獲取到最大的經濟效益,是維持社會和個人平衡的一個點。所以,公民個體經濟發展了,社會經濟才能有所發展,才可以使社會不斷地進步,民商法的效率價值才能體現出來,使經濟主體在合法合理的方式方法下,追求最大化利益的目標得以實現,實現公民個體與社會整體的共同發展。
三、從公平與效率視域下看經濟法的價值取向
經濟法中公平原則的體現,主要是經濟主體在經濟法律法規的約束下,對自身的經濟行為了進行約束,公平、合法地實現自身經濟效益最大化。從價值規律方面來看,經濟法主要是為了維護經濟主體利益,并使其平衡的發展。只有在經濟法的保障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才能得到發展,才能從中獲取到更多的經濟利益。從經濟法方面談公平,與市場經濟制度下所談的公平是同等的,只有在合理的機制下合法的進行經濟行為,并以公平為原則根據制度對利益進行分配,才能使付出和回報形成正比。但是,民商法中所講的公平,一般是針對特質的平等化,由于公民個體間存在各種不同,所以公平的體現也有較大的差異,而這個差異就需要由經濟法來對其進行調節。經濟法對民商法不公平特性進行干預后,進行立法,使經濟上得到真正的平衡。所以,對于經濟公平來說,影響因素其實很多,在運用經濟法調節與約束的基礎上,才可以使公平最大限度的實現。
四、基于公平與效率視角對民商法與經濟法的價值取向進行比較研究
1、民商法與經濟法的價值取向的相同之處
從公平與效率原則方面來看,民商法與經濟法價值取向方面確實有一定的相同之處。從理念方面來看,這二者都承擔著經濟關系這一任務,并在市場經濟發展當中,以公平為原則對市場進行科學地調配,確保經濟的發展。公平是民商法構建的核心,以公平為基本原則可以更好的將民商法的性質與特征詮釋出來,執法者執法就是以民商法法律規則為依據。雖然很多人都認為經濟法價值原則的水平以及取得的經濟效益都各不相同,不同的人獲取的經濟效益都是與其自身的條件密切相關。從效率價值方面來看,民商法與經濟法的目的大體一致,這二者的運行均在法律保障下,通過引導促進經濟的健康發展,并使經濟人的經濟效益最大化得以實現,這樣的基礎上,社會的整體經濟發展才能實現。在民商法的調節下,不僅保障了個人財產,也保障了集體財產,并以公平為依據得到合理合法的經濟利益。從經濟法方面來看,社會的發展對經濟人的行為進行了調控,社會效益顯著提升。無論是經濟法,還是民商法都是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2、民商法與經濟法的價值取向的不同之處
從公平與效率原則方面來看,民商法與經濟法價值取向方面確實有一定的相同之處。可以宏觀視角來看,這二者又存在不同的特征。民商法強調的主要是個體利益的發展,經濟法注重的則是經濟綜利益的整體發展。因為生產基礎存在不同之處,民商法通常都是給予私人財產一定的保障,更多的傾向保護私權方面。從公平形式方面來看,民商法主要強調了同等環境下的經濟活動,通過民商法的相關法律制度,主要保護私有財產,經濟法則主要是從財政干預方面對市場進行調節,對經濟平衡發展給予一定的保障。
3、效率價值取向方面民商法與經濟法的不同之處
從效率價值取向來看,民商法與經濟法的不同之處主要有兩點,首先是利益強調,民商法主要強調了個體經濟利益,并通過個體發展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經濟法則強調了社會的整體利益。其次是效率與效益,可將其視為整體和個體,民商法是對個體效率進行保障,從整體上并無關聯,而經濟法追求的則是對整體效率的保障。
五、結語
對法律的價值進行評價,主要從兩個方面來看,即公平與效率。對法律在社會當中的運用來說,公平與效率是最大的影響因素,作用非常大。從價值取向方面來看,雖然民商法與經濟法是不同的,卻也存在不少關聯之處。面對公平與效率原則,將民商法與經濟法這二者的關系處理好,可以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若雨.公平與效率視角下的民商法與經濟法的價值取向[J].黑河學院學報,2017,8(06):23-24.
[2]李霞.基于公平與效率視角的民商法與經濟法的價值取向[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30(08):109-110+121.
(作者單位:中央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