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子南
摘 要:法律職業,是該崗位從事人員參與社會生活特殊的一種活動,而法律在這樣的活動當中不僅業務特殊,義務也比較特殊。在法律行業中,法律從業人員的地位是獨立的,其擁有崇高的法律信仰與威信。法律職業道德,能夠對廣大群眾的合法權益進行有力地保護。對于法律機構來說,行業規范是約束其工作的關鍵。筆者在下文從法理學視角下,從法律職業道德的內涵、價值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法理學視角;法律職業道德;價值
1、闡述法律職業道德的真正內涵
法律職業道德具有極為豐富的內涵與外延,必須從主觀及客觀這兩個視角進行討論。首先,我們從主觀來看法律職業道德,這是法律從業人員不斷地實踐中慢慢形成的,這種法律職業道德是屬于主觀層面的。同時,也是從業人員,把紙上的法律規范等基本的原則在實踐當中不斷的運用形成的發自于內心的行為習慣,是可感知的,也是非常穩定的。對于法律職業首先這一概念,不同個體會將其內化并形成內涵極為豐富的一個模型,并逐步使從業人員形成大腦的規范結構。然后,從客觀來看法律職業道德,內涵及其外延包括但又不局限在法律法規給予法律從業人員追求正義以及平等的權利和義務。法律從業人員需要遵守的行為準則即客觀的法律職業道德,同時也對法律從業人員的行為進行著嚴格的約束。
2、我國當前法律職業道德現狀分析
法律工作者的形象,往往是廣大媒體外部的塑造,但更多的還是靠自身作為。伴隨我國在法律方面的政策引導以及各種法律法規的日益完善,法律從業人員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影響下,也變得更加專業,職業道德素養也逐步升高,從業者的核心競爭力也越來越高,對我國的法治建設貢獻了較大。隨著人民群眾對法律越來越了解,法律從業人員也普遍提升了服務意識,雖然法律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顯著提升,可實踐當中卻仍有個別工作人員做出了違反職業道德的不良行為。
在大眾看來,法律工作者始終都是高收入群體,在工作中運用專業的法律知識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但是,在這部分從業人員當中有一小部分人,收取了當事人高昂的服務費用,卻沒有為其提供妥帖的服務,這有違法律職業道德操守,也玷污了其他從業人員塑造的良好的司法形象。因此,法律行業從業人員,必須端正自己的態度,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善用自己的法律知識,秉持公平正義的原則,構建良好的職業道德環境,形成良好的法律職業道德風尚,才能為社會的發展奠定基礎。
3、關于法理學視角下的法律職業道德價值研究
首先,從法理學視角看,法其實是統治者維護政權、實現統治的關鍵,是國家的產物,是以既定程度為基礎制定的行為規范的總和。法律本身其實就存在階級性,法律職業道德對于我國社會的長期穩定發展來說意義重大。法律從業人員職業活動不僅只有道德水平以及職業操守價值,主要是法律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對于一個國家的法律信仰、國家政治以及司法的公信力等各種方面的影響。不僅僅是個體道德對于整個社會道德來說的淺顯的這一內涵。隨著我國法治事業的發展,針對幾十年間的各種冤假錯案都在積極地進行處理當中,這顯示我國司法實踐有了較大的進步。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通過互聯網以及各種新興媒體的披露,使我們看到即使在現在的法制社會依然存在各種暴力襲警抗法以及藐視法庭秩序的事件,在譴責各種不當行為的同時,法律從業人員也要加強對自身不足之處的反思。如果執法者能夠中立的判斷,做到廉潔自律,群眾就會尊崇司法的基礎并依賴執法者和執法部門形成的司法環境。司法工作者信仰法律的這個程度就是公眾對國家公權力依賴程度的最為直接的影響因素。
其次,法律,既是統治階級維護統治必要的一種手段,也是人民群眾保護自身合法權益以及嚴懲違法行為的客觀依據。法律從業人員較高的職業道德,對于公民權利的保障以及人權的維護意義重大。公民在憲法以及相關法律賦予的權利部都可以做自由且獨立的個體,這也是職業道德價值的重要體現。如果法律從業人員不遵守法律,法律也就等同于廢紙一張。所以,為了法律可以將其固有作用以及自身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尊重且遵守法律,是法律從業者必須與公民達成的一個共識,這和法律從業者的自我約束并嚴格按照規范工作有著密切的關系。從業人員未嚴格按照道德規范執法,法律則得不到最好的解釋與適用,更無法做到公平裁判,正義也就不復存在了。
再者,完善法律制度與遵守法律職業道德,這二者是密切相關的。當前,我國公有制為主體,經濟體制是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雖然依法治國這一目標已經越來越完善,但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現階段,改革也進入了深化階段,這也是較為困難的時期,而當前憲法也是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礎。法治事業如果想再進行步完善和發展,必須先將法律落到實處,這就要求法律從業者有更高的法律職業道德,只有這樣法律法規的實踐才會更順利,公民才會更愿意運用法律來主張自己的權利并獲得更正當的求濟,不會出現有法可依但訴求無門的情況,法律才不會成為紙上空談,應有的效力才不會削減。
另外,法律行業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水平,能使現有的各種法律得到有序地施行,還能夠讓我們將更多的時間用于法制體系的實踐反思,找到法律當中存在的空白及存在的優勢,不斷地去完善現有法律。若法律從業人員試圖利用法律空白規避從業風險,雖然對自身有一時利益,但對于日后的職業生涯以及國家法律事業的發展都極為不利。因此,我們對于現在法律必須科學地進行設計,通過民主渠道進行嚴謹地驗證,使我國的法律越來越完善。
4、結語
當前,我國的綜合實力得到了迅速地發展,而社會穩定發展,必須有健全、完善的法律作為基礎。法律是否能夠公平、公正的實施,關鍵在于法律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這就要求法律從業人員,必須具備信仰法律的心,對法律保持敬畏,給予紙上的法律生命,將正議的天平時刻放在心中,才能為我國的司法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沈渤鈞.中國法官職業道德價值研究[D].吉林大學,2018.
[2]齊志俠.從法理學視角審視法律職業道德的價值[J].法制博覽,2019(17):159.
(作者單位:南通興東國際機場)